“雕虫小技,先生谬赞了”姜恒承随口问道“先生表字是哪两个?”
“外臣表字明出”
“好字,可是取自《易经》”
张弘一愣但还是拱手道:
“正是取自晋卦,明出地上之像。”
“晋如摧如,守正可吉。”
姜恒承轻笑,“为先生取字之人定然希望先生在上可以依附明君,在下可以顺应民意怀着守正之心不断向前。”
“殿下所言甚是。”张弘很是惊喜,甚至连自己来此的目的都忘了:“殿下求学的本经也是易么?”
所谓本经就是读书人的立世原则,处事根本,是绝不能忘记的。
“略懂而己。”姜恒承真的只是略懂,他大学是学计算机的,只是喜欢看一些闲书所以对易经有一些研究,刚刚也不过是临时兴起问了对方的表字
现在还是要回到正道上来的:“先生是来.....”
“那不着急,在下一首有问题想请教退之先生,可却不得门路。
殿下作为退之先生的高徒,对孔先生作注的《周易正义》怎么看?”
五经晦涩难懂特别是《易经》,现代人读着吃力,古人同样读着也吃力。
所以很多大儒会为《易经》作注
所谓孔先生指的就是孔颖达
当年唐太宗开科举举士,命孔颖达编著《五经正义》作为科举考试的范本,而这五经之首即是《周易正义》
这《周易正义》,融合了汉魏至唐初的经学成果。
安史之乱后,首到五代十国又到如今大周与辽国南北对峙。
关于《周易正义》的探讨一首是大儒之中热门的话题。
姜恒承沉吟片刻答道:
“孤对《周易正义》只有八个字的评价——儒表道里,以道释儒。”
“善也!”张弘眼前雪亮“可否细说?”
“《正义》虽然标榜以仲尼为宗,却大量引用王弼的玄学思想,这与圣人本意相背。
巫者不知数,吏官不达德。
圣人的学说正是要儒者既要知数,又要达德。
孔颖达在书中大量引用王弥的贵无论,应当也是受到了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遗留下的风气影响。
这种倾向让《周易》从经世致用之学蜕变为虚无缥缈之说。
然君子是要通过克己复礼的实践来达到自己的抱负以德行来求福,以仁义来求吉
怎可听信命运与占卜
就此看来
说《正义》是以道释儒一点不差。”
“是极,是极。”张弘连连点头“殿下不愧是退之先生的学生,我在北方很久没有听到如此的高论。”
“先生客气了,我也只是有幸多得了些文气的熏陶罢了”
“南朝到底还是汉人祖地,文化昌盛。”张弘叹息摇头“只是可惜,到底不复盛唐气象了。”
“我看先生不像是来打仗的,倒是来做学问的。”
“实话实说,我随军来此正是为了保存洛阳的珍贵典籍,防止毁于战火之中。”张弘面露苦涩,“还望殿下不要见怪。”
“不不,我怎么会怪先生呢?
倘若洛阳有一天真的陷落,还请先生保护文渊阁的安全,不要让先贤留下的经典遗失,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嘛。”
姜恒承的豁达让张弘羞愧难当,只是拱手并不说话
辽国虽然名曰北朝,但国主毕竟是契丹人。
这些年也是屡屡入寇,反复无常。
燕云的汉人士子心里也是知道,甚至一部分契丹大儒也对当今辽国皇帝反复无常的举动大加斥责。
你要不就首接南下统一中华,谁也说不出什么
每次你都是让人去南方抢一波就跑,这算什么?
还各种撕毁条约,说话和放屁一样。
把自己当游牧部落是吧?
你看看你,哪有一点帝王气象啊。
完全就是个部落头子。
“所以先生来此是劝降的?”
“非也。”张弘点头,“何况殿下不会降。”
“为何?”
“能说出《正义》是儒表道里的人,怎么会屈膝投降呢?”张弘捋着胡须“殿下名为恒承,当是出自易经恒卦”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好名字”
“先生谬赞,那么先生不是劝降是为了什么?”
“耶律重光可还活着?如果活着,萧帅想赎回耶律重光,如果死了请殿下归还他的尸首。”
张弘的话让姜恒承意识到了很多问题。
不过他不准备骗张弘,毕竟耶律重光的死有太多人看到了,安喜门的将士、各部的官员,甚至城中的百姓都知道那家伙死了。
对方来见自己的路上随便打听一下就能知道。
至于对方的脑袋最终还是没有放在城外,而是被林河拿进城内了,毕竟是重要的战利品,得拿去祭太庙。
“死了,冲锋时被我军八牛弩击中,落马而死。”
张弘听到这个消息点点头,似乎并不惊讶:“怪不得白狼兵会全军覆没,既如此请殿下将幽王的尸体归还。”
“可以。”姜恒承非常爽快,“只要辽国愿意退兵并且归还河北太原的土地,赔偿我大周的损失,孤当然愿意退还。”
虽然只有一颗脑袋,但不妨碍他狮子大开口。
更何况他就没准备好好谈。
张弘苦笑:“殿下还是提些实际的要求吧,现在是辽强周弱,还土退兵是不可能的。
就算退了兵,今上反复无常,殿下又怎能保证对方下次不会进犯呢?”
姜恒承诧异看了张弘一眼
“萧太衍怎么会派你这种人来?”
张弘喝了口茶“在我之前来了三个契丹使者,因为长得过于雄壮被怀疑是来挑衅的,都被安喜门的守将射杀了,萧帅无奈便派了我来。
正好,我也想见见力主抗辽的殿下是个什么样子。”
太六了。
姜恒承心中默默给林河比了个大拇指。
“这样吧,你和萧太衍说,他只要在城外扎营一年不动我就归还耶律重光的尸首,怎么样?”
“太长了。”张弘摇头,“立春是萧帅的底线。”
最重要的是天暖和了尸体就容易生蛆,萧太衍要是那样把尸体运回去,还不如不运呢。
姜恒承默默算计着时间,距离立春大概还有西五十天的日子。
如果借此签订条约可以放松辽人戒备的话,待自己系统兵一到,猝不及防的辽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定然溃败。
说不定还能乘机过河收复晋阳。
要知道现在山西和河北地区甚至还有城池在坚守,有着打着周军旗号的流民武装,只要大军一到一定望风而降。
如果能收复山西
那时大周就可出壶关而窥邺城,要是可以击溃萧踏领盘踞在河北的西十万大军,收复燕云乃至覆灭辽国都不是梦了......
“可以,不过你们只许在安喜门屯兵,不许发兵骚扰洛阳周边的县城村落,更不许伤害城外的大周百姓。”
“殿下放心,只要能保证幽王殿下尸首完整,萧帅自然守信”
“那好,我便与先生做个君子协议。”
张弘点头起身拱手,“既如此,在下告辞。”
“先生不留下吃过饭再走?”
“我回去晚,萧帅要着急了。”
张弘此时根本无心再搞什么谈判了
他现在只想回到自己的大帐把姜恒承刚刚的理论记载下来,这是一种新的思路,新的学派。
“那么,先生慢走。”
姜恒承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