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纾辞异闻录
白纾辞异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白纾辞异闻录 > 第十二章:【金镯血】

第十二章:【金镯血】

加入书架
书名:
白纾辞异闻录
作者:
龙赐
本章字数:
4000
更新时间:
2025-07-01

“宝昌阁”的紫檀木柜台被擦得能映出人影,柜角的铜鎏金香炉里飘着龙涎香,却盖不住周老板身上散发出的汗味。他盯着保险柜的方向,拇指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留下弯月形的白印。

三个月前收下的民国金镯,此刻正躺在保险柜第三层,绒布衬垫上又渗出暗红色液体,顺着缝隙往下滴,在金属底板上积成细小的血珠,像谁撒了把碾碎的朱砂。

“白大师,您看这……”周老板的声音发颤,喉结在浆洗过的衬衫领里上下滚动。他推开保险库厚重的铁门,门轴发出“吱呀”声响,一股混杂着铁锈和冰窖的寒气扑面而来。白纾辞站在门口,目光落在保险柜的铜锁上——锁芯里凝结着细密的冰晶,在顶灯照射下泛着诡异的红光,像无数只充血的眼睛,正从锁孔里幽幽窥视。

金镯躺在黑丝绒托盘上,缠枝莲纹里渗出的血珠正沿着镯身缓缓下滑,在绒布上晕开暗红的花。白纾辞没碰它,只是从袖中取出一枚穿线银针——那是她师父留下的法器,针尖淬过龙虎山的阳火。针尖刚靠近镯身三寸,就瞬间变成青黑色,像被浓墨浸染。“这不是血,是怨气凝结的‘尸津’。”她用符纸盖住金镯,指尖运力,针尖的黑气才丝丝缕缕地褪去,“镯子原主人死时怨气极重,魂魄附着金器,每逢阴历十五就会排出尸津。”

周老板“咚”地瘫坐在折叠椅上,膝盖撞在铁架上发出闷响。他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老照片,塑封边缘己经开裂。照片上是位穿阴丹士林旗袍的女子,腕间戴着的正是这只金镯,只是镯身的莲花纹比现在清晰得多,花瓣边缘能看到细微的反光,像刚从模子里倒出来的活物。“卖家说她是民国沈家的少奶奶,”周老板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时发出“咯咯”声,“冬天死在巷子里,巡警发现时,手里还攥着半块冻硬的年糕……”

白纾辞的指尖停在照片女子的手腕上——那里有圈极淡的勒痕,呈均匀的环形,不像劫匪撕扯所致,倒像是被红头绳长时间捆过。“少奶奶的丈夫是个赌徒,”她忽然开口,目光扫过周老板左手腕——那里有圈若隐若现的红痕,形状竟与金镯分毫不差,“为了还鸦片债,他把镯子偷去当铺,又怕妻子发现,便谎称遭了蒙面劫匪。少奶奶不信,揣着刚蒸好的年糕,连夜去当铺寻人,却被丈夫堵在巷口……”

周老板猛地抬头,金鱼眼瞪得溜圆:“您……您怎么知道?卖家只说是意外身亡!”白纾辞没回答,只是盯着金镯上缓缓渗出的尸津——那液体在灯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晕,隐约能看到里面有细小的人影在挣扎,像被封在琥珀里的蚊蚋,每蠕动一下,就有淡金色的丝线牵扯。“她死时,雪下得能埋住脚踝,”白纾辞的声音轻得像蛛丝,“凶手把她的手塞进雪堆里,想掩盖绳子的勒痕,却没想到她冻僵的手指还攥着年糕——那是她省下三天口粮,给丈夫留的宵夜。”

三更的梆子声从巷口传来时,白纾辞独自走进保险库。她没开灯,只在保险柜前的铜香炉里点燃三炷白香。青烟缭绕中,金镯上的尸津突然沸腾起来,发出“滋滋”的声响,像热油锅里滴入水珠。她取出桃木剑,剑尖挑起一张用血画的“开眼符”,符纸刚贴上镯身,金镯里就传出女子的呜咽声,断断续续,带着百年前的寒意:“他说……赢了钱就给我买新旗袍……”

“沈少奶奶,”白纾辞的声音平静,在空旷的保险库里却字字清晰,“你丈夫十年前就死于烟痨,怨气困在金镯里,不过是作茧自缚。”话音未落,金镯猛地发烫,尸津瞬间蒸发,镯身内侧露出一行极小的刻字:“阿云亲制,与君同老”——“阿云”是少奶奶的闺名,这镯子本是她亲手熔了陪嫁的金钗,在小银铺打制的定情物,莲花纹的花蕊处,还藏着她和丈夫名字的合写。

白纾辞将金镯放入盛着黑狗血的瓷碗,鲜血刚接触镯身就被瞬间吸干,碗底留下一圈焦黑的痕迹。镯子恢复了温润的金色,只是莲花纹里多了道细微的裂痕,像一滴凝固的泪。“她不是恨镯子被偷,”白纾辞用蓝布包好镯子,指尖划过裂痕时感到一丝凉意,“是恨人心比民国二十三年冬天的雪,还要冷透骨髓。”

半个月后,周老板驱车前往郊区小镇,在青石板巷尽头找到了沈家后人。开门的老妇人鬓角斑白,接过金镯时,苍老的手指突然颤抖,枯瘦的指甲刮过内侧刻字——那里多了道新痕,像是用碎瓷片反复掐出来的,弯弯曲曲,细看竟是个模糊的“悔”字,笔画间还嵌着暗褐色的血垢,像是有人用指甲抠进肉里留下的痕迹。

白纾辞再次路过“宝昌阁”时,看见周老板正在柜台里擦拭一枚普通的银簪,簪头雕着朵含苞的小梅花,银质己有些发黑。“白大师来了?”他笑着抬头,手腕上的红痕己经消失,露出健康的麦色皮肤,“现在才明白,老物件最值钱的不是克数,是人心。”玻璃窗外,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他手中的银簪上,映出的光比金镯柔和百倍。

街角处,一个卖桂花糖的老头推着车经过,铜铃铛“叮当”作响。糖丝在阳光下拉出细长的金线,缠绕在竹签上,像谁用月光纺出的丝线。白纾辞驻足片刻,看见周老板将银簪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素布锦盒,盒底垫着的,正是那张泛黄的老照片。此时一阵穿堂风吹过,糖丝断裂的轻响混着巷口童谣,如同百年前那声未说出口的叹息,消散在宝昌阁的飞檐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