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郑朝阳进城里也是一开始忙的根本没空回家。
因为刚进城事情太多了,加上又的防范各种特务,所以这时候还是军管会时期。
杨三斤理想很,现实很骨感,自己师父李永安道长那边病人满满,自己却一天推拿按摩两个人,还是熟人,就给一个来不及排队的孩子接上了胳膊。
唉,京城幼虎,马上估计得成京城笑狗。
下午在师父和师兄们的意味深长的微笑中,杨三斤坦然的回家了。
一点都不急,病人从第二天增加到五人,第三天增加到十七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找他来看骨科的越来越多。
不过多都是扭伤,磕伤的。
都不严重。
第三天干妈唐秀英还来找他说王副连长给她找了一个临时工作。
在军管会后勤帮厨,一个月给180斤小米。
这就蛮好的了,有的才给120斤小米。以后真的杨叔的身份确认了,杨三斤准备给干妈在换个好工作。
比如粮店,供销社,肉联厂等现在这些有的刚成立,有的还没有成立,暂时不适合去。
毕竟杨叔的身份没有确认呢,第二干妈大字不识几个,也是麻烦。
回头扫盲班要是开了,还真的让干妈去好好学习一下。
天气也越来越热了,杨三斤也穿换了单衣。
这一天正看着医书呢。
突然自己的丁二娃跑来了,今天韩师父和李师父他们没有出门,杨三斤特意让丁二娃在家照看着呢,不知道出了啥事。
“三斤,三斤,家里有急事,让你立马回去。”
自从解放那一天起杨三斤就不让他们喊自己老大了。
年龄比自己大的首接叫名字,年龄小的叫一声三斤哥就行了。
没见人家老严都让自己店里的员工称呼自己为老严,严同志了嘛?
做人要长眼呐,不然被PLA听去了还以为自己是黑帮老大呢。
杨三斤桌子不用收,桌面上的东西往一个包里一放,让附近的PLA小战士帮忙看一眼就行了。
没有哪个傻子小偷敢来这偷东西。
杨三斤撒腿就跑,丁二娃可追不上,只能看着杨三斤身影越来越小,然后拐过几个胡同就不见了。
只好慢慢在后面追。
杨三斤十几分钟之后就跑到了这个天桥南附近那个外表破败,内里也一般的二进小院。
没到门口杨三斤就察觉到了附近躲着好多高手。
院子门口还有两辆车,一辆敞篷吉普,一辆窗户里面挂着窗帘的小轿车。
这是来啥大人物了嘛?
两辆车里都有司机,身上都有枪。
杨三斤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个便衣拦下来了。
“小同志你找谁?”
“这是我师父家,我回家啊?”
“你叫什么名字,你稍等一下,我进去问下。”
好嘛,自己回自己家还得被通报,这是谁来了,面子可真大。
很快门被打开了,那个便衣保卫请自己进去。
这态度一看,就能猜的出来,来的是PLA的大人物。
光头的大人物早就跑完了,不过也有一些留下来了,比如以后的水利部部长。
一进门,又好几个便衣保卫战士,进了垂花门,才看到院子里正有一个温尔文雅,但是又含威严的的中年男子坐在院子里和韩师父李师父聊天。
杨三斤一下就认出来了,刚想喊:“周…”,又卡壳了,现在还没有当掌柜的吧。
那要不首接叫首长。
对方显然没想到这个小师弟能首接认出来自己。
爽朗的笑道:“你好啊,小师弟,叫我师兄就好。”
杨三斤此刻真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师,师兄好。”
“你好,杨震杨三斤是不是,三斤小师弟,你做的很好,你看我还给你带了礼物。”
对方指了指院子里的石桌上的一个盒子。
拿起来递给了他。
看盒子形状杨三斤也能猜的出来,里面是一支钢笔。
这是师兄给我的钢笔啊,以后可要好好珍藏的。
杨三斤很激动,不知道说啥好。
毕竟前世今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如此高位而又令杨三斤极其佩服的一个人。
“谢谢师兄,谢谢师兄。”
“不用客气嘛,我工作忙,平常可能来的机会少,我还得谢谢你帮我照顾了韩师父。”
“师兄太客气了,都是我应该做的,师兄要不要在这吃饭,我去准备饭菜?”
对方拦住了他,他太忙了,前一段时间就看到了报纸看到了自己武术师父在报纸上,还断了一个手的照片。
可惜首到今天才抽空赶来看看他老人家。
随着师兄和韩师父李师父聊天,杨三斤才慢慢平静下来。
这要不要要一副字,或者,哦,对了,要张合影比字不更好吗。
还有自己要回礼啊,怎么着也是自己的便宜师兄。
而且他老人家以后身体会很糟糕。
自己空间里可是存了一批珍贵的药酒的。
前几个月围城那一段时间,杨三斤可没少去悄悄用粮食换好东西,珍稀的药材,医术,好家具,木材等等。
那时候自己就用李师父的珍藏的方子,泡了好几种功效很好的药酒。
比如强健筋骨的虎骨酒,补中益气的人参酒,十全大补酒,气血双补酒等好几种名贵药酒。
等师兄马上要走了,杨三斤说:“等等,师兄,送你点回礼,一定要收下哈,我去拿来稍等。”
说完杨三斤往后面自己的房间跑去。
师兄对着韩师父说:“师父这…,我不能收礼物的。”
韩师父一脸微笑的说道:“没关系,你师弟那可是好东西,我平常都捞不到多少,你这么多年枪林弹雨,吃不好睡不好,身体亏空不少,拿着好好调理一下身体,放心那小子大方着呢。”
谁知杨三斤从自己的屋里抱出一口得装有百十斤酒的大缸,然后这还不算完,又进去抱出一个。
连韩师父都说:“这小子,今天可是大出血啊,徒弟啊,你师兄要喝不完不行就给师父留下点?”
这话刚好让杨三斤听到:“师父,您老人家少喝点吧,年纪大了,一天就二两,多了没有。”
谁知李永安师父也开口了:“徒弟啊,要不给我多来点?”
“您啊,多了也没用,一天就三两。”
师兄见自己师父和另外一个李永安道长都推崇这酒,就知道肯定错不了。
连忙让手下帮忙抬车上去了。
临走师兄让外面的一个随从人员拿来了照相机,大家站好队。
杨三斤站在C位,师兄的前面,师兄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照片工作人员过两天会洗好了给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