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侦察班的到来,如同给这简陋的岩洞营地注入了一剂强效的活力素和安全剂。效率,成为了这里的主旋律。
王海展现出的组织协调能力让李锐都暗自点头。仅仅用了半夜和一个上午的时间,岩洞周围的防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哨位:峡谷入口附近一棵三人合抱的古树茂密树冠中,一个用藤蔓巧妙编织、内部铺着苔藓的隐蔽观察哨悄然成型,视野覆盖整个峡谷入口及外围大片区域。岩洞上方陡峭的崖壁裂缝里,另一个哨位利用天然岩石遮蔽,居高临下监控峡谷内部和对面山坡。溪谷上游一处视野开阔的巨石后,第三个哨位建立,形成交叉监视网。每个哨位都配备了用木片和细绳制作的简易信号装置,能通过特定的敲击频率传递简单信息。
陷阱:通往岩洞的狭窄小径变得危机西伏。赵铁柱之前设置的简陋绊索被升级改造,与用削尖硬木制作的“竹签阵”相连,触发即引发致命穿刺。几处看似平坦的草地下方被挖出浅坑,坑底插满尖刺,覆盖伪装。更隐蔽处,甚至利用缴获的手雷设置了诡雷绊线(由王海亲自操作,极其危险)。峡谷入口的藤蔓丛中,也布下了致命的陷阱。王海手绘了简易的陷阱分布图,确保己方人员知晓安全路径。
营地内部: 物资存放更加科学有序。武器弹药被转移到更深处、更干燥的岩缝中,用防水布和碎石多重伪装。粮食和药品分开存放,白鹭的“医疗角”被扩大,并利用岩石的凹槽设置了防潮的药柜。洞内地面被简单平整,铺上了更多干草和苔藓,居住条件略有改善。
整个营地焕然一新,虽然依旧简陋,却充满了军事化的高效和安全感。赵铁柱看得目瞪口呆,对王海和侦察班士兵的本事佩服得五体投地,主动承担起了更多的体力活和外围警戒。白鹭则安心地整理着她的草药,偶尔为换哨回来的士兵处理一些小的刮擦伤,赢得了这些沉默士兵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
当天下午,王海亲自带领的三人侦察小组如同融入山林的影子,悄无声息地返回了营地。他们带回来的情报,精准而致命:
“报告指挥官!”王海身上沾着草屑和泥土,但眼神锐利,他展开一张用炭笔在粗糙树皮上绘制的简易地图,“目标区域己初步侦察完毕。”
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一个标记着“李家屯”的小圆圈上。
“李家屯,位于我们所在峡谷东北方向约三公里处。是一个依山而建的中型村落。村口设有由伪军把守的‘维持会’据点,主要职能是征粮、征税、监视村民。”
“据点情况:主体是一座夯土加石块垒砌的方形炮楼,两层,高约七米,视野覆盖村口主要道路。炮楼顶部有垛口,但未发现固定机枪。炮楼外围有一圈高约两米的土坯围墙,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木制大门(夜间关闭上闩),围墙西角有简易的木头哨棚(观察用,无顶盖)。”
“兵力配置:常驻伪军一个班,十二人左右。装备老旧,主要为汉阳造步枪,少量老套筒。据村民(通过隐蔽接触)透露,偶尔有一名日军军曹前来巡视,但非常驻。日常警戒松懈,夜间哨位通常只有两人(炮楼顶一人,围墙大门内一人),且常有打瞌睡、离岗现象。”
“关键情报:该据点近期接收并囤积了附近几个村庄上缴的大批粮食(主要为玉米、小米),预备转运至西边日军据点。粮食就存放在炮楼一层的库房内,数量可观。守备力量薄弱,且伪军士气低落,怨言颇多。”
王海汇报完毕,将树皮地图恭敬地递给李锐。地图虽简陋,但村落布局、炮楼位置、围墙走向、哨位分布、甚至粮仓位置都标注得清晰明了。
情报!精准的情报!这正是李锐最需要的!他的目光落在地图上“李家屯”三个字和旁边标注的“大批粮食”上,眼中寒芒闪烁。粮食!这是他们目前除了武器弹药外最紧缺的战略物资!有了这批粮食,他们就能支撑更久,吸引更多被压迫的村民,甚至…建立更稳固的根基!而守备的伪军…哼,一群乌合之众!
“召集王海、赵铁柱。”李锐的声音带着刀锋般的冷意。白鹭也自觉地靠近了一些旁听。
很快,王海、赵铁柱围拢到篝火旁(白天只有微光,未点燃)。李锐将树皮地图铺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
“目标,李家屯维持会据点。”李锐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李家屯”上,开门见山,“目的:夺取囤积粮食,打击伪政权,补充我方给养。”
“打!必须打!”赵铁柱一听是打伪军抢粮食,眼珠子瞬间就红了,拳头捏得咯咯响,仿佛看到了报仇和吃饱饭的希望,“判官大哥!让俺打头阵!俺非把那狗屁维持会砸个稀巴烂!”
王海则显得冷静得多。他仔细看着地图,沉吟片刻,开口道:“指挥官,目标守备松懈,有机可乘。我建议夜袭。具体计划如下:”
“一、渗透组:由我带领三名擅长摸哨和近战的侦察兵,利用夜色掩护,从围墙东北角(此处植被相对茂密,且哨棚视野有死角)潜入。清除围墙大门内侧哨兵,打开大门。同时,解决炮楼顶部哨兵。”
“二、控制组:由另外两名侦察兵负责,在渗透组打开大门后迅速进入,控制炮楼一层出入口,压制可能惊醒的伪军,防止他们进入炮楼上层(如存在抵抗点)。”
“三、远程支援组:指挥官您,携带狙击步枪,在村外选择制高点隐蔽。若炮楼窗口出现日军顾问(虽然情报说非常驻,但需防备意外)或伪军头目试图组织抵抗,由您进行精准狙杀,压制敌方指挥节点。”
“西、搬运组:由赵铁柱兄弟带领剩余三名侦察兵(或两人,视搬运量),在控制组肃清炮楼一层后迅速进入粮库,搬运粮食。行动务必迅速,以夺取粮食为首要目标,避免与惊醒的散兵游勇过多纠缠。”
“行动关键:隐蔽、快速、精准。渗透组需无声解决哨兵,控制组需迅速控制要点,狙击组提供关键火力保障,搬运组动作要快。整个行动,力争在伪军完全反应过来、组织起有效抵抗前完成撤离。”
王海的计划条理清晰,分工明确,充分考虑了敌情、我情和地形,将侦察班的特长(渗透、摸哨、精准)和李锐的狙击优势、赵铁柱的力量优势完美结合。赵铁柱虽然更想首接冲杀,但也听明白了计划的精妙之处,连连点头:“中!王班长这法子好!俺就负责搬粮食!保证一粒米都不给狗汉奸留下!”
李锐的目光在地图和王海、赵铁柱脸上扫过。王海的计划非常完善,几乎挑不出毛病。这支侦察班带来的专业战术素养,正是他之前最欠缺的。
“很好。”李锐缓缓点头,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落下,敲定了最终的作战命令。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王海、赵铁柱,以及旁边紧张旁听的白鹭,最后落在地图上李家屯的位置,仿佛穿透了地图,看到了那座罪恶的炮楼。
“行动目标:李家屯维持会据点!”
“行动时间:明晚,子时(23点)!”
“行动代号——”
他顿了顿,冰冷的字眼如同淬火的钢钉,狠狠钉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断粮’!”
“记住,”他的目光锐利如刀锋,扫过众人,“速战速决,不留活口!”
“是!”王海挺胸应命,眼中是职业军人的冷静与战意。
“明白!不留活口!”赵铁柱低吼,眼中复仇和掠夺的火焰熊熊燃烧。
白鹭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脸色有些发白,但看着李锐坚毅的侧脸和王海沉稳的目光,心中也莫名地安定了几分。
篝火的微光在岩洞壁上跳跃,映照着几张神情各异却同样燃烧着战意的脸庞。磨刀霍霍,目标——李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