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香菊向来是起的比鸡早的。
凌晨西点的夏日很是舒服,趁着太阳没出来,袁香菊赶紧给儿媳妇做早饭。
昨晚磨好的玉米面现在就有用处了,加水搅和了一番,做了几个窝窝头,又熬了些白粥一起上锅。
记得黎黎最喜欢吃她腌制的酱萝卜和酱黄瓜,可惜来得太匆忙,还没来得及搞。
只能暂时做了点凉拌黄瓜,撒上蒜末。
天气热本就食欲不好,吃点清爽的菜更好下饭。
姜黎一醒来先是刷牙洗脸,平时她都没有吃早饭的习惯,正准备拎包走。
衣架上挂着的包,看着要比之前挺得多,拿过来一看,里面竟然是用竹子编的一个框,和外面的布袋紧紧贴合。
袁香菊正好端着饭进来了。
“黎黎呀!我上次看你拿这个包装书,看着有些吃力,我就给你夹着一个里层,这样结实,肩带上我给加宽了一下,这样就不会勒到肩膀了。”
“娘,真的太谢谢您了。”
姜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婆婆竟然那么细心,这不禁让她想起了过世的奶奶,眼里含着泪。
“吃点早饭在走吧。”
姜黎看着婆婆做的饭,虽然现在没什么胃口,但是那凉拌黄瓜看是很有食欲,坐下来匆匆吃了一点,这次倒是没装什么书,拎了包就走了。
袁香菊大口吃着饭,发现儿媳妇的食量还没自己的十分之一,这样下去身体肯定会虚弱。
得想办法给姜黎补充营养才是。
收拾完碗筷,袁香菊又开始捣鼓那些竹子。
想着时间还早,先做了三把竹椅,还专门试了一下靠背的弧度。
这夏天竹主椅,透气又凉快。
袁香菊做东西心里有数,从来都用不着尺子,只需要观察一下环境,张开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一扎两扎...... 便能做个大差不差。
她挑了几根粗壮的竹子,避开竹节处开孔,然后将大大小小的竹子拼接在一起,一个书架就做好了。
袁香菊将儿媳妇放在纸箱里的书小心翼翼的摆在书架上,又将之前的旧蚊帐剪裁了一番,给这书架做了个帘子,免了落灰脏了书。
看着差不多了,拌了些杂碎的谷物喂了喂那五个小鸡仔。
太阳越来越高了,袁香菊也首冒汗,她挑中一颗碗口粗的嫩竹,三两下削去青皮,露出米白色的内壁,揪了许多竹叶编成一个蒸垫,最后用锯子锯了一个盖子,一个纯天然的饭盒就做好了。
袁香菊点了柴火,蒸上了大米饭,使劲推拉着风箱,她总觉得现在可用的食材太少了,今天估计还得去供销社一趟。
热锅下油,煎了两个完美的鸡蛋,和昨晚一样,做了一锅豆角炒肉。收拾好之后装入饭盒。
袁香菊心里是十分愧疚的,手里的粮票也没多少了,这样简单的做法儿媳妇能吃好才怪。
姜黎还没下班,魏老师细细跟她讲着妇人生产时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她拿着笔记本积极的记着。
“姜黎,有个老太太给你送饭来了。”
“什么老太太?”
魏红倒是从来没听说过姜黎还有什么亲人。
“是我婆婆,前几天刚到。”
“那我陪你一同过去吧,理应打个招呼的。”
魏红虽然有个女儿,但是在她眼里那是好吃懒做,不学无术,自从收了姜黎这个学生,她是哪哪都满意,恰巧姜黎又是个孤儿,所以心里都是把她当亲生女儿对待的。
两人出门看着袁香菊在门后站着,带着一个大大的草帽,人收拾的干净利索。
“这位姐姐,我是姜黎的老师,也是刚得知您来了。”
魏红看着眼前这个妇人长得老实憨厚,很是亲切。
“魏老师,真是不好意思跟您添麻烦了,主要是黎黎这孩子很认真,几乎全部精力都专注在工作上,我怕她不好好吃饭,身体容易垮掉,就来送了。对了,我叫袁香菊”
“哈哈哈哈,姜黎呀,你的福气来了,看看这婆婆多好!”
姜黎笑了一笑,心里也十分开心,被婆婆这般照顾着,像是有了家的感觉。
“不过香菊姐姐,你这个饭盒很是精致呢,在哪买的?”
“这是我用竹子自己做的。”
“哎呦!你这手艺可真不得了哦,我记得在海港那边有很多人卖这种手工艺品,什么笔筒,凉席,生意可红火了。”
袁香菊好像发现了生财之道,没想到平常自己做的小玩意还能挣钱,能挣钱好,挣了钱就能给儿媳妇多买点好吃的补身体。
“香菊,你都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有姜黎这个好儿媳,儿子在军队也是表现的极好。我呀,生了一对孽障儿女,每天都愁的睡不着觉。”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做长辈的尽力就好了,我们家黎黎特别努力,干的都是救死扶伤的大事,还得麻烦魏老师多多照顾照顾了。”
魏老师笑着点头,几人寒暄了几句,袁香菊便回家了,她看着院子里剩的竹子,连忙动起手来。
编了4个笔筒,又砍了一大截竹子,做了个好携带的水杯。袁香菊不认字,但是画画还是很厉害的,用烧红的铁丝在竹子外壁画了一幅百鸟朝凤。
正是午后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大滴的汗珠流进了她的眼睛里,睁不开眼。
“对哦!这大热天的,还有这么多竹叶,可以做些扇子和遮阳帽。”
袁香菊说干就干,孰能生巧,又做了3个遮阳帽,4把扇子。
最后将所有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推车上,看着有些少,毕竟大老远跑一趟,得多卖点。
看了眼屋里的竹椅,想着反正儿子一时半会也回不来,先卖一把好了。
袁香菊走进屋里扛着那把大椅子放到了小推车上。
此时不过下午两点,街上没什么人,她就这样推了一车东西,大张旗鼓的去了海港。
海港的人真是多,袁香菊看着这一块己经没什么摊位了,刚好有个收拾东西离开了,袁香菊眼疾手快,首接占上了,将推车上的东西摆好。
“大娘,你这扇子多少钱呀!”
袁香菊没想到这摊位的风水真的好,没一会就来客人了。
“5元一个。”
袁香菊注意到了女人身后热的大汗淋漓的小男孩。
“来一个吧!”
女人连讨价还价都没有,非常爽快的买下了。
“妹子,这个笔筒要不要呀,可以给孩子放笔用,这样不容易丢。”
女人蹲下身拿起笔筒看了看。
“这个我也要了,多少钱?”
“本来是一块一个,不过妹子你买的多,给你算五毛吧。”
“好!”
袁香菊就这么轻易地赚到了五块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