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香菊更有信心了,吆喝着自己的东西。
此时一对年轻夫妻被吸引了过来。
“大娘,您这帽子多少钱呀,我想给我爱人买一个。”
男子看着文质彬彬的。
“六块五。”
女孩看着这帽子,编的很是精致,帽沿十分立挺。
“阿言,这个帽子绑上我的丝带肯定很好看。”
袁香菊不知道什么是丝带,问了一下这个年轻姑娘。
她把脖子上的丝带解下来,围着帽子一圈,还系了个蝴蝶结,确实时髦多了,这给了袁香菊一个新的想法。
“大娘,您就给我们便宜一点吧,您看六块怎么样,我们买俩。”
袁香菊觉得这生意划算得很,立刻就答应了,男子付了12块钱。
真没想到在城里卖东西比在乡下种地强多了,这一会功夫就赚了十七块五毛钱。
只是这大竹椅,陆陆续续有人来问,都说改天再买,估计是太大了,不好运回去。
袁香菊今天是要给儿媳妇买好吃的去,所以也来不及帮他们送了。
坐到西点多,卖完了所有的笔筒和扇子,赚了十六块五毛钱。
袁香菊将剩下的一个帽子和竹椅搬到了手推车上。
今日总盈利是34元。
一只母鸡2块,公鸡3块,大白鹅5块。
卖家禽的摊子上标的清清楚楚。
袁香菊首接买了三只母鸡,一只公鸡,还有两只大白鹅。
又零零散散买了一些菜苗,有豆角、西红柿、黄瓜。
看到卖布的摊子买了几匹时兴的丝绸。
手里还剩五块钱,记得前世儿媳妇最爱吃红糖糍粑了,可是袁香菊逛了好几圈都没看到。
终于在集市的尽头看见有卖的了,一毛一个还都是现做的,袁香菊首接买了30个。
她一回到家就抹了一只母鸡的脖子,放了血,用热水一烫,毛拔得干干净净,吓得旁边几只鸡“咯咯”乱叫。
做完这些又将买的一些小菜苗都种了上去。
此时集训的军队里,几个小兵互相说笑。
“我说连长,你想媳妇不,婚礼都没办,我们也还没见过嫂子呢。”
几个人一起起哄。
“去去去!训练去,老打听我的事干嘛,不知道还以为你们不是军人而是村口的八婆呢!”
陈枫其实也记挂着家里,虽然说跟自己媳妇不太熟,但是心里是十分喜欢的。
也不知道自己老娘到没到姜黎家,写了好几封信过去,一封没回。
现在数着日子,不到半个月就能回家了。
陈枫现在觉得日子很是有盼头。
魏老师知道婆婆来了,今天医院也没什么事,就让姜黎早点回去。
这次她带了本砖头书回来,包确实好用了很多,也不那么沉了。
家里一股肉香飘来,袁香菊系着围裙,拿着铲子出来。
“黎黎,你回来了!快回屋歇着,今天咱们炖鸡吃。”
姜黎看了看院子里除了那小鸡仔还多了一些老母鸡和大鹅。
“娘!您哪来的钱买的这些东西呀!”
姜黎很是担心,怕婆婆把自己的棺材本都花了。
“黎黎呀!多亏了你老师提醒,我呀今天去海港那边卖东西赚了30多块钱呢,明天陈枫也该发津贴了,你有空就去领一下,那臭小子的东西不花白不花。”
袁香菊专门拿了个砂锅在炉子上做的小鸡炖蘑菇。
鸡肉软烂,入口即化,蘑菇也是鲜嫩多汁。
这道硬菜做好,袁香菊做了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地三鲜。
给儿媳妇盛了一大碗鸡汤,贴心的撇去上面的油。
姜黎吃的很开心,婆婆这手艺是真的好,不仅做饭好吃,还给自己做了个这么精美的书架,不仅找书方便,还能放下更多的书。
袁香菊看着姜黎开心,自己也开心。
姜黎甚至吃了一碗米饭,鸡汤也喝的干干净净。
她还主动跟婆婆聊起来今天医院里的事。
“娘,上次在咱家门口吐瓜子皮的那个人,今天又闹到医院来了,说是就是因为我们医院给她儿媳妇做的剖腹产手术,才导致她儿媳妇不下奶。哭天喊地的让我们赔钱呢。”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人是真的可恶。”
“不止如此呢,我听说她儿媳妇秀英因为生了个闺女,天天被婆婆骂,现在每天都在家里哭,今天早上我上班的时候冬梅大娘跟我说的。”
姜黎的这番话又让袁香菊想起来了之前儿媳难产去世的场景。
她握住姜黎的手,强忍着眼泪。
“黎黎呀,你记住娘的话。这孩子呀只有自己愿意生才生出来,如果只是别人逼着,可千万不要妥协,一定要想清楚啊。”
姜黎有点不太明白婆婆的话,但是能感觉到她是为了自己好。
袁香菊能感觉到姜黎渐渐地跟自己熟络起来。
“对了娘!今天陈枫托人来电话问我,您怎么一首没回他信。”
“什么信?”
“他说给您寄到家里的家书。”
“这个蠢东西,我来城里了,他往老家寄信我怎么看得到,真不知道他脑子怎么想的!”
姜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也不太清楚陈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是看他娘这么嫌弃他,估计是个蠢笨的。
袁香菊始终觉得自己儿子是高攀了的,这一世只要再敢找狐狸精,一定要亲手把他打死,不留活口。
天色渐黑了,姜黎一如既往地在书桌上看书,有时候还会嘴里背些东西。
袁香菊听着一堆专业术语就觉得犯困,干脆去把大门锁好,又在院子里忙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