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 第24章 铀光残影

第24章 铀光残影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作者:
邪恶原味椰水
本章字数:
42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国安局的黑越野车碾过苍岚的泥泞,停在合作社门前。车门推开,锃亮的军靴踏进混着铁屑的水洼。领头男人肩章无衔,只有左胸一枚银灰色徽章:原子核缠绕着麦穗。

“王砚,第七调查处。”他亮出证件,目光钉在郗望手中那尊铜鱼像上,“林凡的遗物?”

郗望用沾着机油的手套鱼身:“急啥。先看这个。”他掰开鱼嘴,U盘接口处残留着几粒荧蓝结晶。

王砚身后的女技术员瞬间举起盖革计数器——蜂鸣声撕裂空气!

“辐射值:1.8μSv/h!铀矿石残留!”

废弃铀矿的巷道弥漫着尘埃与死亡的气息。王砚的防辐射服头盔灯扫过岩壁,照亮一片妖异的荧光蓝——那是铀矿脉氧化后的痕迹,形如绽放的玫瑰。

“1958年苏联专家秘密开采,”王砚的呼吸器里传来闷响,“档案记载矿难封井,但林凡显然进来了。”

米糕的无人机贴着顶壁飞行,激光测绘显示:主巷道下方十米,藏着人工开凿的密室!爆破点赫然选在矿脉最富集的岩层。

“他想炸塌这里,永远埋藏秘密。”技术员检测着岩壁炸药残留,“当量足够引发链式反应…”

“可惜哑火了。”郗望踢开脚边半截雷管,“受潮的硝酸铵,救了我们。”

密室入口被千斤顶撑开。锈蚀的铁架上,一只铅盒泛着冷光。盒面刻着九宫格,按键是褪色的俄文字母。

王砚尝试输入档案密码,红灯刺眼。

“让让。”郗望推开他,指尖按下一串童谣旋律:

“小咸鱼,游啊游,

苏联老舅扭秧歌,

铀光闪闪照被窝…”

——正是当年苏联专家哄本地孩子的调子!

“咔哒。”铅盒弹开。天鹅绒衬垫上躺着一卷微缩胶片,还有半张烧焦的《少年报》,标题依稀可辨:《少先队员智破特务密码》——作者林凡,时年12岁。

合作社的暗房红光昏沉。胶片在显影液里舒展,浮现两份截然不同的档案:

档案A(1958年·苏方签章)

“苍岚铀矿储量:贫瘠(U238<0.05%)

建议:封存矿井”

档案B(同年·中方接收版)

“特富矿!建议立即加码开采

注:己抽调‘咸鱼公社’青壮年三百人”

签名栏的笔迹鉴定显示:中方版本“周永福”三字,是用1958年粮票册的热敏墨水伪造笔迹拓印的!

“周永福篡改报告,骗公社社员下井!”艾星一拳砸在桌上。

王砚默然推过另一份文件:九名矿难死者中,八人来自“咸鱼公社”,唯一的外乡人叫林国栋——林小满的生父。

县局审讯室里,林小满腕上的琴弦勒进皮肉。

“这铀针,哪来的?”王砚将证物袋拍在桌上——一根琴弦粗细的金属棒,尖端泛着幽蓝。

林小满冷笑:“我爸的遗物。他说…是从周永福保险箱偷的‘纪念品’。”

技术报告显示:铀针纯度高达92%,足够做脏弹弹芯!而针体刻着极小编号:09。

“另外八根在哪?”王砚逼问。

林小满突然哼起童谣,调子正是铅盒密码的旋律。郗望猛地站起:“矿难九死者…一人一根铀针陪葬?!”

暴雨浇透乱葬岗。佟咚的洛阳铲撬开腐朽棺木,盖革计数器疯狂尖叫!

“3.7μSv/h!超过安全值37倍!”

棺内白骨胸前,果然插着锈蚀的铀针!编号04。

迁坟九座,掘出八根铀针。唯独林国栋的坟是衣冠冢——碑文显示其尸骨无存。

“我爸的铀针…我留着呢。”看守所里,林小满抚摸着琴弦,“周永福派人掘坟找针,才发现我爸的棺材是空的。”她眼中淬毒,“他根本没死在矿难!”

苍岚后山的麻风病旧院弥漫着腐木味。郗望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病床上蜷缩的人形猛然咳嗽,痰液带着放射性荧蓝。

“林国栋?”王砚举起照片比对。

那人掀开被褥,胸口溃烂的皮肉上,烙着与刘老西如出一辙的鹏程LOGO!

“矿难…是灭口…”他每说半句就喘一分钟,“我们下井才发现…铀矿是假的…周永福在走私…武器级浓缩铀…”

他颤抖着指向屋顶。米糕掀开天花板夹层——里面塞满泛黄的《少年报》,每份都刊登着林凡写的反特故事。

“林记者…查到这里…被他们…”林国栋的呼吸骤停,监护仪长鸣。枕下露出半张1998年《青阳日报》:头版登着林凡“贪污案”开庭照,旁听席上周振华西装革履。

铀矿主巷道深处,王砚的辐射警报器突然爆鸣!“10μSv/h!立即撤离!”

岩壁缝隙里渗出幽蓝液体——地下水溶解了铀矿氧化层!

“林凡的炸药…”技术员尖叫,“渗水引信启动了!”

众人扑向出口时,郗望却反向狂奔!

“你疯了吗!”王砚嘶吼。

“急啥。”郗望冲向哑炮位置,凯夫拉绳甩上钢梁,“林凡留了后路。”

他拽动绳索,岩顶轰然塌落封死巷道,将高辐射区彻底隔绝。冲击波把众人掀飞,浑浊的水流从隔离墙缝隙喷涌而出。

合作社的暗房,最后半卷胶片显影。

泛黄的《少年报》空白处,用隐形墨水写着三组坐标:

N32°11'22.6" E118°23'45.1" (长江废弃船坞)

N39°54'20.0" E116°23'29.0" (某部委家属院)

N48°43'60.0" E44°32'60.0" (伏尔加格勒郊外)

坐标下方,是林凡少年时代的字迹:

“铀针九,锁龙链。断一根,西海燃。”

王砚用打火机燎烤胶片边缘,浮现一行更小的字:

“真正的第九针——在当年苏联专家孙女柳芭手里。”

窗外,国安的车队撕破雨幕。郗望将铜鱼像沉入水缸,铀光在波纹中幽幽荡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