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结果与结果
证物室的门被推开,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和冷藏设备特有的金属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走廊的暖意。惨白的无影灯下,房间中央的不锈钢解剖台上,一个深色的裹尸袋静静躺着,表面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丝丝寒气正从袋口缝隙中逸散出来。空气冰冷而凝重。
程杰对门口的值班警员点了点头,后者无声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空间瞬间被压缩,只剩下冰冷的器械、肃立的三人,以及台子上那个沉默的证物。周婷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开始吧。”
程杰的声音在空旷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也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硬。他看向旁边穿着全套防护服、眼神锐利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疲惫的张法医——他正是第一个在巷子现场接触这诡异“证物”的人。
张法医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动作比平时更显一丝凝重。裹尸袋的拉链被缓缓拉开,发出刺耳的“嘶啦”声。袋内物品彻底暴露在强光下——那团呈现半凝固、胶冻状的不明物质再次出现,颜色浑浊,夹杂着难以辨认的纤维和深色块状物。这景象瞬间勾起了张法医不愉快的回忆。
就在裹尸袋完全打开的瞬间,离莫问的眉头紧紧皱起,胃里一阵翻搅。那股极其复杂的、难以形容的气味猛地冲进鼻腔——浓烈的防腐剂(福尔马林)味是主调,但底下却翻涌着一股令人作呕的、类似劣质胶水混合着某种甜腻化学香精的怪异气息。这味道尖锐地刺激着他的神经,让他瞬间联想到那盘在诡异背景下出现的水晶猪蹄,胃部痉挛加剧。
“呃……”离莫问猛地侧过身,强压下喉头的翻涌,用手背抵住嘴,脸色发白。冷汗瞬间从额角渗出。
张法医这次没有停顿,但他的动作明显带着一种加倍的小心和专注。冰冷的器械小心翼翼地探入那团物质。他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仔细审视着,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脑子里,弥补上次的疏忽。
程杰脸色铁青,下颌线绷紧,对离莫问的失态视若无睹,只是死死盯着张法医的操作。“仔细点,尤其是内部结构。”他的命令简洁而有力,目光扫过张法医,带着无声的提醒。
周婷担忧地扶住离莫问的手臂,低声道:“要不……我们先出去透口气?”
离莫问咬着牙,艰难地摇了摇头,用袖子抹了把脸,强迫自己站首,目光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审视,重新投向解剖台。他必须亲眼见证。
张法医用特制的工具和刀片,极其耐心地分离着胶状物的表层。随着深入,他的动作愈发谨慎。灯光下,被分离出的部分内部,景象再次出现!在胶状物的包裹下,并非完全融化的组织,而是呈现出被严密包裹的状态。他小心地清理掉粘连的胶状物,露出了下面一层坚韧的、半透明的灰白色薄膜状物质!这层膜紧贴在残存的、相对完整的组织(如部分肌肉束、筋腱)表面,将它们与外部那恶心的胶状物隔离开来。
“找到了……”张法医低语了一句,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也夹杂着深深的自责。他停下动作,看向程杰和离莫问,第一次主动提及了巷子现场:“司长。巷子里那次…是我的严重失误。当时环境昏暗,这东西的形态太像劣质的硅胶模特填充物了,我完全没料到…完全没做心理准备。一划开,那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混合着一种怪异的甜腻化学味…冲出来…”他闭了闭眼,似乎在驱散那瞬间的冲击,“我当场就…反应很大,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着赶紧确认受害者情况,慌乱中只顾着看有没有活口和致命伤,完全忽略了内部包裹层的异常迹象。我…我失职了。”
程杰眉头紧锁,没有责备,只是沉声道:“现在看清楚了?”
张法医用力点头:“看清楚了。”他用精细的镊子极其小心地夹取了一小块薄膜样本和一小块外部胶状物样本,分别放入准备好的无菌容器和检测盒中。他没有立刻使用显微镜,而是继续进行宏观观察和记录,态度比巷子里那次严谨了十倍。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中流淌。终于,他初步清理出一块相对清晰的区域,首起身,转向程杰,声音带着法医特有的冷静客观,但语速比平时略快,带着弥补过失的决心:
“司长。基于本次系统检查,初步观察结果如下,与巷子现场的初步误判完全不同:
1. 外部物质:主体为一种高粘性、半凝固的胶状物,初步判断主要成分为“明胶”,混杂有纤维(疑似衣物)、少量骨质碎片、毛发及无法立即识别的有机碎屑。形态和质地极不自然。检测到异常高浓度的丙三醇(甘油)和苯甲酸钠(防腐剂)残留。这绝非自然形成,是后期人为大量添加的结果。
2. 内部结构(关键发现):在胶状物下方,覆盖在相对完整的组织残骸上,发现一层坚韧的、半透明灰白色薄膜。质地类似高度致密化的胶原蛋白或变性筋膜组织。其成因极端异常,初步推测,可能是在某种瞬间超高温灼烧或接触强腐蚀性化学药剂的条件下,体表及浅层组织发生剧烈变性、脱水、凝结而成。它形成了一层致密的‘隔离壳’包裹着内部更深层的组织。这是巷子现场我因慌乱和误判完全遗漏的关键特征!
3. 整体判断: 受害者遭受了极端残酷且具有高度技术性的死后处理。凶手首先使用超高温或强腐蚀性手段对尸体表层进行处理,形成这层内部保护性/破坏性的薄膜。随后,人为灌注或混合了大量工业/食品级明胶、甘油、防腐剂等物质,将尸体塑造成这种胶状形态。目的是深度毁坏尸体原始形态、增加辨识难度、延缓腐败,并可能带有强烈的侮辱或仪式意味。需要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病理组织学、毒物化学、微量物证(尤其是化学药剂残留)分析才能确定具体手段和物质来源。”
张法医的报告,尤其是对内部薄膜的详细描述和成因推测,以及对人为添加物质目的的明确指向,像一块块冰冷的石头,砸在寂静的证物室里。他坦诚的失误,更凸显了这次发现的可靠性和案件的极端复杂性。这比上次单纯发现胶状物更令人不寒而栗——凶手不仅杀人,还用一种近乎“加工厂处理原料”般的冷酷技术,结合了高温/化学毁伤和化学塑形两种手段,对尸体进行了彻底的亵渎和伪装!
程杰的瞳孔收缩,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胃里的不适被强烈的愤怒、凝重以及对凶手极度危险性的认知取代。离莫问紧盯着那层灰白色的薄膜和旁边的胶状物,后背的寒意更甚,他完全理解了张法医在巷子里的失误——这种景象和心理冲击,远超常规经验。周婷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惊骇。
程杰和离莫问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没有言语,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被巨大谜团和潜在恶意笼罩的压迫感,以及对凶手精密、冷酷且变态犯罪手法的强烈忌惮。凶手是谁?如何获得并运用这些技术/化学品?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复杂、非人道的处理?这层诡异的薄膜,是毁灭证据的核心步骤,还是凶手扭曲心理的“杰作”?
证物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裹尸袋散发的冰冷气息、无影灯刺眼的光芒,以及张法医沉重而专业的报告声,无声地诉说着这起案件的极端异常、专业挑战与深不可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