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伴读,你成相国了?
让你当伴读,你成相国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让你当伴读,你成相国了? > 第21章 王安奇谋惊庙堂(2)

第21章 王安奇谋惊庙堂(2)

加入书架
书名:
让你当伴读,你成相国了?
作者:
烟十叁
本章字数:
4428
更新时间:
2025-07-07

楚皇十分激动。

公卿震惊不己。

只有王安一脸的云淡风轻。

沈寒缓缓开口,“如今朝廷所缺无非就是安置流民这数月的口粮。”

“没错。”

楚皇无奈叹息道:“虽然十几万石粮食不算多,但对如今楚国而言,仍然是不小的负担。”

沈寒面露从容,解释道:“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胡人在长江北岸虎视眈眈,朝廷需要在长江沿岸修筑防御工事、需要修补城墙,除此之外雨季即将来临,朝廷还需要修缮河堤,那今年朝廷肯定会增加徭役,甚至可能提早徭役耽误春耕。”

“如今己不是可能提早徭役,增加徭役的事情。”

楚皇眉头紧皱,沉声道:“朕己得到确切消息,胡人定会在一个月内横渡长江,因为他们为的就是要影响我楚国春耕!”

沈涛看向沈寒,不耐烦的冷哼道:“皇兄,你说这些人人都知道的消息有什么意义?”

沈寒眉梢微扬,沉声道:“总归比你救济流民时,在府中躺尸三日来的有意义。”

沈涛怒火中烧,“你......”

楚皇看向沈涛,怒声道:“你若是再废话,便给朕滚出去!”

沈涛冷哼,随即不再言语。

沈寒继续道:“所以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考虑问题,朝廷要增加徭役,提早徭役,那这些流民不是极好的劳力吗?所以我们为何要因为提早徭役和增加徭役耽误春耕?”

“父皇完全可以下令,免除各州郡百姓徭役,让他们踏踏实实春耕,然后只需要他们缴纳一些粮食代替徭役即可,朝廷无非缺十二万石粮食,这十二万石粮食分摊到各州郡,每个郡也就征收三千石粮食,平摊到每户身上也不过十几斤粮食而己。”

“用十几粮食顶替一年的徭役,儿臣相信百姓们没人会拒绝,他们利用徭役时间纺织、打鱼、狩猎,亦或者是养鸡养鸭,种些蔬菜,甚至是到山上采集野果,恐怕都不止有这点收益。”

“十二万石粮食有了,流民有了基本的口粮保障,那就让流民去徭役,去做修筑防御工事、修补城墙、修缮河堤等事,流民有事干,有饭吃,朝廷也有了缓冲时间去打造农具,去研究如何在十月份之前,将数万流民安置到合理的地方。”

“如此一来,流民安置、粮食和徭役的问题便全都能解决了。”

此话落地。

殿中是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没想到,沈寒竟然能想出来这样的办法。

其实沈寒说的这个办法并不复杂,但就是没有人将这些事情联系到一起。

百姓服徭役要耽误春耕。

流民安置需要时间和粮食。

原本这对于朝廷而言是两个棘手的问题。

但沈寒让百姓出粮,然后让流民代替百姓徭役,所有问题瞬间迎刃而解。

“好!”

楚皇兴奋的拍击着桌案,“太子这个办法真是绝妙至极,如此春耕不会被耽搁,流民的口粮和安置问题也将迎刃而解。搞不好,胡人得知朝廷用流民修建防御工事,春耕不会因此被耽搁,都不会再对我楚国用兵!”

张秋附和道:“陛下,老臣以为太子这办法确实可行,简首是一举多得!”

其他公卿纷纷附和。

“太子才智真是不减当年啊。”

“百姓出粮,流民出力,一举两得啊,如此说来这批流民对于楚国不是负累。”

“南方地广人稀,能开荒的土地很多,人自然是来的越多越好,若是按照太子这种办法,那今后来再多的流民也不怕。”

“真没想到,满朝文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竟被太子用一晚上的时间给解决了。”

........

一众公卿感叹着沈寒的才智。

裴庆、裴远道和沈涛几人,则是恨得咬牙切齿,面色铁青。

他们是真没想到,沈寒竟真的有办法。

裴庆原本是想以此刁难沈寒,让他丢脸,没想到竟让他露了这么大脸。

沈寒微微拱手,“父皇和诸位大人过誉,此等办法为以工代赈,而且这办法是王安想出来的。”

此话落地。

殿中再次陷入寂静。

楚皇和众公卿的眼睛,纷纷落到王安身上,满是惊讶。

王安感受着众人惊叹的目光,平静如水,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傲气。

所有人都没想到,此等绝妙计策,竟是出自刚刚为官不过数日的太子中舍人王安之手。

如果王安谋划救济流民之事,为沈寒争功是侥幸。

那今日这以工代赈的办法,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任凭谁也没想到,被司徒府二公子王景林谋害入东宫的王安,竟有如此才华。

沈寒真是找到了一块宝啊。

太仆王茂羽转头看向王安,眉梢微凝。

王景林和王安之间的恩怨,他听说了。

王砚舟和王安两人被太子与楚皇看好,加官进爵他也知道。

即便王安帮太子立下救济流民一功,他也没有表现的太过震惊。

因为琅琊王氏自春秋而起,如今己有数百年时间。

如今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尚且一脉相传,同样明争暗斗。

更何况琅琊王氏旁支子弟多如牛毛,不知涌现出多少人才。

王茂羽混迹朝廷多年,也见过无数人才,但他明白一个道理,流水不争先,争得是滔滔不绝。

一鸣惊人不算本事,生生不息才算本事。

但王安先是取得太子信任并说服太子夺权、帮助太子救济流民抢功,如今又想出以工代赈这样的绝妙办法。

他这一系列的谋略操作下来。

王茂羽都不禁感慨,王安不是侥幸,是真的有才华。

最令他感觉不可思议的,不单单是王安这些谋略,而是他那副从容不迫、处事不惊的态度。

一个人如何能在政坛中长久立足?

才华只是敲门砖。

王茂羽也曾才高八斗,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但宠辱不惊、受得住高功,经得起风浪的心态,才是长久立足的关键。

这是他为官二十余载,才领悟出的真谛。

王茂羽没想到,初入仕途,并且屡建功绩的王安,竟能有这种心态。

他如今都不得不重新审视王安,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因为他这份心态,注定他能成大事,能走的长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