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时空。
“亚父!” 项羽攥着酒碗转向范增,豪情大发道:“你听见了么?”
“后世人竟说‘项羽灭秦’!”
“我项羽做到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对的!”
“我楚国复仇了!”
范增抚着白髯的手顿住,凝视着天幕中 “楚军火烧宫殿” 的震撼画面微微后退,良久才轻叩棋盘:
“霸王,这‘灭秦’二字,你确实当得。”
项羽突然笑了,笑得比任何时候都要肆意:“哈哈!刘邦小儿,你且等着。
......
“子房!” 刘邦的沛县口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你早前说我‘隆准龙颜’,竟真是天命所归?”
张良放下酒盏,指尖在案几上划出 “楚河汉界” 的雏形:
“沛公可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刻,正是上天在试您的胆色。”
刘邦挺了挺身子,豪情万千。
“就让这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真金不怕火炼!”
......
大秦时空。
当秦始皇在天幕中看到大秦帝国轰然倒塌,项羽与刘邦成为覆灭秦朝的 “罪魁祸首”。
顿时暴跳如雷,怒吼着要将两人碎尸万段。
“什么?”
“朕的大秦亡了!没有千秋万代?”
“而且还是楚国余孽灭了朕的大秦?”
“逆贼!居然敢烧朕的宫殿!”
“你们该死!”
“蒙恬!给我彻查刘邦是谁, 你再带15万长城军再把楚国余孽斩草除根!”
蒙恬握着虎符的手悬在半空:“陛下,长城防线……”
“少废话!” 嬴政的唾沫溅在蒙恬甲胄上,“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敢犯秦者,必诛!哪怕是后世的贼子!”
泗水郡,沛县。
刘季正翘着二郎腿,和狐朋狗友樊哙 、周勃等人,美滋滋地喝着小酒。
看到天幕上项羽与刘邦灭秦, 刘邦最后得天下。
刘季对着樊哙 、周勃等人兴奋地道:
“最后得天下的是我刘姓本家,我们现在就去投靠他吧。”
樊哙为难道:“现在始皇帝己经知道了,会不会太危险了?家里人怎么办?”
刘季突然站了起来,激动道:
“就是危险才投靠他,现在投靠那是雪中送炭!”
“而且天幕证明了,他有天命!”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居人之下?”
“我等定要博取一番功名,何惜儿女之态?”
吴中。
项羽看到天幕里的信息,知道秦始皇肯定要追杀他和刘邦,甚至整个楚国后裔都要危险了。
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震天:
“哈哈哈哈!秦始皇?他以为他还能像当年一样呼风唤雨?我项羽会怕他?”
“他要是真敢来,我就和他大战一场,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霸王!”
接着,他看向叔父项梁。
“时不待我!快去联系楚国后裔与江东父老,准备起兵反秦!”
大泽乡。
“吴广!” 陈胜突然激动地抓住同伴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对方皮肉。
“你看见没?后世人的回复,刘邦能得天下,项羽那楚娃能称霸王!”
“咱现在被大雨困在这里,按秦律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们却能干大事……”
他声音发抖,不知是因为冷还是激动,“原来王侯将相真的不是天生的!”
吴广听着陈胜的话,沉默了一会。
最后,决定干一把大的,大声道:
“我们反了这暴秦!”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这声音穿过天空,惊起一群麻雀 —— 它们不知道,这将是颠覆大秦的第一声!
......
【西汉刘邦定都长安,萧何主持修建未央宫、长乐宫。】
【张骞出使西域以长安为起点,开辟丝绸之路。】
【唐代定都长安, 长安达到巅峰,是所有人心中的诗中圣地!】
【是王维诗里“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来朝之盛况的长安。】
【是孟郊诗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似锦繁花与意气风发的长安。】
【是李白诗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民生百态与相思的长安。】
【是辛弃疾诗里“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故国之思的长安。】
【是黄巢诗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颠倒乾坤的长安。】
【也是韦庄诗里“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废墟里的长安。】
【更是贾岛诗里“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回忆里的长安。】
【从孟郊看尽的繁花,到贾岛飘零的落叶。】
【诗词中的长安始终交织着极致辉煌与深沉幻灭,成为华夏文明的精神故乡!】
【长安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承载王朝兴衰、理想的文化符号。】
【华夏文明在,诗在,长安就永远在!】
就像人有三种死亡。
1首先是生理层面死亡,即呼吸停止和心脏不再跳动,这是肉体上的终结。
2其次是社会层面死亡,这发生在你的葬礼上,当亲友和社会人士出席仪式,表达对你的哀思和告别, 你将远去!
3最后是精神层面的死亡,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世,这世界上不再有人认识、了解你,你将真正的彻底消失。
城市也是这样,有这三种死亡。
长安不但没经历这三种死亡,只是改了个名字。
哪怕外星人把长安抹去,经历了前两种死亡也没关系。
长安在第三个层面,永远不会死亡!
天幕弹幕里也是感慨万千:
《朱阁可倾,诗魂不灭!》
《符号有超越地理的永恒性。》
《长安早己超越地理概念,成为诗词铸就的精神图腾》
《文化自信不必执着旧称。》】
长孙皇后指着天幕,对李世民道:"二郎,后世人说的三种死亡,让人感慨万千,我们的长安永远不会死亡。”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是啊,我们的长安永远在。”随后,他想起了什么,一时神情淡了下来。
不知道后世,是怎么看待玄武门之变的。
安史之乱时期,蜀中。
唐玄宗李隆基与李亨呆呆地看着天幕,绝望道:
“天幕大人,别说了,长安都被叛军抢走了。”
“父皇、爷爷与老祖宗们,他们一定也在看天幕,他们会怎么看我们父子?”
“会骂我们废物吗?”
杜甫看着天幕,突然泪流满面感慨道:
“国破山河在!”
“我想看看后世子孙有多争气。”
“是否把我们丢的东西,拿回来。”
各朝各代的人,也议论纷纷。
“天幕上说的三种死亡,太有道理了。”
“说的好,长安永远在!”
“后世的诗人,诗写的太好了。”
“黄巢的诗是什么意思?这个后世之人干了什么事?”
“韦庄诗里太恐怖了,是真的吗?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黄巢干的好,让那些世家欺压我们。”
......
【俗话说,物极必反。】
【随着自然气候的剧变、生态崩溃、南北重心交接、森林的毁灭、水资源的锐减,还有军事与政治的动荡。】
【长安这个辉煌的十三朝古都,迎来千年失落期!】
【长安后面没落到什么地步? 】
【皇帝饿到去洛阳就食,而且是很多个皇帝要去洛阳就食......】
【当然,之前也有皇帝因为天灾跑洛阳就食,但双方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