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3807章

第3807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800
更新时间:
2025-04-25

殊化,一方面花大钱进行电力投资,另一方面努力降低电价让社会降低利用成本。
  很多同志不理解,觉得电价不涨也就是了,在成本提高的前提下,怎么还能不断降价呢?
  过很多年回过头来看,幸亏当初持续不断降价,终于使电力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大发展。
  这算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结合最典型的例子,只有市场经济一定会顺加作价,推广缓慢,竭尽全力等待回本。
  但在国家发改委、电力工业部统一宏观调控下,我们负债经营、亏本经营,先让利给群众和企业,扶持其他产业发展。
  等普及到一定程度再慢慢收窄亏损,资本主义没人干这种事,他们的电网很多都是以州、省为单位,独立运作,波动频繁,社会主义才能搞全国一盘棋的宏观调控与价格补贴……
  国家发改委通过电力补贴社会与苏联计委通过日用品补贴群众都算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但以我看来,前者是良性的,后者就不太妙。
  到底是什么重大差别使明明差不多的思路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目前我只有感性认识,还得再努力消化、学习……
  以前我很担心美元债务如何偿还,这次冲突结束、中美协议一签署就不担心了,甚至觉得当初应该再多借点。”
  主席笑了起来,对这次考察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为什么60万平方公里的西洋只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瓜港三分之一的投入强度?说到底还是回报率的问题!
  西洋回报率明显不如瓜港,按局部工业化方针,必然优先给瓜港提供资源。听起来很残酷,但这是现实,没有办法。
  真要较劲,西藏投资强度还要低!
  中央投资公平性是很大课题,取决于按什么思路来评判,到底是面积公平、人均公平还是投资回报率公平?
  很显然,斯小林走的是回报率公平路子!就是他强调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聊了半个多小时,主席对瓜港工业化有了初步了解,打算明后天深入看一看。
  恰好大家衣服也买好了,主席乐呵呵地让人付了钱,继续向前进。
  前面一片娱乐业,弹子房、台球室、电子游戏机厅、保龄球馆、夜总会、舞厅比比皆是,甚至还放着音乐,看上去颇为鱼龙混杂,汪东兴很皱眉,最终什么也没说,只紧紧把主席保护住。
  张玉凤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好多东西在北京城都没见过,尤其舞厅,总感觉有旧社会那些不正经的靡靡之音在。
  不多时,她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地问谢静宜:“谢秘书,录像厅指的又是啥?”
  谢静宜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仔细观摩了海报广告,直觉告诉她这应该是看“小电影”的地方,问题是都有了剧院和电影院,冒出个录像厅啥意思?
  萧劲光感慨不已:“这里的人脑子真当活络……去年国庆后,新款录像机才正式上市,短短半年,居然已在瓜港开录像厅并用来赚钱了?”
  朱镕基道:“这录像厅我有印象,是一个香港来的老板投资的,开业才不到2个月,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经管委会特批,大部分是香港、星洲、美国、英国的片子,另外就是国内的片子。
  据说分别找人俄语配音或者有中文字幕了,老实说对话效果很一般,但架不住看的人多。
  你们看,成群结队的苏联人!”

第404章:展望(8)
  根据朱镕基介绍,录像厅消费群体基本属于中、苏各半,其他人口微乎其微。
  而苏联人来看的主要是美国片、英国片,偶尔看点香港片与星洲片,内地国产片消费量不大。
  这里有特殊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管制因素。
  苏联基本不放映英美电影的,中国、东欧电影有几部,但数量很少,总体以本国为主。
  一方面进口外国电影需要花费外汇并承认版权,莫斯科舍不得这么搞;搞另一方面,在苏共宣传部把控下,对意识形态严防死守,西方电影被视为洪水猛兽一律封杀。
  《愤怒的葡萄》是为数不多在苏联公开上映过的美国电影,因为反映了经济大萧条下美国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并为之反抗的故事,具有比较正面的刺激宣传作用,可衬托出苏维埃伟大。
  这部片子后来又被撤影,原因很多。
  一是审查官们发现,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即使一贫如洗的主人公一家也能拥有一辆卡车,这是苏联农民根本无法想象的。
  就好比当初苏联进攻波兰,士兵们此前接受的宣传是波兰农民在帝国主义压榨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实际上冲进去后发现,波兰农民比苏联农民日子好得多,物资也丰富,很多基层官兵当场破防。
  二则是在乌克兰遭到了强烈不满。
  影片播放的30年代,正是乌克兰大饥荒时代,美国当然很惨,但斯大林利用乌克兰粮食出口筹集工业化资金并造成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难道不惨么?对比后只是更惨!
  美国农民还能反抗,乌克兰农民怎么反抗?尤其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后,斯大林针对乌克兰的政策被越来越多人知道,也变得越来越难以容忍。
  为什么乌克兰派能牢牢掌握苏共高层,不是没人提过意见,但乌克兰派只要把“大饥荒”一摆,立即获得了显著的道德优势:别忘了,你们俄罗斯工业化可是靠我们乌克兰死了上千万人口才换回来的!
  为什么要把乌东地区包括克里木半岛划给乌克兰,也是为拉拢、弥补这一切。
  中国就不存在这个情况。
  除朝鲜战争时期一度压缩美国片子外,其他英法德片子都能正常流入,后来美国片、日本片也能在广电审核后流入,中国属于相当大的市场,而且承认版权。
  中国老百姓都知道欧美发达的种种,中国政府自己也承认,只是强调要追赶,那没啥好耿耿于怀的,各路电影都能在广电审核后通过流程正常上映。
  以上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事实上苏联都有内部片场,限定级别给高级干部看,斯大林本人就很喜欢看外国电影,经常把政治局伙伴们召集起来放到天亮。
  有些配过音,有些是没配音靠别人解释,但都无妨他的雅兴。
  中国自然也有内部场,最典型就是电影点映场和中央新村的闭路电视系统,总体而言,内部场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只是提前观看,不属于保密范畴。
  林冠华安排蓝萍管理广电,就是要破除这个问题,能够让社会正视现实并了解国外。
  苏联人起初不知道,后来发现瓜港电影院居然能看美国片,激动坏了,碰到上映美国片的日子就成群结队过来看,也不管能不能懂中文配音,囫囵吞枣看个爽快。
  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秘密:想看电影去瓜港,团结港的苏联电影院鬼都不碰!
  鉴于苏联消费力如此旺盛,瓜港院线系统向广电打报告,意思能不能安排人员给美国片、英国片配俄语,以便更好赚钱。
  单独给瓜港一地搞专属配音,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