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77章

第77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44
更新时间:
2025-04-25

一个,美国人或许不介意,但标2000就没人接手了……就算卖200颗也不过4万美元,这还不如多卖2万双袜子干脆呢。
  若是卖10万颗搞2000万美元,那就量变引起质变,足够美军把航空雷达好好更新一遍了!
  他也不用全换,只要关键部位换小型化电子管,对应战斗力就会往上蹿一大截!再退一步说,如果给这么多实物,他拿去逆向仿制、山寨一番,只怕2年后更加铺天盖地。”
  陈副总理一阵抽风似地牙疼,他相信这玩意卖10万颗不成问题,绝对有市场、有销路,但正如林冠华所说,真出手10万颗,2年后打起仗来那就要命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主席缓缓开口:“小林,你刚才说的东西,我倒觉得不妨卖一小批给苏联,这么做有三个好处:
  第一,苏联毕竟是社会主义老大哥,面对美国暂时处于技术劣势,我们给他一点先进的东西,有利于增强他的力量,增强与帝国主义抗衡的积极力量;
  第二,我们目前有求于苏联的地方很多,贷款、军火、技术、工业,几乎全方位都依赖苏联帮忙,而我们能给予的只有农产品和一点橡胶,朋友之间有来有往才是正理,一味索求只能惹人厌烦;
  第三,目前少奇同志还在苏联谈判,有好多东西谈不下来,这个小型化电子管拿出去,我认为可以增强我们的分量和谈判筹码,4万也好,40万也罢,价钱还在其次,能让莫斯科在关键问题上松口,我觉得就是胜利。
  我们当然要算经济账,但有时候更要算政治账!”
  几个领导相互看了看,大体觉得这意见不错:卖了美国人硅片,现在卖苏联人小型化电子管,也算把科技力量拉平了。如能切实改善中苏谈判中本国地位,绝对比40万美元重要得多。
  会议很快确定下来,派遣人员向苏联输出100个小型管作为试探,来源就说是情报员从美国搞到手的,若反响良好,莫斯科进一步示好,那后续再多给几批,如莫斯科很冷淡,那就到此为止。
  这时候总理开口道:“前两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大使来找我,说看到了国产化青霉素成功的消息,很为我们高兴,也实地去医院配置青霉素并使用了,效果良好,两国政府希望能实现易货贸易或干脆进行技术授权。
  我当即表态说基本可以满足,向中央汇报后再讨论合作模式,但在我内心深处是希望实现充分技术合作的。
  小林同志提交的156项目清单我看过,捷克援建了发电厂,波兰援建了糖厂,虽然156整体规划还定不下来,但我考虑是不是能以这两个项目为突破口,先动一步呢?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陈副总理忙道:“总理的意见我完全赞同,无论电厂还是糖厂都是目前急需,特别是糖厂,如能加快生产,那进口糖消耗的外汇可进一步减少。
  上周开农业会议时,我和东北局、西南局的同志沟通,要求这个年度东北、内蒙的甜菜种植面积至少要扩大50万亩;广西、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至少要扩大200万亩。”
  聂总长道:“糖料供应扩大也是军委高度关注的事项。目前后勤部在尝试制作压缩饼干,进展顺利,奶粉、棕榈油已通过华侨易货贸易的形式搞到了一批,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糖料是其中关键一环,目前国内市场供应不足,如再花外汇去买,我觉得得不偿失,最好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缺口!如果种植面积扩大、制糖厂加速落地,那后勤保障就更有把握了。”
  主席拍板道:“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就由总理牵头,请波兰、捷克两国尽快帮我们援建工厂,生物所把掌握的全套青霉素国产化技术予以输出,不要保留,考虑到技术与工厂援建存在价值差额,后续我们用一批实物和农产品抵扣吧。”

第12章:海军谈判
  主席拍板后,今天会议只剩下最后一个议题:对英、对苏采购问题!
  “有关德械采购的完整协议已正式签署,第一批货已启运,第二批货预计下周启运,第三、四批货物,将在三月份时陆续启运。”
  总理不疾不徐道,“关于军舰购买,英国人原则首肯,也推荐了些军舰让代表团实地考察、观摩,但与我们估计的还有部分差距,同时在购买的技术细节、名单确定、支付方式、款项结算等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尚未正式展开深入谈判,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谓分歧,当然不是指英国人竭力推销好军舰,而新中国只想买差军舰。恰恰相反,代表团一上来就按国内指示和路上商议的思路,给了英国人大致参考清单。
  如此直接的请求反而让英国人绷不住,因为实在有些敏感,比如中方想购买1949年刚刚退役的伦敦级4号舰什罗普郡号,高层还没想好怎么答复。
  说允许吧,这么大威力的条约型重巡洋舰卖出去会不会破坏远东有关战略平衡?
  说不许吧,军舰都已退役除籍了,不就等后续发卖么?为什么不趁中国人渴望之际而卖个好价钱?
  由此产生一连串问题,这样一艘退役除籍的军舰如送到远东,该怎么和官兵们解释:重新启用?另有任务?亦或直接出售给香港船厂?反正不可能堂而皇之宣布出售给共产党中国,那非引起轩然大波不可。
  因陈绍宽提到了伦敦级,又有人给外交大臣出馊主意,建议把紫石英事件里被三野一顿乱拳招呼、伤痕累累但未触及核心区的伦敦号卖给中国人,算一了百了。
  这就引起外交系统反感:你们不是诚心做生意,这是在拆台!现在北京正在清退外国驻军与兵营,因与我们有特殊合作,所以大不列颠的权益无人触碰,按你们这样搞,迟早让共产党发火掀桌子!其他生意还做不做了?
  藏着掖着或坑蒙拐骗也不行,陈绍宽是海军行家,还当过海军总司令,只要登上军舰多了解一番,好坏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现役海军部技术专家、巡洋舰舰长的资历远没这么深,陈将军能完整地用英文说出一战前后到间战时期的海军技术变革路线,能对30年前皇家海军的主力舰如数家珍,你能么?
  当初和他相熟,不过是驱逐舰舰长的约翰·托维都已是海军元帅光荣退役了,让一班小字辈在一位熟悉大不列颠海军传统的资深行家面前瞎扯淡,那不丢纳尔逊的脸么?
  外交人员为国家利益可无所不用其极,海军尤其是最讲究论资排辈、历史传承的皇家海军可不敢这么干!
  现在满世界都知道美国海军厉害,把皇家海军当废物,忽然有个高度欣赏皇家海军的老前辈来访,大家一起坐下来喝下午茶,一起愉快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纵横四海”的光辉业绩不香么?哪有兴趣故意骗人?
  于是乎,将近半个月里的谈判气氛很奇怪,英国自身海军系统、财政系统、外交系统互相扯皮,始终没有明确思路,而中国代表团就利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