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些都是美援物资而不知道被谁倒卖出去了,反正部队几乎没有,后来他被逼急了,让宪兵队直接查处没收,回头马上有电报弹劾他通共!”
“当然也有部分人浑水摸鱼、避重就轻,不管好坏都把责任往上推,但至少不是刚进功德林那会硬着头皮一言不发了。”
功德林名单上起初只有总指挥,不设副总指挥,就是防止政出多门,杜聿明实际指挥过东北、淮海,所以他出任总指挥大家都服气。
众人随后公推王耀武和李仙洲搭档参谋总长、次长,觉得他两在山东就搭档,应该熟悉,再说王耀武为人谦和,和各方面关系好,李仙洲也算讲义气,这样的人才能当参谋总长、次长。
但因莱芜战役一节,王耀武一直看李仙洲不顺眼,哼哼唧唧不满意,最后临时调整,李仙洲协助杜聿明,增加副总指挥头衔,杜聿明的老部下、原49军中将军长郑庭笈担任参谋次长协助王耀武。
等到分设防务司令时,有几个刺头叫嚣说依然称剿总司令部,但大部分学员觉得不妥,改为中性的防务司令部。
主席笑道:“这就很好嘛,说明思维、意识在慢慢转变过来,对他们改造要有过程,不可能昨天还是你死我活的战犯,今天就变成有高度觉悟的共产党了。”
范汉杰被廖耀湘坑怕了,说什么也不肯和他一起搭档,想当舟山防务总司令独当一面,但动作慢了,没能抢过陈长捷,又不愿意去当“参谋次长”协调各方面关系,只好“屈就”澎湖防务司令,但明确要求不受岛内辖制,独立作战,说白了就是不想听廖耀湘指挥!
杜聿明安抚他,给他加了台湾防务副总司令的兼职,还特意用括弧备注独立。
几个书记哈哈大笑:王耀武前脚刚说精诚团结,后脚范汉杰和廖耀湘就闹成这样,简直就是笑话!
聂总长摇头道:“国民党这内讧的脾气啊,到功德林都改不了,听说已闹过好几场了……军人骂特务,特务骂党务,中央军骂地方杂牌军!”
“咦,黄维居然没当个防务司令?”
“黄维说对当司令没兴趣兴,还是给他带个兵团拉倒!派哪里都行,但不要杂牌军!杨柏涛、邱行湘都愿意跟着他当军长!”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怎么康泽连啥都没混上?他不是觉得自己资格最老、地位最高嘛?是不是他比较顽固,你们不同意?”
功德林改造时,劳动强度很小,但对学习抓得很紧。
小组学习的主要材料是看报纸。康泽在学习中很少发言,即使发言也不谈真实思想,而照着报纸读。他读报声音又特别小,别人听不清,就请他读大声点。
这却触怒了他,他没好气地对人大吼:“你高兴听就听,不高兴听就不听!”
平时,康泽常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往,也很少跟人说话,管教干部对他的评价是:“三天只说两句话……学习落后者,康泽也!”
那天邱行湘揍他,现场人都看见了,却没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聂总长笑道:“康泽其实也跃跃欲试,又觉自己资格老,受杜聿明管辖不甘心,希望能当战场总巡视或总后勤,意思想当钦差大臣……但是吧,不管前面那些总司令、总长、次长、兵团司令彼此间有啥矛盾,一听康泽要来,都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不同意!说他来了不用打,肯定输!”
最后康泽分管什么呢?
中央社(黑板报)。
即由他负责专门搞宣传,吹牛逼!吹歼敌过亿、转进台湾的光辉历史及通报双方战况。
朱老总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从昨天上午开始,功德林已开始在搞沙盘、做模型了,一个个很认真,稍微有点差错就返工,我们的同志去看了,说毕竟是黄埔和国防大学出来的,基本功挺扎实,那沙盘做的比军委这里的要好看、准确!”
聂总长道,“我派了几个年轻参谋去功德林打打下手、偷点拳头,学员们也没啥意见,反而很热情地手把手传授、很期待后面的兵棋推演……”
主席狠狠吸了口芙蓉王,觉得这烟也挺不错,不比上次那90块的中华差多少,然后道:“功德林重视,我们也要再讨论讨论,目前局势该怎么办。”
围绕后续军事行动如何推进,中央其实一直有分歧。
一部分意见是,就按照历史那么打,先打海南,反正没军舰、没额外援助,韩先楚也把海南岛给打下来了!
还有意见是,同意打海南,但建议用新装备和战术打,为台湾战役积累经验。
这里有两个修正:
一是林冠华给予了海南战役总过程的全面参考资料,大家看后希望这次有所改进,强烈压缩战役时间,历史上海南战役从3月5日打到5月1日,足足两个月,变数不小,这次希望优化。
二是希望尽可能把敌军全留在海南消灭,不要再转去台湾,给后续台湾战役增加压力,要达成该目标,压缩时间势在必然。
另外,中央还收到了一个比较激进的建议:不打海南,直接打台湾!
不打海南打台湾的问题就更多。
首先是中英关于军舰的谈判还在交涉中,本来预期2月份上旬谈妥,3月上旬发货,4月底前抵达广州,这样经过紧急训练,在5-6月可发起台湾战役。
现在2月上旬已过完了,中方代表团刚交了购舰清单,英国人还在逐项审议,甚至都没谈到具体价格,从时间进度看,3月都不一定能完成谈判,所以时间必须推迟。
其次是军委经过反复讨论,大多数人认为这样打不妥,变数很大。
倘若台湾战役中常凯申孤注一掷,把海南、舟山的兵力全抽回去,那登陆部队有可能腹背受敌,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万一美国人介入呢?
再次是海军方面认为,新军舰只用一个多月进行熟悉是不够的,更别说还要打仗,就算有了英国军舰,如果第一场就是硬仗,搞不好经验不足很被动,最最起码要3个月准备,即4月底到货接收,推迟到7-8月发起才有把握。
现在4月底拿不到军舰,战役时间就更紧张了。
中央多次开会讨论,最后定下策略:海南战役按预定计划推进,台湾战役继续研究,购舰抓紧谈判,与此同时增设蓝军参谋部,模拟兵棋推演。
如果没有这种明确的态度,光陈赓一人怎么可能贸然去功德林部署如此敏感的工作?
这两天海军方面有人提出比较特殊的提议,先打舟山!
一是舟山本岛离大陆近,比海南、金门、台湾都近,登步战役虽然失利,但解放军控制的桃花岛离舟山本岛不到2公里,兵力也够;
二是上海防空作战胜利后,舟山国党空军元气大伤,而我军新装备即将投入使用,可先试验下新装备好使不好使……
第20章:新装备
主席沉吟道:“海军有什么新装备?不是说从美国买的船还没到么?”
“西安号、长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