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脉双星录
道脉双星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道脉双星录 > 第六十四章 情丝引·指尖相缠化妖核

第六十四章 情丝引·指尖相缠化妖核

加入书架
书名:
道脉双星录
作者:
房三善
本章字数:
5084
更新时间:
2025-06-09

茅山后山的雾岚在卯时三刻凝成霜花,苏挽月指尖抚过青石壁上的焦痕——三日前狐妖渡劫时留下的爪印里,此刻正渗出墨色脓液,混着腐叶气息在晨露中蒸腾。她腰间银香囊突然发烫,《黄庭经》经文在囊面浮现,映出不远处枯枝上悬着的肉瘤状物体:灰紫色表皮下翻涌着红丝,像颗被揉碎的心脏。

“是嫉妒核具象化了。”张承枢的桃木剑横在胸前,二十西节气纹路映着妖核微光,“和第六十一章那只狐妖吞的是同一种?”他袖口北斗罡星纹无风自动,阳平治都功印在腰侧震出青雷,却见妖核表面泛起水波纹,将雷光尽数吸纳。

苏挽月忽然按住他握剑的手,触感透过道袍袖口传来,比想象中更温热。她指尖在他掌心轻轻一划,五帝冠形玉簪的银光便顺着相触处蔓延:“别用雷火,这核以七情浊气为食。”识海深处,《大洞真经》残卷浮现出“情丝缠魂”的隐晦批注,那是她昨夜在静室观想时,忽然从残页裂隙中渗出的字迹。

妖核突然发出尖啸,红丝化作万千细针射来。张承枢本能地掐出“驱邪诀”,却觉掌心被苏挽月握得更紧,她的声音混着叩齿声在耳畔响起:“观想‘心主神’之象,随我引神府白气——”他睁眼望去,只见苏挽月发间玉簪亮起五方五帝之光,而自己袖中符纸竟无风自动,在两人相触的指尖凝聚成半透明的丝线。

“这是……”张承枢喉间发紧,想起五日前在戏台巷,苏挽月为他挡住九婴分魂时,掌心也是这般暖融。符纸丝线缠绕着红丝细针,却非他熟悉的雷火之力,而是混着月白色的内炁,像极了苏挽月存神时周身萦绕的太素白气。

“情丝引,需以心为结。”苏挽月闭眼催动徊风混合诀,识海中山桃香突然涌来——那是第五十三章民女递来的香囊气息,此刻却与张承枢朱砂误绘的相思纹重叠。她指尖在他掌心画出“心”字讳纹,银白丝线应声化作同心结,将妖核表面的红丝逐一捆缚。

妖核发出不甘的尖鸣,灰紫色表皮裂开,露出内里蜷缩的狐妖本体。小狐妖颈间还挂着半枚碎玉,正是五日前张承枢在山桃林捡到的、刻着“忘”字的定情信物。苏挽月心中一凛,想起上清禁术记载:“嫉妒核生于痴男怨女执念,吞之者必受情丝反噬。”

“承枢,”她忽然睁眼,眸中倒映着张承枢眉间细汗,“用你的‘符心合一’,我引动它记忆里的善念。”两人指尖相缠的丝线突然亮起双色微光,青雷与白气交织成北斗与三垣的星图——这是他们首次不以符箓或存神术为媒介,仅凭掌心相触的温度催动法力。

张承枢忽然想起十岁那年,父亲在雷池边教他画第一张飞符:“符成与否,不在笔墨,在你是否真的想救那孩子。”此刻掌心传来的苏挽月的脉搏,比任何存神境都更清晰。他松开剑柄,任由桃木剑垂落,另一只手翻掌扣住苏挽月的指尖,将五气朝元的内炁顺着情丝缓缓输送:“我信你。”

这句话像钥匙叩开识海大门,苏挽月只觉神府震动,万千白气化作蝴蝶飞出。她观想的“心神丹元君”形象首次不再是古籍中的威严神祇,而是张承枢持符踏罡时的侧影——剑眉微蹙,唇角因专注而紧抿,道袍在风中翻卷如振翅。

“去!”她指尖轻弹,情丝所化的同心结骤然膨胀,裹住妖核与狐妖本体。张承枢同时低喝:“天清地宁,心诚则灵!”阳平治都功印上的青龙突然昂首,龙目映着苏挽月发间五帝冠的光芒,两道法器之炁顺着情丝汇入,将灰紫色妖核灼烧成透明。

狐妖在光茧中发出幼兽般的呜咽,颈间碎玉“当啷”落地。苏挽月趁势观想“太一救苦天尊”圣象,却发现天尊衣袂竟染上了张承枢道袍的青黑色。光茧内,嫉妒核化作点点荧光,其中最明亮的两簇,分明是一青一白两道人影,正隔着荧光相望。

“成了!”张承枢忽然轻笑,指腹着苏挽月掌心因施术而泛起的薄红,“原来不用符纸咒语,只凭这点情丝,也能化妖核。”他忽然想起第五十九章用科仪格式写的情书,此刻掌心相缠的温度,比任何符箓上的朱砂都更滚烫。

苏挽月垂眸避开他的目光,却见光茧中飞出的荧光,正自动在两人相触的指尖编织成新的符纹——那是融合了北斗罡星与三景存思的奇异纹路,像极了第六十八章将现的道脉星官雏形。她忽然意识到,上清派的“存神合道”与天师道的“符心合一”,此刻正借着这缕情丝,在他们掌心完成了真正的融合。

狐妖从光茧中跌落,化作巴掌大的雪白幼狐,歪头舔舐两人脚边的碎玉。张承枢弯腰捡起碎玉,发现背面新刻了行小字:“情丝非劫,是为道桥”——正是《九婴劫异录》残页中,上代双星决裂前留下的最后批注。

山风掠过松林,苏挽月忽然想起在静室血书情诗的那夜,指尖血滴激活的陶祖批注。原来所谓“情丝入道心”,从来不是道心的阻碍,而是让体用二道真正交融的引信。她望着张承枢掌心与自己交缠的情丝,忽然发现那丝线上竟流转着细碎的星芒,与腰间五帝冠簪头的微光遥相呼应。

“苏仙子,”张承枢忽然轻声唤她,语气比任何时候都要柔和,“方才在存神境,我看见你的心神像……”他耳尖微烫,终究没说出口——那尊心神像,分明是他无数次在符纸火光中,偷偷望见过的、苏挽月闭目存思时的模样。

幼狐突然发出一声轻啼,蹦跳着消失在雾岚中。苏挽月松开手,却发现指尖情丝虽断,掌心却留下了淡金色的符纹,与张承枢腕间的阳平印纹隐隐相契。她忽然想起师父曾说“情丝最是伤人”,此刻却觉得,这缕情丝分明是从道心深处生长出来的桥梁,让她终于明白,为何上代双星会在决裂前,留下“情丝为引”的批注。

“走吧,”张承枢重新握住桃木剑,剑穗上不知何时缠了根苏挽月的发丝,“去道盟查查这‘情丝引’的来历。”他转身时,道袍袖口的北斗纹与苏挽月衣摆的月华纹在晨光中交叠,仿佛预示着某种古老的道脉,正借着这缕情丝,在他们掌心重新编织。

雾岚渐散,后山的野花在晨露中绽放。苏挽月望着张承枢的背影,忽然伸手按住自己心口——那里,本该清冷的神府,此刻像盛了半盏温茶,暖融的气息顺着指尖相缠过的痕迹,流向西肢百骸。原来所谓道心与凡心的初撞,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抉择,而是像此刻掌心残留的温度,让她终于懂得,为何《大洞真经》残页会在情丝涌动时,显露出“情即道之芽”的真意。

远处,阳平治都功印与五帝冠簪头同时发出微光,两道法器之炁在空中交织成蝶,追逐着那缕尚未散尽的情丝。苏挽月忽然轻笑,指尖划过腰间银香囊,《黄庭经》经文在阳光下闪烁——原来这世间最灵验的符箓,从来不是朱砂黄纸,而是当你愿意为某个人敞开心神时,从道心深处生长出的、那缕名为“情丝”的引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