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瞻基凭借着“仙粮”土豆和“千里眼”望远镜这两项“黑科技”,在汉王大营乃至整个北京边关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之后,他感觉自己的“腰杆子”……似乎也比以前硬了那么一丢丢。
至少,他那个便宜二叔汉王朱高煦,现在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给他穿小鞋了,军营里的那些糙汉子们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看傻子”变成了现在的“看神仙”(虽然在他自己看来,他更像是个被逼上梁山的“倒霉蛋”)。
就连系统发布的那个坑爹的【新手上路大礼包专属任务】,也因为他“意外”地获得了朱高煦的“初步信任”(虽然这种信任更多的是建立在“利用价值”和“相互忌惮”的基础上),而宣告圆满完成,让他白嫖了不少摸鱼点数和一套虽然名字不雅但据说能“保命”的“王八拳精通”。
总而言之,朱瞻基感觉自己这段时间的“北京发配之旅”,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也算是……小有成就,渐入佳境了。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在北京边关开启一段全新的“种田、发明、顺便刷刷声望”的“休闲(摸鱼)”生活模式时,一封来自南京的“家书”,却像一盆冷水,将他从美好的幻想中浇醒了。
送信来的,是东宫派出的心腹内侍,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显然是有什么要紧事。
朱瞻基接过那封略显厚重的家书,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在帐篷里,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
信是太子朱高炽亲笔所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为人父的担忧和关切。
信的开头,自然是例行公事般的嘘寒问暖,问他在北京的生活是否习惯,身体是否安康,有没有按时吃药,有没有受什么委屈之类的。
朱瞻基看着这些熟悉的字迹和关切的问候,心中不由得一暖。
他知道,在这个冰冷而陌生的时代,他这位老实巴交的胖爹,是真心实意地疼爱着他这个“不省心”的儿子的。
然而,当他继续往下看时,脸上的表情却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朱高炽在信中提到,他己经听说了朱瞻基在北京的种种“事迹”,包括他种出“仙粮”、发明“千里镜”、以及在几次小规模冲突中“立下战功”的事情。
对此,朱高炽表示“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儿子似乎……真的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装病摸鱼的“废物”了。
担忧的是,儿子这般“锋芒毕露”,会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尤其是……来自他那个二弟汉王朱高煦的麻烦。
朱高炽在信中千叮咛万嘱咐,让朱瞻基在北京务必“谨言慎行,藏锋守拙,切莫与汉王发生正面冲突,万事以保全自身为要”。
他还特意提到,汉王朱高煦此人,“素有野心,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朱瞻基务必……小心提防,不可轻信。
朱瞻基看着这些语重心长的叮嘱,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知道,老爹这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着他这个儿子。
然而,有些事情,岂是“小心提防”就能避免的?
他那个便宜二叔,可是从他一到北京,就没安什么好心啊!
如果不是他凭借着系统外挂和一点小聪明,几次化险为夷,怕是早就……被那老小子给生吞活剥了!
除了对汉王的担忧之外,朱高炽在信中,还隐晦地提到了另一件让朱瞻基更加“头皮发麻”的事情。
那就是……他皇爷爷朱棣的“关注”。
朱高炽在信中写道,皇上朱棣似乎对他这个孙子在北京的“表现”颇为“关注”,不仅多次在朝堂之上询问起他的近况,还……己经派了不止一批“御用”的密探,前来北京“探视”他的情况。
这些密探,名为“探视”,实则……就是监视!
朱瞻基看到这里,额头上不由得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知道,他皇爷爷朱棣,那可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主儿!
那是一位雄才大略、杀伐果断的铁血帝王!他的眼睛,比任何“千里镜”都要锐利,能洞察人心,看透一切虚妄!
自己之前在南京搞的那些“小动作”,比如装病摸鱼啦,沉迷修道啦,鼓捣奇技淫巧啦,或许还能勉强糊弄过去。
但现在,他身在北京,一举一动都在皇爷爷的“密切关注”之下,若是再敢像以前那样“不着调”,怕是……真的要小命不保了!
“我太难了!”朱瞻基放下手中的家书,长长地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头顶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往下落了几分。
他原以为,到了北京,就能“天高皇帝远,摸鱼乐无边”了。
没想到……这边的“水”,比南京还要深!
他那个便宜二叔的野心,就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时刻威胁着他的安全。
而他皇爷爷那深不可测的心思,更是像一张无形的巨网,将他牢牢地困在其中,动弹不得。
“看来,这‘躺平’之路,比我想象中要艰难得多啊!”朱瞻基在心里默默地吐槽道,对自己的未来,又多了几分不确定感。
不过,吐槽归吐槽,日子还是得过下去。
任务,也还是得继续做下去。
毕竟,系统发布的那个“烽火照北京”的主线任务,还悬在那里呢!
而且,一想到那丰厚的任务奖励(尤其是那个神秘图纸和解锁新系统功能),朱瞻基那颗“咸鱼”的心,又忍不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虽然只有三分钟热度)。
“不就是被监视嘛!老子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一心为公(为了更好地摸鱼),兢兢业业(地完成系统任务),总有一天……能让我皇爷爷刮目相看,让我那便宜二叔彻底死心!”
他将那封充满了父爱与压力的家书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了那本《戏说皇孙风流野史(瞻祥秘制版)》。
“还是看看我这憨憨弟弟写的‘英雄事迹’,给自己打打气吧!”
毕竟,在这危机西伏的北京城里,除了系统之外,也就只有这份来自远方亲人的“精神食粮”,能给他带来一丝慰藉和……嗯,莫名的喜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