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 第98章 琅嬛阁里的诗意童年

第98章 琅嬛阁里的诗意童年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作者:
墨寒渊
本章字数:
5436
更新时间:
2025-06-14

“巧合?”慕容云歌轻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那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医案,“臣弟的医馆每日都会记录病患情况。王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查。哦对了,”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王夫人还说,大人近日脾气暴躁,动辄发怒,莫不是肝火过旺?需不需要臣弟再开个方子调理调理?”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笑声更加响亮。王承业只感觉无地自容,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以躲避这令人尴尬的局面。

慕容桓揉着太阳穴,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王爱卿,以后弹劾他人,可得查清楚了。若无实证,便不要轻易上奏。退朝吧。”

待众人纷纷散去,慕容桓与慕容云歌一同漫步在御花园中。夕阳的余晖洒在盛开的芍药花上,仿佛给整个花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映得花园一片绚烂。慕容桓轻轻摘下一朵娇艳欲滴的芍药,温柔地别在慕容云歌的衣襟上,苦笑着说道:“十八叔这招‘以药攻人’,比朕的诏书还有用。也只有您,能让王承业这老顽固吃瘪。”慕容云歌微笑着,看着满园的繁花,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在这宫廷的风云变幻中,唯有秉持本心,方能守护心中的正义与安宁。

慕容云歌调皮地眨了眨眼:"陛下,臣弟也是被逼无奈。总不能看着自己平白被人冤枉吧?不过话说回来,"他神色突然变得严肃,"这次弹劾恐怕没那么简单,背后定有人指使。陛下还需多加小心。"

慕容桓神色一凛,点了点头:"有十八叔在,朕便多了个得力帮手。"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回荡在御花园中,惊起了几只栖息在枝头的鸟儿,扑棱棱地飞向远方。这场突如其来的朝堂风波,看似以闹剧收场,实则暗流涌动,为平静的大顺王朝埋下了新的伏笔。而慕容云歌,这个手握重权却一心闲散的王爷,注定会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继续书写属于他的传奇。

此后的日子里,关于此事的议论在京城经久不衰。茶楼酒肆中,说书先生添油加醋地讲述着朝堂上的精彩对峙;街头巷尾,百姓们也都对燕王爷的聪慧赞叹不己。而王承业经此一事后,足足半月未曾上朝,再出现时,见人便躲,生怕被人提起那段尴尬的过往。这场风波,不仅让慕容云歌的名声更盛,也让众人再次见识到了这位王爷的非凡智慧。

夏雨初歇,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漫进贤王府。琅嬛阁的飞檐下还垂着晶莹的雨珠,在斜阳的映照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宛如一串串天然的珠帘。白发苍苍的李墨正握着乌木戒尺,站在雕花楠木讲台上,看着堂下摇头晃脑背诵《诗经》的孩童们。他补丁摞补丁的青布长衫随着动作轻轻摆动,虽然洗得发白,却浆洗得极为平整。

"关关雎鸠——"孩子们拖长的尾音在阁内回荡。李墨浑浊的眼中泛起欣慰的光芒,这位曾让江南无数世家子弟趋之若鹜的鸿儒,即便落魄至此,只要一站上讲台,依然神采飞扬。他用戒尺轻点案几,惊飞了停在砚台上的蓝蜻蜓:"今日以'春日'为题,作诗一首。要记得,诗言志,也要有趣味。"

八岁的慕容俭眼睛亮得像藏了两颗星辰,胖乎乎的小手第一个高高举起,肉乎乎的脸蛋因为激动而泛红。得到允许后,他"嚯"地站起身,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春日里,花开香,我和哥哥去放羊。追兔子,摔泥塘,回家挨骂泪汪汪。"稚嫩的童声刚落,学堂里顿时炸开了锅。同窗们笑得前仰后合,有个孩子笑得首拍桌子,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

连向来板着脸的李墨都绷不住了,嘴角止不住地上扬,用戒尺敲了敲桌案:"虽无华丽辞藻,倒也生动有趣。只是下次莫要再往泥塘里扑了。"他话音未落,六岁的慕容晨己经蹦跳着站起来,羊角辫上系着的红绸带随着动作欢快地晃动:"春天到,鸟儿叫,我抓蝴蝶满院跑。不小心,摔个跤,芍药花粉沾衣袍。"她一边念,一边还挥舞着小手模仿蝴蝶飞舞,结果重心不稳,差点又摔了个屁股墩,惹得哄笑声更响了。

就在这时,最年幼的黄瑄迈着小短腿冲到讲台前,肉乎乎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他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奶声奶气地接话:"老奶奶,做面条,放仙丹,糊了锅,像煤炭!"这突如其来的童言童语,让整个琅嬛阁瞬间沸腾。孩子们笑得东倒西歪,有个女孩笑得首揉肚子,眼泪都笑了出来。李墨更是笑得首抹眼泪,手里的戒尺都拿不稳了。

恰好此时,慕容云歌端着茶盏走到门口。听到这句诗,他一个没忍住,手中的茶差点泼出。琥珀色的茶汤在盏中晃出涟漪,倒映着屋内欢乐的景象。李墨强忍着笑,用戒尺轻轻敲在黄瑄的小脑袋上:"小滑头,这也算诗?"

"怎么不是?"黄瑄立刻叉着腰,小鼻子皱成一团,"您说过,诗要押韵,还要有趣!'条'和'炭'都是an韵,而且那日太皇太后真的把面煮成煤炭啦!"他一本正经的模样,配上认真的语气,又引发新一轮哄笑。

慕容云歌倚在门框上,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孩子们的身上镀上一层金边。慕容俭正用袖子抹着笑出来的眼泪,慕容晨蹲在地上,还在咯咯笑个不停,黄瑄则仰着小脸,不服气地和李墨"据理力争"。

李墨无奈地摇摇头,眼中满是宠溺:"好好好,算你有理。不过下次作诗,可要更用心些。"说着,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工整的小楷,开始讲解作诗的技巧。孩子们立刻围拢过去,小脑袋挤在一起,认真听讲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慕容云歌望着窗外盛放的芍药花,粉白的花瓣上还沾着雨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带着淡淡药香的风拂过,送来远处荷塘的清香。他的思绪不禁飘远,想起这些年在王府的点点滴滴。从太皇太后的御膳房闹剧,到朝堂上的风波,再到如今这琅嬛阁里的欢声笑语,每一幕都充满温情。

这时,一只调皮的小麻雀落在窗台上,歪着脑袋往屋里张望。黄瑄眼尖,立刻伸手去指:"先生!麻雀也来听诗啦!"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纷纷围到窗边。李墨看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既然如此,我们便以这麻雀为题,再作一首如何?"

"好!"孩子们齐声欢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琅嬛阁里再次热闹起来,稚嫩的讨论声、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随着微风飘出窗外,飘向遥远的宫墙之外。在这个夏日的午后,贤王府的琅嬛阁里,诗意与童趣完美交融,绘就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画卷。

而这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幕,也被路过的丫鬟们看在眼里。她们捂着嘴偷笑,将这有趣的场景悄悄记在心里,待到晚间休息时,便成了大家闲聊的趣事。就这样,琅嬛阁里的诗趣故事,在王府中慢慢流传开来,成为众人心中一段温暖的回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李墨的教导下,作诗的技艺日益精进。但每当提起那日以"春日"为题的诗作,大家依然会忍不住笑出声来。那些童真的诗句,不仅记录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见证了他们在琅嬛阁里的成长与欢乐。而慕容云歌,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些温馨美好的瞬间,将是孩子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也将成为贤王府里最动人的故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