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儿童医院的音乐治疗室里,二十几个孩子围坐成一圈,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中央的温知夏。今天是《星河絮语》音乐治疗项目的首次临床测试,连医院院长都亲自到场观摩。
"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好不好?"温知夏蹲下身,与孩子们平视,"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个麦克风说一句话,星星会记住你们的声音。"
她举起一个星星形状的特制麦克风,这是霍言舟特意为项目研发的,能够实时分析声波频率。萌萌第一个举手,接过麦克风小声说:"我喜欢吃草莓冰淇淋。"
音响系统立刻将她的声音转化为柔和的声波图案,投射在天花板的星空幕布上。孩子们发出惊叹声,一个自闭症患儿小杰也怯生生地伸出手。
"到你了,小杰。"温知夏鼓励道。
男孩犹豫了很久,终于对着麦克风说:"...蓝色。"简单的词语通过系统转化,在星空中绽放出蓝色的波纹。
"太棒了!"温知夏轻轻鼓掌,"现在,我们一起听听星星是怎么回答的。"
她按下播放键,《星河絮语》的旋律缓缓流淌。奇妙的是,音乐中融入了刚才孩子们的声音频率,形成独特的互动效果。小杰睁大眼睛,指着天花板:"那是...我的声音?"
"对呀,"温知夏柔声解释,"星星记住了你的声音,现在正用它唱歌呢。"
霍言舟站在观察室里,透过单向玻璃注视着这一幕。马塞尔教授拍拍他的肩膀:"效果超出预期,嗯?"
"声波匹配度达到87%。"霍言舟盯着平板上的数据,声音却柔软得不可思议,"比实验室结果更好。"
治疗结束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向来沉默的小杰突然跑到温知夏面前,主动拉住她的手:"明天...还能来吗?"
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愣住了——这是小杰住院半年来第一次主动与人交流。温知夏蹲下身,与他平视:"当然可以,我们约好了。"
院长激动地走过来:"温小姐,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们需要扩大这个项目..."
霍言舟适时出现,将一份计划书递给院长:"三期临床方案,包括设备清单和预算。"
温知夏惊讶地看着他:"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昨晚。"霍言舟轻描淡写,"趁你哄布丁睡觉的时候。"
回程的车上,温知夏靠在霍言舟肩头,翻看着孩子们画的感谢卡。萌萌的画尤其用心——一个小女孩站在星空下,身边有两个大人,三人头顶上都有一颗闪亮的星星。
"她画了我们。"温知夏指着画说。
霍言舟看了一眼,突然将车停在路边:"有件事要告诉你。"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是霍母的旧日记复印件。其中一页被特别标记:
「今天遇到一个特别的声音,像天琴座RR星的回响。如果我的研究成功,或许能帮助更多沉默的星星找到自己的声音...」
日期是二十年前,温知夏刚出生的那年。
"所以这一切..."她声音哽咽,"都是命中注定的?"
霍言舟摇头:"是声波共振。"他轻轻吻去她眼角的泪水,"就像星河终会找到它的回声。"
夜幕降临,医院的星空治疗室里,最后一个离开的护士抬头看了看天花板。星光投影仪己经关闭,但奇怪的是,仍有一处光点在不规律地闪烁,频率像极了人类心跳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