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道仙道贵生
天师道仙道贵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天师道仙道贵生 > 第12章 丹元莲火映心华——记方三善十悟《黄庭》心髓

第12章 丹元莲火映心华——记方三善十悟《黄庭》心髓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师道仙道贵生
作者:
房三善
本章字数:
3246
更新时间:
2025-05-07

龙虎山的莲华殿坐落在赤焰峰巅,殿内七十二根朱漆柱上缠绕着活火莲,花瓣随呼吸明灭,映得整座宫殿如跳动的心脏。方三善跪坐在中央的赤玉莲台上,胸前护心铃突然发烫,铃身二十八宿纹与殿顶“莲含华”三字金篆共振,溅出点点火星落入他眉心胎记。

“心部之官莲含华,乃因心属火,其华在面,其神丹元。”张静虚手持刻着“离卦”的赤铜灯,灯焰化作莲花状,照亮三善右胸处若隐若现的“丹元家”符文,“你看这‘丹锦飞裳披玉罗’,正是蒋家绣庄新制的‘火莲道袍’纹样——佳萍昨夜绣至‘金铃朱带’时,你的护心铃可是响了整夜?”

三善闭目内视,胸腔深处浮现出火焰铸就的宫殿,殿中童子身着丹锦飞裳,腰间朱带系着与他同款的护心铃,正手持绣绷绣着“婆裟”二字——绣线竟是他前日咳血时凝成的血珠所化。更奇的是,童子脚下生长着并蒂莲,其中白莲瓣上绣着佳萍的生辰八字,红莲瓣上刻着他的道号“三善”。

“主适寒热荣卫和。”张静虚灯焰轻点三善舌尖,他忽觉口舌化作莲花苞,每片花瓣都映着佳萍的面色:千里外的绣阁里,她正伏在绷架上咳嗽,双颊烧得通红——这是心火过旺的征兆。三善本能地运转“调血理命”,心部丹元童子突然展翅,双袖挥出的金铃音波竟穿过云海,落在佳萍眉心。

“外应口舌吐五华。”张静虚见三善唇角泛起金泽,知是心华显化,“五华者,心之五气:喜、乐、忧、思、恐。你道侣此刻因赶工绣制《心部图》而心火上炎,正需以‘喜’气调和。”三善依言观想心莲绽放,每片红莲瓣都化作佳萍幼年的笑靥,随呼吸融入她的脉络。

是夜,三善在“丹元阁”修炼“飞太霞”之法。阁中悬着三十六盏血玉灯,灯芯火焰竟呈现出佳萍绣绷的纹路。当他念及“临绝呼之亦登苏”时,心口突然浮现出佳萍的虚影:她不慎被绣针刺中手腕,鲜血滴在未完成的“丹锦飞裳”上,竟让绣品燃起心火。

“哥哥!”虚影一声低唤,三善胸前护心铃应声炸响,铃中飞出的二十八宿光带竟穿过绣绷,将她的血珠凝成“护心符”。与此同时,他内视中的丹元童子突然取下腰间朱带,化作红绳系在佳萍手腕——那正是方府祖传的“止血结”,此刻借由心脉感应,在千里外生效。

(本章插入诗词:

七律·悟《黄庭》第十章

赤焰峰巅火莲开,丹元童子踏霞来。

金铃朱带牵三世,丹锦飞裳绣九垓。

舌吐五华融肺燥,心含一窍化春怀。

忽闻绣阁银针落,便引心火护玉钗。

鹧鸪天·心神通感

莲华殿内烛影摇,心官如莲含玉娇。

丹锦飞裳牵血线,金铃朱带系魂绡。

心火动,绣绷烧,一声低唤破重霄。

人间最是心难老,化作神灯照夜遥。)

次日,张静虚带三善来到“护心谷”。谷中躺满因秋痢而心气衰竭的山民,他们的唇色泛青,正是“寒热不调”之象。三善依经结“丹元印”,掌心浮现出佳萍绣制的“火莲符”,每片莲瓣都跳动着与他心脉同频的火焰。

“看那丹元童子,正借你的手掌播撒心华。”张静虚指向一位濒死的孩童,他胸前的火莲符突然绽放,映出佳萍绣绷上的“金铃”纹样,“你道侣绣在襁褓上的护心纹,此刻成了起死回生的玄关——这便是‘临绝呼之亦登苏’的尘世显化。”

三善收功时,发现掌心残留着佳萍的绣线碎屑,线尾竟系着半颗血珠——定是她昨夜受伤时留下的。血珠在他心脉中游走,最终融入丹元童子的护心铃,化作一声清越的凤鸣,惊起谷中久未盛开的火莲。

暮色中,三善摸着右胸处温热的丹元符文,忽然明白:所谓“久久行之飞太霞”,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羽化,而是将对道侣的牵念,炼作护佑众生的心火。就像佳萍的绣针,既能绣出丹锦飞裳,也能缝补人间将熄的心灯;他的存思,既能凝聚丹元之火,也能照亮尘世中每一个寒热不调的灵魂。

这一晚,嘉应州蒋家绣庄的油灯格外红艳。蒋佳萍摸着手腕上突然出现的红绳,发现绳结里藏着细小的“丹元”二字——那是三善白日在护心谷中,用心神之力为她编织的护身符。她不知道,千里外的龙虎山,有位少年道士正将她的每一滴血珠,都炼作了“贵生”的心火莲华,就像她将对他的每一缕牵挂,都绣进了护佑众生的丹锦飞裳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