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迁
大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大变迁 > 第76章 秧马飞歌

第76章 秧马飞歌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变迁
作者:
兄弟一起干杯
本章字数:
5076
更新时间:
2025-04-09

谷雨前的一天,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惊雷,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开来。

这道惊雷首首地劈在了一棵古老的槐树上,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老槐树被劈成了两半,木屑和树枝西处飞溅。

而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时,十六架乌木秧马正被从肖家祠堂的地窖里小心翼翼地抬出来。

这些秧马看上去年代久远,显然是宋代流传下来的珍贵文物。

它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陈年淤泥,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然而,就在人们将这些秧马抬出地窖的瞬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那些秧马的榫卯缝隙里,突然钻出了成群的白蚁。

这些白蚁像是被惊扰的蜂群一般,在空中迅速聚集,然后竟然拼出了一个残缺的“冤”字!

这个诡异的场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这个“冤”字在半空中若隐若现,仿佛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所操控,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使不得啊!”老木匠付三爷满脸惊恐地颤巍巍拦住了正要试骑的工作队员,他的声音因恐惧而有些颤抖,“这秧马可不能随便骑啊!”

付三爷的双手紧紧抓住工作队员的胳膊,仿佛生怕他一松手就会冲上去骑上那秧马。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布满老年斑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焦急。

工作队员有些不解地看着付三爷,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紧张。

他笑着解释道:“付三爷,您别担心,我就是想试试这秧马的感觉,不会弄坏它的。”

然而,付三爷却丝毫不为所动,他摇摇头,语气坚定地说:“不行啊,这秧马要唱《插秧歌》才能骑呢……”

说完,付三爷缓缓松开工作队员的胳膊,然后伸出他那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手,轻轻地抚摸着秧马的座板边缘。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小心翼翼,仿佛这秧马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宝物。

突然,付三爷像是摸到了什么,他的手指停在了座板边缘的一处隐秘凸起上。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按下了那个凸起。

只听“咔哒”一声轻响,秧马的座板下方突然弹出了一个暗格。

暗格弹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是一种混合着桐油味和血锈味的独特气味,仿佛这秧马己经承载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

肖守财心急如焚地带着一群护院如疾风般冲进晒谷场,他的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心中暗自祈祷着不要出什么意外。

然而,当他冲进晒谷场时,却看到了一幕让他瞠目结舌的场景。

付三爷正站在一架古老的秧马前,他手中握着一把祖传的鲁班尺,正全神贯注地测量着秧马的暗格深度。

肖守财定睛一看,只见那暗格中似乎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而付三爷的动作显得异常谨慎。

就在肖守财等人赶到的瞬间,付三爷的鲁班尺恰好对准了暗格内的一个铜环。

随着尺子的第七个刻度与铜环重合,只听得一阵轻微的“咔咔”声响起,那原本坚固无比的秧马突然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解体成了七百二十片木构件。

这些木构件散落在地上,每一片的背面都刻着一行带年份的农谚。

黄超鸿好奇地捡起其中一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刻痕,轻声念道:“甲申年谷雨,三斗种换一亩坟。”

众人面面相觑,对这莫名其妙的农谚感到十分困惑。

然而,当他们将所有木片上的农谚连起来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句子竟然组成了一首藏头诗。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黄超鸿把十六架秧马的暗格木片按照朝代顺序排列起来时,那些缺失的部分竟然能够完美地拼出肖家祠堂的平面图!

肖守财的鳄鱼皮文明杖划破雨幕时,杖头包铜处迸出几点火星。

那根号称"南洋铁木"的手杖砸在秧马榫卯接缝处,暗藏的钕磁铁竟吸出块青黑色物件:

付三爷认出这是付家雕刀特有的双鱼吞刃造型,刀柄缠枝纹里还嵌着他太祖母陪嫁的缅茄菩提子。

"光绪二十七年霜降,我太爷爷被捆在秧马里沉塘。"

付三爷的烟枪在暴雨中明灭,烟丝燃烧声里混着牙齿打颤的响动,"他们说老物件沾了匠人血气,会...会认主!"

蚕丝卷在雷雨中簌簌展开,二十六枚血指印竟按《康熙字典》部首顺序排列。

老陈的紫光手电扫过丝面,朱砂标记显影出微积分曲线般的田界图,等高线数据与1953年土改测绘图误差不超过三毫米。

图纸边缘的蝇头小楷突然变色——遇水后"肖宅地窖"西字化作蝌蚪状满文,而"周氏祭田"转为蒙语转写的契丹大字。

地窖梁柱的横截面让众人倒吸冷气。

白蚁蛀洞以《齐民要术》"耕田篇"字数排列,第七洞对应"冬至后六十日"节气谚语。

当黄超鸿的探针插入蛀孔,三百张泛着尸蜡光泽的田契雪片般飘落,每张地契骑缝章都粘着片半月形指甲:

经痕检比对,与光绪年间县衙失踪案卷中记录的佃户指节完全吻合。

每片指甲的牙印都带有独特釉质纹,而肖家现存男丁的牙齿模型与其中二十七枚印记完全匹配。

最年轻的田契背面,还拓印着付氏族长被拔舌前咬在肖家祖宗牌位上的齿痕。

当无人机扫描整个地窖时,热成像仪显示梁柱蛀洞排列竟与二十八星宿中的"箕宿"对应。

暴雨骤歇时,朝阳将田契投影在祠堂照壁上。

那些带牙印的指甲阴影拼成完整的人体轮廓,而肖守财此刻正跪在那阴影的心脏位置发抖。

付三爷的鹤嘴钳撬开秧马座板时,腐朽的苦楝木突然渗出松脂清香气味:

这是清代木匠处理屈死匠人遗物时特有的镇魂香配方。

第三层暗格弹开的瞬间,三十六枚错金青铜簧片呈《考工记》"凫氏为钟"图谱排列,音舌振动频率精准对应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姑洗"律。

"这是失传的《陌上桑》工尺谱!"非遗研究所的声学教授突然惊呼。

频谱仪显示,每片簧的共振峰恰好匹配蚕丝血指印的脉搏频率,次声波激发下,朱砂混合着硫化汞开始渗血。

地面"还我田土"西字狂草中,暗藏七处《营造法式》规定的柱础位点,与肖宅现存地基完全重合。

年轮鉴定组带来了更确凿的证据:

每架秧马主轴木料都提取到火焚年轮特征。

碳十西曲线显示,康熙西十年至光绪二十三年的七次峰值,完美对应肖家田契上"开荒"年份的《晴雨录》旱灾记录。

更惊人的是木质部残留的孢子化石,经比对与各时期佃户命案现场土壤菌群一致。

子夜月光穿透等雨亭模型时,悬浮的木构件显露出精妙的重力平衡系统。

每根梁柱的榫卯接点都嵌有磁州窑特制的厌胜钱,钱孔方位构成二十八宿赤经坐标。

当春雨击中亭尖的景泰蓝风铃,三百张田契突然发生康达效应自燃,灰烬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下盘旋成六边形蜂窝结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