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能省这几两银子。
苏潇看过便也就算了,还是挑着窗明几净、宽敞大方的铺子去看。
一上午的时间,把上品街待租的铺子全都给看了个遍。
中午吃了碗云吞面,把原料买齐,又问了两个县城的木匠做样品的价格。
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县城的木匠要价实在不低,指头大的一个小木瓶,带上雕花居然就要四五文钱。
虽说怎么苏潇都是赚的,但成本太高,远远超过村上木匠的手工钱,苏潇觉得这钱要花的话,未免有些冤大头。
于是干脆回村找木匠问。
其实村上的工匠也并非做的不好,村民普遍舍不得花钱,一般有什么零活都自己能做的就做了,能在村里有木匠活的,那都得是手艺不错的。
不然做的普普通通,村民们宁可自己做了。
只不过村上的工匠少,一般一村就只有一个,有的小村子还没有。
桐乡村的木匠就是张木匠,论辈分苏潇得叫一声张大爷。
苏潇进门的时候,张大爷正在院子里给木头刨花,旁边放着一个已经做完的梳妆台,上面的雕花很是玲珑雅致,足以见得张大爷的手工非常精巧。
“哟,潇丫头今天怎么这么有空过来了?不忙你的生意了?”
张大爷擦了擦汗,顺便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对苏潇的到来还算热情。
苏潇笑着上前,“这不是给张大爷带活来了,我想做点儿东西,张大爷帮我看看得多少钱。”
她把自己昨晚画的样品图递给了张大爷。
一共是三种包装,六样花型,都是前世卖的最好的几种。
像是梅兰竹菊的花样,是如今最普遍的。
剩下两种便是可爱的动物简笔雕刻,都不是很复杂。
那圆筒子苏潇画的也很传神,大小也给标注了,张大爷做了这么多年的木匠,稍一打眼,心里就有了数。
说真的,他还没见过之前别人做这玩意儿,对他来说也是新奇东西,甚至他都看不出来这东西苏潇是要干什么用。
说是当水杯吧,明显太小了,而且盖子上面还带着个木棍儿一直竖到下面去,这是做何?
“这是什么玩意儿?看着倒是有意思。潇丫头,你这又是有什么大生意要做啦?”
张大爷笑着打趣,把图纸还给苏潇。
这么简单的东西,过一遍他就记在心中了。
“张大爷说笑了,哪有什么大生意。”苏潇没有过多透露。
倒不是说她就有多么信不着张大爷,只是生意上的事儿,在开业之前都不好过分张扬。
“谁不知道你生意做的大,又是茶棚,又是肉摊儿的,村里人还都指望着能多给你打些零工呢。”
张大爷哈哈一笑,“这东西做起来简单,咱们这关系,我肯定不会多收你钱。不过做一个和做许多,那价钱肯定也是不一样。”
他也不是没眼色的人,一般闲事儿也不爱打听,只是随便做两个和长期合作,他收钱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苏潇反应过来,笑着道,“那自然得是长期合作。张大爷的手艺我知道,做的必然是极好的,我这东西要的多,以后也会一直做,大爷可要看着给我实惠一些,咱们也好久久的合作。”
“好说。”张大爷把工具放下,过去拿了两个凳子,放在房檐下面给苏潇坐,摆开了一副细谈的架势。
两人从木料谈到手工,包括不同木料的结实程度,雕刻的手工价钱肯定不一样。
像是松木就最是便宜,腊木、檀木等一些上好的木头,那不光是木料贵得很,雕刻也要贵很多。
不过不管是哪种款式和木料,张大爷开的价格都比县城木匠要低上一倍之多。
就是最普通的那种松木雕刻,他只收苏潇两文钱,县城可是要收四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