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带着空间来奋斗
穿越七十年代之带着空间来奋斗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越七十年代之带着空间来奋斗 > 第43章 游说分地

第43章 游说分地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七十年代之带着空间来奋斗
作者:
迷人的小蜜蜂
本章字数:
4024
更新时间:
2024-11-12

现在属于特殊时期,没人敢冒头。

大家都是小心再小心,生怕留把柄。

如果真有这样的计划,那他敢做这个领头人。

心里盘算了半天,他决定明天去镇里走走,打听一下消息。

想到这里,他正了正神!

“好孩子,这事挺重要,我也找领导打听看看。

你再听到什么,记得来跟我说。”

赵茹怡担心他去打听不出信息,毕竟包产到户得两年后。

她得再接再厉添一把柴,“主任,这样的消息一般都是封闭的!

都是给一些想出政绩人领悟出来的。

咱们村如果想做,可以改一下说法。

比如现在干活不是分组吗?

咱们可以把一个家庭分成一组,其他的和原来的一样。”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赵茹怡这么出主意,肯定会得罪一大批干磨洋工的人。

记工分最少是5分,最多10分。

像二奎这么能干的,村里也不少,但是他们干的再多,也只能记10分。

像苏金,几乎都是磨洋工,还给她记6分。

“大妞,你说的这个办法好是好,就是分地块不好分吧!

咱们村现在63户,知青8人也算其中一户。

是按人口多少分?还是按户分?交公粮怎么交?”

既然讨论,他把这孩子当大人一样来谈事情。

赵茹怡听村主任的问题,知道他往心里去了。这事努努力能成。

“这个好办,提前把村里的地,分成几类。

上等,中等,下等,水稻,农田。每块地多大,标注上号码。

自已根据自已选择侍弄地交公粮,按家庭劳力多少,最多分几块和最少分几块地。”

周林生的思路跟着她走,他想了半天,这件事的可行性。

会出现的问题等等……

看他深思,赵茹怡没有打断。等他捋清思路。

等他的眼神由迷糊,到清明,再到担忧……

赵茹怡再接再励,

“不用担心他们交不上公粮,你看今年大家养猪的热情就知道了。

但凡养猪的人家,谁家没去山上开荒地。”

周林生笑了起来,是啊!担心什么呢?总不能为了几家不好好干活的,耽误那些积极努力的。

那些不好好干活的,每年也是村里照顾着给工分,现在他们不好好干,那就等着挨饿吧!

“好!好!你父母有福啦!”说着拍着赵茹怡的肩膀,由衷的赞叹。

“这事是好事,我得理一理。

你先回去,过几天村里开会我叫你。”

村主任心里打定主意,跟二奎说这孩子要好好培养。

赵茹怡想了一下,这件事她得让赵老头知道。

好给他安排的时间,就算是他想偏心,现在也不可能有这个机会了。

村主任如果把这个想法执行下去,接下来,肯定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甚至不劳不得。

每家的状态马上就会发生大的改变。

晚上吃过了饭,赵茹怡来到赵老头住着的堂屋,郑重的说:“爷爷,我想和您说点事。”

赵老头听到孙女都说上‘您’了,应该是大事。于是跟着孙女来到院子里的角落。

赵茹怡直接开口说道:“爷爷,接下来我说的事,您别吃惊。

村里正在计划包产到户,就是说,每家每户在村里,根据自已家的劳力情况。

领几块地,根据地的大小,好坏,确定年底交公粮的数目。”

缓慢的说完,怕赵老头听不懂,她尽量简短明白地说出来。

“什么?包产到户?怎么包?”震惊中回过神的赵老头紧张的问。

能抓住重点,她赞赏的感叹。“按户头分,按家里劳力的能力自已领任务。”

从没有哪刻像这一刻似的后悔,赵老头分家分错了啊!!!

如果不分家,大儿子一家,二儿子两口子都是他家的劳力!

现在呢?他和老伴,兰子成了重劳力。

把大儿子一家分出去也行,他们家只有老大是重劳力,苏金和赵建鹏都只能算半个劳力。

哪像二儿子和媳妇两人都是重劳力。只有两个闺女,吃的还少。

哎……

深深的自责,悔恨中……

看着赵老头那沉痛的神色,赵茹怡差点笑出声。

算计别人结果算计了自已,他怎么也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快。

等了半天没有得到回答,赵茹怡说:“爷爷,这件事先别说出去,村主任只让我先告诉您。”

她要让赵老头知道,他家的事村里关注着,而且村主任还很看重他老人家和孙女两人。

第二天,周林生起了个大早,骑着自行车去镇上。

镇长看到他,很惊讶。“林生,今天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

镇长三十岁出头,小平头,说话语气坚定。总能给人一种信服的力量。

周林生擦了一下额头的汗,“镇长,有这么个事,麻烦你给我出个主意。”

他肯定不能说赵茹怡听说的话,想办这事,得用巧。

“村民里有能干的,有偷懒的,现在是能干的也不想好好干了,偷懒的就更别说了。

都怕自已吃亏,多干了也得不到好处。少干的也给工分。”

他边说边看着镇长的脸色,看到点头示意继续。

他又接着说:“我们村研究这个问题开会。

大家提出来,看能不能分组干活,按户为一组去分。

这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集思广益得出来的这个想法,应该不能算是个人主意,和态度。

沉吟了半天,镇长问:“具体怎么办?你们想到哪里了?有方案吗?”

听到这里,周林生大喜,有门!作为老兵,作为村主任他可是能听得出领导的话外音的。

于是他赶紧说道:“有一个大概的方法,我们村63户,把地按大小按位置,分成地块。

再把地块分成上,中,下三种田,每户最少领上~中~下3块田地,最多的不超过8块田地。

每块田交相同数量的公粮,余下的留给自已。”

他把和赵茹怡和他说的,再加上自已琢磨出来的,一起跟镇长说了。

镇长上次去市里开会时,就听一些领导说起,现在的村民爱偷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