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以各种方式自尽身亡
他摇摇头,不再把这些跳梁小丑放在心上。
与此同时,皇室陵墓附近拉起了一条长长的封锁线。
从陵墓的一端一直延伸到另一端,所有可能藏有煤窑的区域都被牢牢封锁在内。
“这是在干什么?”
“那些人是锦衣卫吗?”
“封锁线?!”
有人眼尖,一看这架势,心中顿时生出不祥的预感,觉得接下来肯定要出大事。
他们赶紧加快脚步,想通过各种渠道离开现场,其中不少人早就预料到皇帝可能会对煤窑动手,早有准备。
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立刻就成了前来祭拜或参观皇室陵墓的游客。无论手续还是身份,按理说都挑不出毛病。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锦衣卫拦了下来。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那位大人的亲弟弟!你们凭什么拦着我不让我回家?”
“逮捕令在哪?搜查令在哪?你们这是按哪条法律办事?你们这些锦衣卫,是不是想?”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还有没有法律了?”
这些人越闹越凶,结果锦衣卫却丝毫不为所动,冷冷地回道:
“这是陛下的命令!”
“你们要是有意见,可以去找陛下告状!”
“不过得等封锁解除后,才能去找陛下。”
谁不知道锦衣卫是皇帝的忠犬?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肯定是皇帝的意思。
这些人既然敢闹,自然早有应对之词。
也许别的本事没有,但在胡搅蛮缠这方面,他们可都是行家。
否则也当不上煤窑的主事人,毕竟这种地方,这种事,不合规矩,但合利益,必然会惹出不少麻烦。
嘴上再利索,也压不住场面,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人玩死。
可还没等他们开口,锦衣卫就用一套万金油式的应对方式,直接堵住了他们的嘴。
只听“唰”的一声!
刀光一闪,寒气逼人的刀刃,已经架在了其中一个人的脖子上。
“愿意解释两句,已经是给你们背后那些大人留面子了。”
“别不识好歹,否则后果自负。”
锦衣卫办事,可不是请客吃饭,向来是要的!
能用刀子解决的事,他们又怎么会用嘴皮子和人争辩?
这些年来,锦衣卫杀的朝廷文武,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有些人嘴上不太灵光,但也并不缺少能说会道的人。
可这些人终究没能逃脱,充分说明了锦衣卫对付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手段。
“你会说吧?不让你说,哪怕你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没用。”
“嘴皮子和刀子,永远是刀子更硬。”
锦衣卫们深谙此道,一下子就把这些人堵得哑口无言。
他们无可奈何,只能后退几步,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与此同时,几个穿着华丽的男子灰头土脸地从矿坑里钻了出来。
彼此对视一眼,脸色都极为难看。
“你那边出不去?”
“是啊,你那边也出不去吗?”
“出口被人堵住了!”
“我让人把堵住出口的石头搬开,外面全是锦衣卫!”
“这些家伙,不管怎么说,都不让我们出去。”
“一群该死的狗东西!”
这些主事的人,大多都是聪明人。
既然他们能提前做好身份伪装的准备,自然也会有人顺手搞出几条暗道。
几百米长的地下通道,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毕竟他们本来就是来挖矿的,人手、材料和工具一应俱全,只是保密工作比较麻烦。
谁曾想,皇帝动手之前,早就动用了情报组织,把这些全都查了个底朝天!
根本就没给他们留下任何逃跑的机会。
“这下该怎么办才好?”
有些人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整张脸拧成了一团。
皇帝这次这么大的阵仗,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这次锦衣卫的行动,和以往朝廷的口头警告完全不同。
这绝不是小打小闹,恐怕是真的要把他们在皇帝祖坟上动土、开黑窑、挖煤赚黑钱的家伙,全部绳之以法。
他们背后的大人物,或许还能在这场中保全自己。
可他们这些已经被控制住、平日里负责干活、留下无数罪证的小角色,又能跑到哪里去?
有些人想到自己可能的下场,当场跪倒在地,绝望地喊道:
“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们所有人都要死了!”
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当今天子的作风众所周知,对犯罪从不姑息,大战结束后,菜市场下的冤魂早已挤满了。
时至今日,京城依旧天天有人被斩首,可见皇帝的杀意有多重……
他们这些在皇室陵墓上动土、挖煤的人,过去在潜规则和权贵的庇护下安然无恙,最多也只是内部争斗,偶尔闹出人命来。
甚至有一段时间,连身为皇帝的朱祁镇自己都想赚这笔钱,私下命令英国公张辅去开采煤矿,他们这些浑身灰土的人,日子过得真是滋润。
可惜后来事情败露,朱祁镇把责任推到了英国公张辅身上,张辅一生英明,却在晚年因此落下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污点,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这件事爆发后,朱祁镇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又眼红他们赚钱,而自己却捞不到好处,便狠狠地打压了一番这些人,他们的日子自然也就到头了。
折腾了几年,才缓过气来,接着就是新皇登基,气象一新……
如今这位天子,颇有千古名君的风范,他们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又有多少能活着走出煤窑?
忽然,有一个人跑到一处煤窑前,闭着眼睛跳了进去。
这是一座比较老旧的煤窑,矿坑从上到下垂直深度有十四米,平时都是靠吊篮和螺旋梯上下,像这样直接往下跳的,自然是死路一条。
伴随着一声惨叫,人体重重砸在地上,此人运气不错,脑袋先着地,当场脑浆迸裂,立刻毙命,没受什么痛苦。
其他人面面相觑,看到这一幕,兔死狐悲,竟有人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平日里,他们是竞争对手,见到对手死了,连笑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为此悲伤?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大家都是一根绞索上的蚂蚱,反倒生出了几分共情。
似乎是此人的举动,让其他人也有了些想法。
又有人来到煤窑边,望着十米以上的高度,神色犹豫,但最终还是狠下心,咬牙跳了下去。
“要是我们现在被抓,不管是老爷还是皇上,都不会放过咱们的家人。”
“可要是我们这时候死了,顶多就死我们一个,皇上没有证据,也不太可能追查到底,更不会杀咱们的家人。”
“老爷看在我们死得干脆的份上,说不定还会给一点抚恤金!”
“兄弟们,我先去了!”
又有一人怒吼着,纵身跳进了煤窑中。
这些都是真正的狠人啊。
为了保全家人,或者为自己家里搏个富贵,宁愿自己去死。
全面封锁完成后,锦衣卫很快渗透进整个区域,对区域内每一个人都加强了控制。
整个过程持续了半天,在这半天里,总共有二十七人以各种方式自尽身亡。
卢忠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阴沉,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手下的千户,别再继续死人了。
“这些人可以死,但他们只能死在刑场或者我们的大牢里!绝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否则岂不是便宜了他们背后那些混账东西?”
“把他们都控制起来,把抓到的人分成四类:受雇挖煤的百姓、煤窑的管理者、被人牙子拐卖来的奴隶,还有其他牵连之人。”
“注意了,一个都不能放跑,不管是被拐卖的奴隶,还是普通老百姓,先暂时控制起来。”
锦衣卫开始划分人群,目前主要依据是这些人的穿着打扮。谁知道会不会有煤窑的管理者换上破衣服混进百姓中去?
既然无法确定,那就只能先把所有人都扣下来,等经过几轮审查确认无误后,再把那些清白的老百姓放走。
至于被拐卖来的奴隶,则需要和衙门打交道,让他们把这些奴隶送回老家,这其中的手续非常复杂。
好在锦衣卫背后有皇帝撑腰,只要愿意折腾,总能把这些奴隶安置妥当。
锦衣卫用了半天时间控制住了整个煤窑区域,抓住了其中的大多数人,又用半天时间紧急审讯,挑出了其中的头目。
这些人背后是谁,在行动之前其实已经查得七七八八了。
将这些人单独挑出来,主要是为了起到人证物证的作用,顺便验证一下锦衣卫和东厂搜集的情报。
与此同时,煤窑出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许多煤炭商贩心里一紧,赶紧把来路不明的煤炭压下来,换成干净的煤炭,顺便还提了一手价格。
而那些与这些煤窑关系很深的权贵,则是心惊肉跳。不知道为何皇帝突然对煤窑下手,更不清楚这件事是否会牵扯到自己。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锦衣卫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人证物证俱在,按大明律,你们本该处死,甚至诛连九族。但皇上仁慈,你们把以前所得的利益全部交出来,皇上愿放你们一马。”
这是那些有一定牵连,但关系并不深的人家,面对锦衣卫时得到的选择。
“哪些钱能拿,哪些钱碰不得,这些事大人还是得弄清楚,不然怕是要出事啊。”
“那些煤窑的黑钱,是冒犯皇室陵墓赚来的脏钱!”
“该不该碰,大人心里有数。”
“别以为自己做事隐秘,就不会被发现。”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人好自为之。”
“莫要言之不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