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八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风

第八百一十八章 血雨腥风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作者:
凉三
本章字数:
9510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八百一十八章血雨腥风

另一个是御史大夫,他们根本没人到场,等于放弃了投票,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投票,也不会有人去深究他们的态度。

此刻,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王直,好奇这位文官之首,是否会说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话来。

王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抬起头来,微笑着面对众人。

“皇帝的儿子,就是太子,这是祖宗的法度,不可更改。”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王直这话的意思很明确。

作为文官之首,他不打算在这件事上为难皇帝。

或者说,他并不认为现在的文官集团有能力和皇帝对抗。

在权衡了利弊之后,王直果断选择压制少数死忠派和迂腐之人,选择了支持皇帝!

朱钰的脸色稍微放松了一些,露出了一丝笑容。

成敬也笑了笑,一步一步地往后退,从正厅走到后殿,小声地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皇帝。

其实朱钰早就已经听到了这些话,但这个流程还是要走一遍。

说到最后,成敬俯下身说道:“恭喜陛下,心事已了。”

朱钰笑着挥挥手:“这才到哪儿?”

接着拍了拍袖子,站起身来,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御旨,朝正厅走去。

等到这份御旨盖上印章,正式生效,一切就尘埃落定,再也不会再生变数了。

像这样的圣旨,朱钰准备了七份,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就算是最糟糕的情形,他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没想到这次自己的运气竟然这么好,一下子达到了所有目标,取得了最好的结果。

满朝文武百官,所有的大佬,都愿意支持皇帝正名,废黜太子。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实在是朱祁镇太无能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一点点掏空忠臣的心,让他们实在无法再效忠于他。

你看,徐有贞是何等的忠诚?哪怕已经换了君主,他仍然一直为旧皇帝说话。怕死怕得双腿发软,连站都站不稳,他也没有退缩。

这样的人,在整个大明朝廷中绝不是少数。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培养了多少愿意为他赴死的忠犬?

如果不是朱祁镇表现得太差太差!

朱钰作为……,又实在太完美无瑕、太优秀了!

朱钰今天想要轻松地把太子的事情搞定,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只能说,一饮一啄,皆有天意。

人在做,天在看!

最终,在文华殿内,文武百官几乎全票通过了两个提案。

第一,将朱祁镇从皇帝之位降格为稽王,将他的皇后也降格为王爵,生前死后的一切待遇,均按此规格处理。

第二,太子朱见深由太子降为稽王世子,享有世袭王爵待遇,每年可领取五万石粮食供奉,待其成年后通过军校大考,便可正式继承爵位,成为下一任稽王。

太子之位由朱见济接替,此变更即刻生效,不得延误。

对于这个结果,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见。时至今日,朝廷内部仍有一些人对朱祁镇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好在大多数人还是冷静理智的理性之人,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这一小部分人的声音自然被压制住了。

比如陈循,他主动站出来询问是否要更换太子,这其中怎会没有一点私心?

陈循是朝堂上最有名的几个朱祁镇忠臣之一,他的忠诚无可置疑。

这次他主动提出更换太子的问题,其实也是他试图保护太子的一种方式。

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尽可能保住太子朱见深的性命。但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愿意站在他这边的大臣,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朱钰表现得越来越出色,正在逐渐减少。

这让他的提问,他的尝试,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最后,反而推动了全票通过更换太子的决定。

让陈循还没来得及发挥,就彻底哑口无言,只能保持沉默。

现在沉默,还能活命。

还能留着一条命,继续保护太子。

如果继续说下去,继续抗争下去,也许能博得一个忠诚的名声。但一旦他被砍了头,太子谁来照顾?又该如何是好?

陈循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与此同时,在皇宫深处,同样有人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太后,命妇进宫觐见的时间到了,咱们现在宣见她们吗?”小丫鬟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此时的孙太后,正一脸愤怒,疯狂地砸着慈宁宫内的瓷器。

一想到祭祖大典的事情,她就忍不住怒吼,嘴里不断喊着:“庶孽!庶孽!”

“这庶孽!到底想干什么!”

但一听“命妇进宫觐见”六个字,孙太后瞬间冷静下来,整张脸从暴怒转为平静,只在一瞬间。

命妇,主要是指朝廷文武官员的家眷。命妇进宫觐见,顾名思义,就是每隔一段时间,这些官员的家眷入宫拜见皇后和太后。

往往后宫干政,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没有这个名正言顺的机会与朝廷官员家眷见面,即便是太皇太后,也无法干涉朝政大事。

这次命妇进宫觐见,是今年最后一次。按理说,太后应当热情接见她们,拉拢势力。

以往太后也是这样做的,利用命妇进宫的机会,内外勾结,壮大自己的力量。

等到势力足够强大之后,后宫干政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不需要任何人刻意推动。

想到这里,孙太后面色复杂,但很快下定了决心。

“给每一个来的人都送点礼物,然后送她们回去吧,就说今天哀家身体不适,不方便接见客人。”

自从登基以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透着浓浓的杀气。

如今的京城,午门之外、菜市场门口,天天都在砍头,几乎没有一天不,足以看出皇帝的心狠手辣。

面对这样的皇帝,太后实在不敢有丝毫放肆,任何不规矩的举动,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哀家死了不要紧,但若是哀家走了,哀家那可怜的孙子又该怎么办?”

“钱氏性格软弱,难以成大器,根本无法独当一面。哀家一旦不在了,她恐怕会带着哀家的孙子一起死。”

她咬紧牙关,脸色苍白,颓然地坐在软垫上,眼神忽明忽暗,目光扫过眼前的宫殿。

早在皇帝登基之时,慈宁宫内便出现了异常的人事变动。

最开始,孙太后并没有察觉,等到她发现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直到现在,除了几个贴身丫鬟外,慈宁宫的太监和宫女几乎都被换了个遍,全换成了成敬的人。

如今的她,不过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连外面都出不去。

“但如果皇帝真的不给她活路,哀家也不是吃素长大的。”

忽然,孙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隐晦的杀意。

作为太皇太后,她又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底牌?

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别的不说,和皇帝拼个鱼死网破,大家一块儿去死,孙太后觉得自己还是做得到的!

这时,一个小小的太监从外面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见到太后后,态度恭敬地深深鞠了一躬。

“参见太后,太后,尚宝司奉王殿传来的消息,为了庆祝新年,已经设下大宴,据来人所说,陛下已经到现场了。”

孙太后睁大眼睛,点点头,一挥手袖站起身来,朝门外走去。

尚宝司是宫廷中主要负责宴会的部门,奉王殿则是尚宝司专门为极高规格的宴会准备的场所。

这一年的贺岁大宴,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及其家眷,大江南北的各位王爷与外国使者们,都会到场。

朱钰慢悠悠地赶到现场,一下马车,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投来恭敬的目光,纷纷行礼。

一眼望去,满眼都是忠臣、贤臣、顺臣,看不见半点血腥,也闻不到半点药味,好一幅盛世的景象。

仿佛前段时间奉天殿的血雨腥风,不过是一场幻梦。

这一刻,朱钰深刻体会到了,军权对于皇帝来说,究竟有多么重要。

这一刻,他也更加明白了,在这个时代,皇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他是行走于人间的神!

是万民之君父,一念之间,百万人,千万人,皆为之所动!

“说实话,感觉还不错。”

朱钰嘴角微微上扬,随即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辛苦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好好吃一顿,犒劳犒劳自己了。”

皇帝慢悠悠地朝主座走去,一路上左顾右盼,好奇地打量着这场赐席大宴。

一排排席位从向四周扩散,越是靠近中间的位置,越是重要,坐在上面的人地位也就越高。

最尊贵的位置,是皇帝的宝座,四周环绕着无数美食,同时还是欣赏歌舞的最佳位置。

教坊司为今天排练了很久,数百上千名歌舞伎轮番上阵,更有许多耍杂技的穿插其中,气氛热烈非凡。

朱钰听成敬小声介绍:“这些都是东城教坊司的人,那天陛下微服私访时听到的歌声,应该就在其中。”

至于西城教坊司,身份污浊,连踏入宴会方圆千里的资格都没有,根本就没有在这场宴会上表演的资格。

朱钰一听这话,有些好奇地挑了挑眉,目光扫过舞台,舞台上莺歌燕舞,有胖有瘦,各有姿色,好一幅五彩斑斓的美景。

可惜看了两遍,也没找到那一日的歌声,那清脆婉转的歌声,朱钰觉得自己如果再听到一次,一定能记起来,但现在却始终没听到这声音。

朱钰摇摇头,没有过多在意,继续向前走去,目光扫过宴席,这场大宴会,等级分明极了。

七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入座,能不能有座位,还得看有没有空位。唯有六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拥有固定的座位。

七品以下的官员,一律没有入座的资格,许多小亭子专门给他们准备,里外都摆满了美食,是他们吃饭的地方。

类似的还有外国使节,不管你是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是吐鲁番来的使者,统统没有入座的资格。尤其是那些实力较弱的小国使节,连参加宴会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人被安排在远处,围绕着一个个小亭子聚集,他们的宴会被人称为“上马下马宴”,顾名思义,下马就吃,上马就走,不得停留,否则就是对主人的不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