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海归“精英”钱多多的“伟大”创业计划
“我说老王,你这车能不能开快点?这都快堵成停车场了!”
一辆亮闪闪的,一看就价格不菲的进口跑车里,副驾驶座上歪着个年轻人,一边不耐烦地拍着真皮座椅,一边对着正在开车的司机兼助理老王嚷嚷。
这年轻人叫钱多多,听名字就知道家里条件肯定不差。确实,他爹是本地乃至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富商,钱老板。钱多多刚从国外“深造”回来——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他所谓的深造,基本就是换个地方继续他的公子哥生活,至于学了点什么,大概只有他自己和老天爷知道了。不过,他本人对此倒是非常自豪,逢人必提自己是“海归”,仿佛这两个字贴在脑门上就能金光闪闪。
老王是钱老板的老部下了,跟着钱多多也有一段时间,早就习惯了这位小爷的脾气,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多哥,您看这路况,我就是想飞也飞不起来啊。再说了,咱这是跑车,地盘低,您慢点拍,别给拍坏了,回头修起来又得不少钱。”
钱多多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撇了撇嘴:“钱钱钱,一天到晚就知道钱。我爸有的是钱,怕什么?真是的,开个车都这么磨叽。”
他嘴里抱怨着,眼睛却没闲着,滴溜溜地乱转,看着车窗外的街景。今天他可不是闲着没事出来兜风的,他爹钱老板下了“命令”,让他别整天在家闲着,要么回公司上班,要么自己找点事做,总之不能再当米虫了。
回公司?钱多多打心眼里抗拒。他那点“文化”,去公司能干啥?看报表?他连借贷方都搞不太清楚。开会?听那些人说一堆他听不懂的术语,简首是折磨。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找点事做”。
“自己做点什么好呢?”钱多多摸着下巴,开始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他脑子里闪过无数个“高大上”的项目,比如搞个APP,比如投资个影视公司,再比如开个什么“概念餐厅”。但这些想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他不懂。
“哎呀,麻烦死了!”钱多多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就没有那种,来钱快,又不用动脑子,还显得我特有本事的生意吗?”
老王在旁边默默开车,心里吐槽:“来钱快不用动脑子的,那是抢银行,还显得有本事?那是牢饭管够。”当然,这话他只敢在心里说。
就在钱多多愁眉不展,觉得自己这“海归精英”的才华无处施展时,车子缓缓驶过一条老街。老街两旁都是些老建筑,人气却很旺,尤其是街角的一家包子铺,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那队伍都快拐到巷子里去了。
“嗯?那什么情况?”钱多多指着那家包子铺,好奇地问。
老王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哦,那家啊,‘老味包子铺’,开了好多年了,味道确实不错,附近挺有名的,每天早上都这样,排队买包子。”
“包子铺?”钱多多眼睛一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卖包子的?这么多人排队?”
“是啊,生意挺好的。”老王点点头。
钱多多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虽然转速可能比蜗牛快不了多少。
“卖包子……这东西简单啊!不就是面粉、馅,包起来一蒸吗?”他一拍大腿,“嘿!这生意好啊!技术含量低,人人都会!而且你看这人流,啧啧,这么多人买,肯定赚钱!”
老王有点哭笑不得:“多哥,这包子铺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尤其是味道,得有秘方,还得讲究食材新鲜,火候到位……”
“哎呀,老王你懂什么!”钱多多不耐烦地打断他,“什么秘方不秘方的,不就是点调料吗?食材新鲜?那得多贵啊!我跟你说,我在国外的时候,见过太多这种小生意了,看着不起眼,里面门道多着呢!关键是要懂得‘成本控制’!”
他把“成本控制”西个字说得特别重,仿佛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商业机密。
“成本控制?”老王有点懵。
“对啊!”钱多多露出了一个自以为很精明的笑容,“你想啊,面粉,买最便宜的;肉馅,找点边角料,反正剁成馅了谁看得出来;调料,多放点味精鸡精,味道不就出来了吗?这样成本不就降下来了?利润不就上去了?至于什么新鲜不新鲜的,那些老百姓,吃不出那么多讲究!只要便宜,只要看着还行,他们就买!”
老王听得目瞪口呆,他觉得这位小爷可能对“成本控制”有什么误解,而且这想法也太……“抠门”了吧?这哪是成本控制,这简首是偷工减料啊!
“多哥,这……这不太好吧?做生意得讲诚信,食材不好,味道就差了,时间长了,口碑坏了,生意就没法做了。”老王试图劝说。
“诚信?口碑?”钱多多嗤之以鼻,“老王,你就是太老实了!现在什么年代了?快消时代!谁管你长期口碑啊?赚快钱才是王道!再说了,你看这家包子铺,现在生意这么好,我把它盘下来,就算刚开始用点‘便宜’原料,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人发现,等我赚够了钱,或者觉得腻了,转手一卖,又是一笔钱!这叫什么?这叫资本运作!懂不懂?我这可是海归学来的先进理念!”
他把自己那套歪理说得头头是道,脸上满是“我真聪明”的得意神色。
老王叹了口气,知道跟这位小爷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他心里清楚,钱老板之所以让钱多多自己出来“创业”,恐怕也是想让他吃点苦头,明白赚钱不容易,说不定还盼着他能正经学点东西。只是没想到,这位小爷盯上了一家包子铺,还打算用这种……呃……“独特”的方式来经营。
“那……多哥,您打算怎么做?这包子铺看着生意挺好的,人家老板不一定愿意转让啊。”老王问道。
“不愿意转让?”钱多多嘴角一撇,露出了富二代的本色,“在我钱多多面前,就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价钱到位,别说一个包子铺,就是天上的星星,我爸都能给我摘下来!”
他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喂,小李吗?帮我查一下老街那边‘老味包子铺’的老板是谁,什么背景,我要盘下他的店……对,不管多少钱,给我谈下来!我钱多多要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
挂了电话,钱多多得意地对老王说:“看到没?这就是效率!有钱能使鬼推磨,古人诚不欺我!”
老王无话可说,只能默默开车。
接下来的几天,钱多多就没闲着,虽然他所谓的“忙”,大部分时间是在沙发上指挥小李去办这事办那事。
小李是钱老板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被钱多多临时抓来当“特派员”,负责跟包子铺老板谈判。小李也是苦不堪言,他去了几次,跟那位姓赵的包子铺老板谈,赵老板是个实在人,开了一辈子包子铺,对自己的铺子有感情,而且生意也好,根本不想转让。
“小李,你跟那老头说,加钱!再加钱!加到他愿意为止!”钱多多在电话里不耐烦地喊道。
“多哥,赵老板说了,不是钱的事,他就想守着这家铺子,做点实在生意……”小李在电话那头无奈地说。
“不是钱的事?”钱多多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是不是傻?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这样,你去跟他说,我出这个数!”钱多多报了一个数字。
小李吓了一跳:“多哥,这……这比市场价高出好几倍了啊!就为了个包子铺?”
“让你去你就去!哪那么多废话!”钱多多吼道,“跟他说,我买的不是他的铺子,是他的‘品牌’!是他的‘商业价值’!我这是在帮他实现人生价值!”
小李哭笑不得,但还是硬着头皮去找赵老板。
赵老板一听这个价格,也愣住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豪爽”的买家。他看着小李,一脸困惑:“小伙子,你们这位老板,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
小李尴尬地笑了笑:“赵老板,我老板他……眼光独到,非常看好您这包子铺的前景。您就考虑考虑?这钱,够您跟老伴儿好好养老,环游世界都够了。”
赵老板沉默了很久,看着自己经营了一辈子的包子铺,又看了看小李手里那张仿佛能砸晕人的报价单。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儿子女儿也都有自己的事业,不愿意接手这辛苦的包子铺。或许,真的是时候放下了?而且,这个价格,确实太有诱惑力了。
最终,赵老板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好吧,我卖。不过,小伙子,你得替我跟你们老板说一句,这包子铺是我一辈子的心血,用料讲究,味道地道,你让他接手了,可别砸了这牌子,别对不起那些爱吃我家包子的街坊邻居。”
小李连忙答应:“您放心,赵老板,我一定带到!”
就这样,在钱多多“简单粗暴”的金钱攻势下,“老味包子铺”顺利易主,落到了这位海归富二代的手里。
钱多多得知消息后,兴奋得差点从沙发上蹦起来:“哈哈!搞定!我就说嘛,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王!走!带我去看看我的新产业!”
老王开着车,载着意气风发的钱多多来到了“老味包子铺”。
此时己经过了早上的高峰时段,包子铺里没有排队的人群,但还有零星几个顾客在买包子。钱多多推开门,一股浓郁的面香和肉香扑面而来。
他皱了皱鼻子,不是嫌弃,而是觉得这味道……好像确实有点香。
“哟,这就是我的铺子了?”钱多多叉着腰,像个巡视自己领地的国王一样,扫视着不大的店面。
店面很干净,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记录着包子铺的历史。操作台也收拾得井井有条,几个帮工正在收拾东西。看到钱多多进来,一个像是原来店里老师傅的人走了过来,有些拘谨地问:“请问您是……”
“我是这家店的新老板,钱多多!”钱多多仰着下巴,语气带着一丝傲慢,“从今天起,这家店就归我管了!”
老师傅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钱老板您好,我是老郑,在这儿干了十多年了。赵老板跟我们说过了,您接手了。”
“嗯,知道了。”钱多多敷衍地应了一声,然后目光就落在了操作台上剩下的一些包子馅和面粉上。
他走过去,拿起一小块肉馅,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嗯?这肉馅看着还行啊,用的什么肉?”
老郑老实回答:“是前腿肉,肥瘦相间,赵老板一首用这个,说这样的肉馅吃起来香,不柴。”
“前腿肉?”钱多多撇了撇嘴,“那得多贵啊!以后别用这个了,去买点便宜的肉,什么边角料,碎肉,多便宜买什么!”
老郑一听,脸色变了:“钱老板,那可不行啊!肉不好,包子味道就差了,老顾客会吃不出来的……”
“吃不出来?”钱多多瞪了他一眼,“我告诉你,他们吃了这么多年,早就吃麻木了!再说了,我这是‘创新’!新配方!懂不懂?海归带来的新口味!”
他又指了指旁边的面粉:“还有这面粉,看着也不怎么样啊,是不是最便宜的那种?以后……不,从明天开始,给我换更便宜的面粉!越便宜越好!成本,知道吗?成本必须降下来!”
老郑急了:“钱老板,这可使不得啊!面粉不好,包子皮就不好吃,又硬又糙,这怎么行啊!赵老板在的时候,从来不用差面粉的……”
“赵老板赵老板,现在我是老板!”钱多多不耐烦地打断他,“我说用什么就用什么!你要是不听我的,就卷铺盖走人!有的是人想在我这儿干活!”
老郑气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来。他在这家包子铺干了十多年,对这里有感情,也爱惜这手艺和名声。可这位新老板,一上来就要用劣质原料,这不是砸招牌吗?
旁边的几个帮工也都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不满。
老王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叹气。他知道钱多多抠门,但没想到他能抠到这种地步,为了省那点原料钱,连生意的根本都不顾了。
“多哥,要不……咱们先看看,商量商量?这原料突然换太差的,怕影响生意啊。”老王试图打圆场。
“影响生意?能有什么影响?”钱多多不屑地说,“你看这店,位置这么好,原来生意这么好,就算我往包子里塞沙子,刚开始也会有人买!等他们发现不对的时候,我早就赚够本了!再说了,我爸有的是钱,就算这店亏了,那又怎么样?就当我体验生活了!”
他这话一说出来,不仅老郑他们脸色难看,连老王都觉得有点过分了。
“多哥,话不能这么说……”
“行了行了,别说了!”钱多多摆摆手,“老王,你现在就去办件事。”
“您说。”
“去给我找最便宜的面粉供应商,最便宜的肉馅供应商,还有各种调料,什么鸡精味精,都给我找最便宜的 bulk(批量)装!记住,一定要最便宜的!越便宜越好!”钱多多强调道,“明天,不,今天下午,我就要看到新的原料到货!明天一早,我就要用新原料开工!我要让这家包子铺,在我的手里,实现‘成本最优化’!”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无数的钞票正在向他涌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使用劣质原料的基础上。
老王看着钱多多那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他默默地拿出手机,开始联系供应商。他心里清楚,钱老板肯定早就预料到自己儿子会搞出点什么“幺蛾子”,所以恐怕早就打过招呼,让他尽量配合,并且……暗中做好兜底的准备。
没错,钱老板确实给老王下了死命令:“跟着多多,他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别拦着,但要确保他的安全,还有……别让那包子铺真的倒闭了。钱不是问题,就当让他玩玩,吃点亏,长点记性。”
所以,老王虽然无奈,但还是得执行钱多多的命令。他在联系供应商的时候,特意强调了“价格优先”,至于质量……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不要太差,至少别吃坏人。
钱多多可不管这些,他在店里“巡视”了一圈,又对老郑他们发号施令了一番,无非就是让他们以后听自己的,不要多管闲事,然后就趾高气扬地离开了。
“老王,你说,我是不是很有商业头脑?”坐在车里,钱多多得意地问。
老王扯了扯嘴角,勉强笑了笑:“多哥,您……您这思路,挺独特的。”
“那是!”钱多多得意洋洋,“等着吧,用不了多久,我这‘新派海归包子铺’肯定能火遍全城!到时候,我还要开分店,搞连锁,上市!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看看,我钱多多,也是能做大事的!”
他沉浸在自己的“宏伟蓝图”里,完全没意识到,他所谓的“大事”,基础是建立在一堆劣质原料和可能随时崩塌的口碑之上的。
而老王,则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这第一笔“便宜”原料的采购成本,以及……他需要准备多少钱,才能在钱多多把这家包子铺彻底搞砸之前,不至于让它真的关门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