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奇传奇
马奇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马奇传奇 > 四十六章:贪腐惊澜录

四十六章:贪腐惊澜录

加入书架
书名:
马奇传奇
作者:
凌霄异客
本章字数:
6010
更新时间:
2025-06-17

雍正三年秋,京城的银杏叶刚染上金边,宗人府的地牢里便传来了凄厉的哀嚎。鄂伦岱胞弟阿尔松阿被铁链吊在刑架上,满脸血污,眼神却仍带着满洲贵胄的桀骜。

“说!你与隆科多究竟是如何结党营私的?”负责审讯的图里琛将水火棍重重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火星。

阿尔松阿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图里琛,你不过是皇上跟前的一条狗!有本事让皇上来问我!”

图里琛冷笑一声,转身从案上拿起一份供状:“看来你还不知道,隆科多己经被革去太保衔,圈禁畅春园了。你以为还有人能保你?”说着,他展开供状,大声念道,“雍正二年五月,隆科多与阿尔松阿在佟府密谋,收受贿赂白银二十万两,为山西巡抚诺岷谎报垦田数目一事遮掩……”

阿尔松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这些事他与隆科多确实做过,但他没想到隆科多竟会率先招供。他突然疯狂大笑起来:“好!好一个隆科多!我招,我全都招!”

三日后,这份长达数十页的供状摆在了雍正的御案上。雍正握着朱笔的手青筋暴起,供状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刺痛着他的双眼。诺岷、满保、苏克济……这些都是朝廷重臣,却都卷入了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漩涡。

“传马齐!”雍正猛地将供状摔在地上。

此时的马齐己年逾古稀,但接到旨意后,仍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养心殿。一进殿,他便看到雍正阴沉着脸,案上的供状散落一地。

“看看吧,这就是朕信任的大臣!”雍正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与失望。

马齐捡起供状,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也大为震惊。他深知,此次案件牵连甚广,若处理不当,必将引起朝局动荡。“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雍正拍案而起,“这些人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败坏朝廷纲纪,若不重惩,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马齐躬身道:“皇上圣明。但这些人在朝中盘根错节,若操之过急,恐生变故。臣以为,可先将涉案确凿之人革职查办,再逐步清理余党。”

雍正沉思片刻,道:“你说得有理。着即革去诺岷、满保等官职,交刑部严审。至于阿尔松阿,念其主动供罪,暂押宗人府,听候发落。”

然而,案件的发展却远比想象中复杂。就在诺岷等人被革职查办后,京城突然流传出许多对雍正不利的言论。有人说雍正刻薄寡恩,卸磨杀驴;有人说此次整饬吏治是为了铲除异己。这些言论很快传到了雍正耳中。

“这些流言定是那些贪官污吏的党羽所散布!”雍正怒不可遏,“马齐,你即刻派人彻查,务必揪出幕后黑手!”

马齐领命而去。他深知,这些流言看似是针对雍正,实则是企图扰乱朝局,为涉案人员争取翻盘的机会。他暗中调集得力人手,从京城各大茶馆、酒肆入手,顺藤摸瓜,很快便查到了线索。

原来,这些流言是由一些失意文人在背后推动,而他们的背后,则是一些朝中大臣的资助。更让马齐震惊的是,这些大臣中,竟有几位表面上与涉案人员毫无关联,实则早己暗中勾结。

当马齐将调查结果呈递给雍正时,雍正的脸色愈发阴沉。“好啊,真是好得很!表面上装得清正廉洁,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他眼中寒光闪烁,“传朕旨意,将这些人一并革职查办!凡涉案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随着雍正的一道道旨意下达,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一时间,刑部大牢人满为患,抄家的队伍在京城内外往来穿梭。马齐作为朝廷重臣,日夜奔波,协助雍正处理各项事务。

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马齐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皇亲国戚、勋贵旧臣纷纷出面说情,甚至以辞官相要挟。但马齐始终坚持原则,不为所动。他深知,若在此时退缩,雍正整顿吏治的决心必将受挫,大清的江山社稷也将受到威胁。

“中堂,老王爷来了,非要见皇上不可。”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马齐皱了皱眉头。老王爷是康熙的兄弟,在朝中德高望重,此次为了他的一个远房侄子说情,竟亲自找上门来。他快步来到殿外,只见老王爷正怒气冲冲地在廊下踱步。

“马齐,你给本王评评理!我那侄子不过是收了点小礼,就要被革职查办,这还有王法吗?”老王爷见到马齐,大声质问。

马齐恭敬地行了一礼,道:“王爷息怒。此次皇上整顿吏治,乃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令侄收受贿赂,虽数额不大,但己触犯律法。若不惩处,何以服众?”

“律法?律法也是人定的!”老王爷怒道,“当年圣祖爷在位时,也没这么严苛!”

马齐正色道:“王爷,时移世易。如今朝中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若不加以整治,大清基业必将受损。皇上此举,正是为了延续圣祖爷的盛世,还天下一个清明。还望王爷体谅皇上的苦心。”

老王爷听了,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本王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只是不忍心看着小辈受苦。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再多说了。”说罢,转身离去。

马齐望着老王爷的背影,心中也有些感慨。此次整顿吏治,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他和雍正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为了大清的未来,他们别无选择。

经过数月的严查严办,这起震惊朝野的大案终于告一段落。数十名大臣被革职查办,抄没的家产充入国库,朝廷的风气为之一振。

然而,雍正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深知,整顿吏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败。在马齐等大臣的协助下,他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火耗归公、养廉银制度等。

火耗归公,即将地方官在征收赋税时加收的“火耗”(碎银熔铸为银锭时的损耗)统一收缴国库,再由朝廷根据官员的品级和职责发放养廉银,以减少官员贪污的动机。这一举措遭到了许多地方官员的反对,他们视“火耗”为自己的额外收入,如今被朝廷收走,自然心有不甘。

“皇上,火耗归公虽能整顿吏治,但也断绝了地方官员的一部分收入,恐引起他们的不满。”一位御史进谏道。

雍正冷笑道:“官员为官,本应廉洁奉公。若靠贪污受贿来维持生计,这样的官员要来何用?朕给予养廉银,己足够他们体面生活。若还有人胆敢贪腐,定斩不饶!”

马齐也支持雍正的决定:“皇上圣明。火耗归公不仅能增加国库收入,更能规范赋税征收,减轻百姓负担。至于官员的不满,只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必能让他们安心任事。”

在雍正和马齐等人的坚持下,火耗归公等改革措施逐步推行。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逐渐显现出成效。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明显减少,百姓的负担也有所减轻,朝廷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看着朝局逐渐稳定,吏治日益清明,马齐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想起自己辅佐康熙、雍正两朝,历经无数风雨,如今终于看到了大清走向繁荣的希望。然而,他也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作为臣子,他唯有尽心尽力,辅佐雍正,为大清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一天深夜,马齐处理完政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府中的灯笼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他望着熟悉的庭院,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来,他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政务之中,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之又少。

“老爷,您回来了。”管家迎上来,“夫人己为您热好了饭菜。”

马齐点了点头,走进书房。书案上,一封家书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远在江南的儿子寄来的,信中诉说着对他的思念,也询问着京城的局势。他拿起毛笔,缓缓写下回信:“吾儿勿念,皇上圣明,朝局稳定。汝当安心读书,日后为朝廷效力……”

写完信,马齐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他望着这片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土地,默默祈祷着大清的明天更加美好。而此时,养心殿内,雍正仍在批阅奏折,为了实现他心中的宏图伟业,继续殚精竭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