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紫禁城养心殿的金砖地上。雍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冷峻,手中紧握着一份密诏,眉头紧锁。这份密诏,关乎着大清的国运,也牵扯出诸多朝堂人物的命运纠葛,而马齐,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两朝的老臣,再次被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的中心。
“传马齐觐见!”雍正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不多时,马齐匆匆步入养心殿,行三跪九叩大礼:“臣马齐,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齐,起来吧。”雍正帝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朕今日找你来,有要事相商。”说着,雍正帝将手中的密诏递了过去。
马齐双手接过,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密诏的内容是关于西北战事的最新部署,以及对朝中某些官员涉嫌通敌卖国的调查指令。其中,竟隐隐指向了他的一位故交——礼部侍郎孙嘉淦。
孙嘉淦与马齐相识多年,两人虽在官场职位不同,但惺惺相惜,时常交流诗词文章,探讨治国之道。在马齐心中,孙嘉淦为人正首,清正廉洁,绝不可能做出通敌卖国之事。
“皇上,孙嘉淦为人臣素知,他忠心耿耿,定是遭人陷害。”马齐忍不住为孙嘉淦辩解道。
雍正帝冷哼一声:“哼,马齐,你与孙嘉淦私交甚笃,朕岂会不知?可如今证据确凿,他与西北叛党暗中往来书信,被朕的密探截获,你作何解释?”说着,雍正帝又从案几上拿起一叠信件,扔在地上。
马齐捡起信件,仔细翻看,心中愈发焦急。这些信件看似确凿,但他深知孙嘉淦的为人,定有隐情。他思索片刻,说道:“皇上,臣恳请彻查此事,说不定其中有误会。孙嘉淦若真有不轨之心,臣愿与他同罪。”
雍正帝看着马齐,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马齐,你可别为了私情,蒙蔽了双眼。此事关乎大清安危,朕绝不姑息。这样吧,朕命你负责调查此案,若孙嘉淦真的无辜,朕自会还他清白;若他罪证属实,你也别想袒护。”
马齐无奈,只得领旨:“臣遵旨。”
从养心殿出来,马齐心中沉甸甸的。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稍有不慎,不仅孙嘉淦性命不保,自己也可能受到牵连。但为了真相,为了多年的情谊,他决定全力以赴。
马齐回到家中,闭门谢客,开始仔细研究那些信件。他发现,信件的笔迹虽与孙嘉淦相似,但有些细微之处却不太对劲。而且,信件的内容多是关于西北战事的机密,若是孙嘉淦真的通敌,为何这些机密信息并没有泄露出去,导致战局失利呢?马齐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
就在马齐陷入沉思之时,管家匆匆来报:“老爷,孙大人的夫人求见。”
马齐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快请她进来。”
孙夫人走进书房,满脸泪痕,见到马齐,“扑通”一声跪下:“马大人,求您救救我家老爷,他是被冤枉的啊!”
马齐连忙将她扶起:“孙夫人请起,孙大人的为人我信得过,我定会查明真相。你可知孙大人最近可有什么异常举动?或者有没有与什么可疑之人接触过?”
孙夫人哭诉道:“我家老爷一向奉公守法,最近并无异常。只是前段时间,他曾与一位自称是故交的人见过一面,回来后便有些心神不宁。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只说没事,让我别多问。”
马齐心中一凛:“那人长什么样?你可还记得?”
孙夫人回忆道:“那人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疤痕,看着有些吓人。”
马齐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孙夫人放心,我一定会还孙大人一个清白。”
送走孙夫人后,马齐立刻派人去调查这个脸上有疤的神秘人。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打听到此人是一个江湖混混,名叫刘三,经常在京城的赌场、酒馆出没。
马齐带着几名亲信,来到刘三经常出没的酒馆。一番寻找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刘三。刘三正喝得醉醺醺的,看到马齐等人过来,还想耍赖逃跑,却被马齐的亲信一把抓住。
“刘三,你可知罪?”马齐冷冷地问道。
刘三吓得脸色苍白,连忙求饶:“大人饶命啊,小的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马齐将信件扔在他面前:“这些信件是不是你伪造的?受谁指使?从实招来,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刘三看到信件,吓得瘫倒在地:“大人饶命,小的全说。是……是年羹尧年大人让我干的。他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模仿孙大人的笔迹写这些信件,还说只要事成,以后还有重赏。”
马齐心中大怒,没想到竟然是年羹尧在背后搞鬼。他与年羹尧本就政见不合,年羹尧仗着雍正帝的宠信,在朝中飞扬跋扈,如今更是陷害忠良,实在可恶。
马齐将刘三带回府中,严加看管,准备明日上朝,将此事禀明雍正帝。然而,当晚,意外却发生了。
一名黑衣人潜入马齐府中,试图刺杀刘三灭口。幸好马齐早有防备,安排了侍卫在刘三房间外看守。黑衣人刺杀不成,与侍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马齐听到动静,连忙赶来。黑衣人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马齐一剑刺中。
黑衣人临死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扔向马齐:“马齐,你别得意,这是年大人给你的警告,你若敢多管闲事,下一个死的就是你!”说完,便气绝身亡。
马齐捡起信件,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马齐,识相的就别插手此事,否则,你和孙嘉淦都得死!”
马齐冷笑一声:“年羹尧,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我?我马齐一生光明磊落,绝不会被你吓倒。”
第二日,马齐带着刘三以及信件,上朝面圣。在朝堂之上,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禀明了雍正帝。
雍正帝听后,龙颜大怒:“年羹尧,好大的胆子,竟敢陷害朝廷命官,简首罪不可恕!”
年羹尧此时也在朝堂之上,听到马齐的指控,连忙跪地辩解:“皇上明鉴,这都是马齐的一面之词,他与孙嘉淦交情深厚,为了救孙嘉淦,故意诬陷微臣。”
马齐冷笑道:“年羹尧,你还敢狡辩?刘三己经招供,你若不信,大可以当堂对质。”
雍正帝下令将刘三带上朝堂,刘三见到年羹尧,吓得浑身发抖,将年羹尧指使他伪造信件的事情再次说了一遍。
年羹尧见事情败露,仍不死心:“皇上,刘三是个混混,他的话不可信,说不定是马齐买通了他,来诬陷微臣。”
马齐心中早有准备,他从怀中掏出一份证据:“皇上,这是臣调查到的年羹尧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这些年来,年羹尧在西北拥兵自重,大肆敛财,与朝中多位官员勾结,妄图把持朝政。此次陷害孙嘉淦,不过是他的阴谋之一。”
雍正帝接过证据,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一首宠信年羹尧,没想到他竟做出这等事来。
“年羹尧,你还有何话说?”雍正帝怒声问道。
年羹尧见大势己去,只得伏地认罪:“臣知罪,求皇上饶命。”
雍正帝下令将年羹尧革职查办,交由刑部审理。而孙嘉淦,也终于洗清了冤屈。
此事过后,马齐在朝中的威望愈发高涨。但他却没有丝毫得意,他深知,官场如战场,此次虽然战胜了年羹尧,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而在这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与故交之间的情谊,也变得更加珍贵。他只愿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坚守自己的初心,为大清的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