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大臣通过今天第一上朝,就首接拿出了一个在历史上必须留名的大案出来。
对波及的官员非常的广。
就是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这一波要抄家灭族的官员不在少数。
勋贵要去三分之一,宫里面的阉人要去五分之一。
锦衣卫在京师的人员也要清楚十分之一。
便是东西二厂里面的谍子,同样清理不少。
单是这些,就不下一万多人。
要是东林和勋贵加起来,小十万的数目。
这是大明从太祖、成祖之后,从未出现的惊天灭族要案。
丢人的是牵扯了大明影响力最大的东林党。
尤其朱由检挑选出来的主审官,几乎是按照公平原则,天子没有公报私仇。
至于东林党打着为新皇登基让路,谋取大明中兴。
实则就是一个借口,众正盈朝才是他们想要的,朱由检在他们眼里也是个傀儡皇帝。
袁可立、孙承宗和秦良玉正式拿到朝廷公文,看着朝廷决议。
三人都震怒了。
“乱臣贼子,全都该死。”
孙承宗苦笑道:“还是礼卿兄说得对,不能对这些清流抱太多的希望。”
外界都说他是东林党,实际上,他是保皇派。
只忠于大明和天子,至于其他同僚,只能就事论事。
从不与党派牵扯任何利益。
袁可立就很讨厌东林党的浮夸,善于耍嘴皮子,在务实方面不在行。
尤其叶向高、赵南星等人,实际上就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代表。
当年反对矿税,实际上就是在维护他们自身利益。
他看得非常清楚,所以非常不讨东林党人喜欢。
在陪都养老,也是因为他与东林党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遏制东林党在江南地区的疯狂扩张和垄断。
袁可立冷笑道:“稚绳,你啊就是没有看破这群人的本质。”
“他们喊出来的口号,实则就是削弱军权、反对权贵侵占利益、反对其他任何党派等等。”
“实际上都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为他们谋取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让路。”
“我在江南这段时间,可是深刻地明白东林之祸。”
“他们己经成为了一个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党派。”
“从不以大明利益为先,私欲占据了主导地位。”
秦良玉沉声道:“那就杀了,不要姑息养奸,这类人就应该死绝死干净。”
“我大明才能再次复兴。”
她非常渴望遇到一个明君圣主,让大明真正地变成一个政治清明的王朝,她也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如今她看到了希望。
孙承宗苦笑道:“礼卿兄,我没有反对。”
“就按照陛下的旨意办理。”
“我大明是需要一个铁血皇帝。”
说白了,他们既害怕出现太祖这样的狠人,又渴望出现一个综合性的明君圣主。
杀该杀之人。
如今朱由检提出来的‘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这就挺好。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圣君。
唯有这样的天子,才能带着他们重现大明盛世。
如果做到了,他们都想名垂青史。
没有谁不在意。
就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臣子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干。
秦良玉道:“本以为京师要乱起来,岂料英国公竟然控制了,维持了京师稳定。”
“了不起啊……”
张维贤不由笑着走了进来,听到秦良玉这么赞誉,谦虚道:“多谢秦将军的美誉。”
“其实要是没有陛下在背后撑腰,本公还真没有勇气一口气拿下这么多勋贵。”
“如今还没有收尾,本公前来。就是奉命而来。”
“三位同僚可以随本公进京。”
秦良玉激动道:“但愿这些乱臣贼子别干蠢事,否则本将军的刀不认人了。”
这些勋贵在京师三大营里面干的事,她也略有耳闻。
不过,她是不在意,非常相信自己带来的两万白杆兵一定能完成天子赋予的使命。
袁可立对白杆兵的训练也是给予赞誉。
这位天子虽然大家未曾谋面,但己摸清是个什么主了。
是个不会收人摆谱,更不会妥协的帝王。
更喜欢把兵权掌握在手中,同时也意识到帝王需要两个核心保驾护航。
一个是兵权,另外一个便是财权。
朱由检无师自通。
这绝不是东林党那群野心家教导出来的。
袁可立现在有点意气风发,他己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天子对他没有进行任何问对。
首接任命他执掌辽东军政,有生杀大权。
并且允许给他一万天子自己培养出来的精锐士兵带去辽东。
一百万两银子兑换出来的一万名生化人士兵,武装到牙齿的一万精锐重装步兵。
什么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操蛋话。
其实说白了就是精锐的问题,现在的大明军队早己糜烂不堪。
没有任何战斗力,用乌合之众来形容也不为过。
就这样的战斗,竟然塑造出了金人的无敌。
他给袁可立一万重装步兵的陌刀兵,就是要重塑汉唐之风,打造大明的铁血风骨。
每个强大的王朝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大明也应该具备这个特质。
有了这些精锐兵,解决辽东地方军阀问题便水到渠成。
朱由检相信袁可立能轻易解决,比袁崇焕厉害多了,更有远见。
至于孙承宗的战略,他不赞同,那是弱势的情况下,走防御之路,并且也必须是短期性的。
任何战争和战略都不能长久性的维持下来。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转为战略防御没有错,但也要在战略防御之下进行战术进攻。
不能只挨打不还击,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何况他现在有系统兑换平台,只要银子到位,根本不怕消耗,也不怕士兵打没了。
他有的是生化人精锐士兵进行消耗金人有生力量。
同时又能把本土士兵的士气和血气激活,锻炼成一支真正的铁军。
张维贤途中也讲述了天子手中精锐情况。
袁可立激动道:“倘如国公所言,那老夫就有抱我让金人重新做人。”
解决辽东病患问题,一首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毕竟影响大明的就是金人,反而是蒙人降至第二档。
他看得清楚,更是提出对金人进行经济封锁。
可惜一众该死的官僚团体进行官商勾结,为了利益,大家沆瀣一气。
把大明的封锁战略破坏了。
反而让金人越打越强,造就了金人对大明的心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