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灵站在展馆门口,看着最后一辆马车从视线中消失,耳边还残留着白天人声鼎沸的余音。林婉儿己经累得靠在她肩上打盹,许墨也早早回了学堂整理报告,只有她还站在原地,像舍不得离开这片刚刚沸腾过的地方。
“走吧。”她轻轻拍了拍林婉儿的手,“明天还有新的开始。”
林婉儿迷迷糊糊点头,被夏灵扶着上了车。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熟悉的嘎吱声,夜色温柔地笼罩着整座城市。
第二天一早,夏灵就收到了好消息——产品预售量远超预期,订单己经排到了下个月初。生产部连夜加班赶工,连仓库都堆满了准备出货的箱子。
“我们是不是该开个发布会?”林婉儿兴奋地翻着销售报表,“让大家都看看我们的成果!”
夏灵笑了笑:“是该办一场发布会,但不只是为了展示成绩。”
她翻开笔记本,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品质、信任、未来。
发布会当天,场地选在城中最气派的大礼堂。门口摆满了花篮,红毯铺到台阶下,宾客络绎不绝。记者们举着相机围在入口处,争先恐后地记录每一个细节。
许墨穿着整洁的西装走上讲台,向来宾介绍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过程。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每句话都透着对科学和教育的尊重。
“这款产品不仅是我们团队智慧的结晶,更是无数女性努力学习、不断突破自我的象征。”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台下的夏灵,“它证明了一个事实——性别从来不是限制一个人成就的标准。”
掌声雷动。
夏灵接过话筒时,神情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谢谢大家今天来参加这场发布会。”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我知道,很多人对我们有质疑,也有不少人等着看我们失败。但我只想说一句话——我们没有辜负自己。”
她说完,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发布会结束后,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关于她们企业的报道。《申报》头版登出了李明写的那篇采访稿,标题写着:“她不只是卖产品,她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
赵老爷看到报纸时,脸色阴沉得像是要下雨。他没想到,夏灵不仅挺过了他们设下的重重阻碍,还在短短几个月内站稳了脚跟,甚至隐隐有了超越他们的趋势。
“不能再拖了。”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必须想办法把她压下去。”
可这一次,他没再贸然行动。他知道,夏灵己经不是那个刚起步的小作坊老板娘了,而是背后站着一群受过新式教育、有理想、有抱负的女性企业家。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后续计划。市场部开始筹备新一轮推广活动,生产部则忙着更新设备,准备引入新材料提升产品质量。
林婉儿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忙得脚不沾地。但她脸上始终挂着笑,仿佛每一次任务都是对她能力的认可。
“夏姐,我以后也要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她在一次汇报会上认真地说,“我想让更多女孩知道,只要肯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夏灵看着她,眼里满是欣慰:“你一定会做到的。”
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宁静——有人举报夏灵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几家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试图挖掘所谓“内幕”。
夏灵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
“别慌。”她镇定地说,“我们不怕查,怕的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她安排专人对接第三方检测机构,要求对所有批次的产品进行抽检,并主动公开检测结果。同时,她亲自联系了几位曾经参与产品研发的女学生,请她们录制视频,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孩,成长为能够独立完成设计的技术人员。
这些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留言支持,称她们为“新时代的女性代表”。
“你们看,”林婉儿指着手机屏幕上的评论,“有人说,看完视频都想报名去学堂了。”
夏灵笑了:“那就说明,我们做对了。”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调查过程中,有人发现举报信的笔迹与赵家的一名账房先生极为相似。更令人警觉的是,这位账房先生最近频繁出入一个陌生人的宅邸。
“这个人是谁?”夏灵皱眉。
负责调查的同事摇了摇头:“身份不明,只知道他最近和赵老爷往来密切。”
夏灵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份调查报告小心地收进了抽屉。
夜晚,她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月光洒进来,照在桌上的文件上。她想起白天林婉儿说的话,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关于信念、尊严和未来的战斗。
她拿起钢笔,在日记本上写道:
“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写完这一句,她合上本子,起身走到窗边。远处的灯火依旧明亮,像无数双注视着她的眼睛。
她微微一笑,转身走向门外。
门关上的那一刻,风从走廊尽头吹来,卷起了一张落在地上的纸。
纸上写着一行字:
“他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