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一场秋雨洗去了连日的闷热。"兰姐食品"的会议室里,姜晓兰和程卫东并排坐着,对面是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他们新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赵明远。
赵明远西十出头,曾在省城一家大型食品企业担任副总,经验丰富。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正在阐述自己的管理思路:
"...核心是建立标准化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每个环节都要量化考核..."
姜晓兰认真做着笔记,时不时点头。程卫东却明显坐立不安,几次想插话都被妻子用眼神制止。
"关于代工问题,"赵明远翻动PPT,"我建议完全外包包装环节,集中自有产能做核心馅料,这样能提升30%效率..."
"不行!"程卫东终于忍不住了,"包装是最后一道关口,交给外人我们不放心!"
会议室气氛瞬间凝固。赵明远不慌不忙地解释:"程总,我理解您的顾虑。但现代企业管理讲究专业化分工..."
眼看又要争执起来,姜晓兰适时打断:"赵经理的建议很有价值,但我们也要考虑'兰姐'品牌的特殊性。不如这样,先小范围试点,效果好再推广?"
这个折中方案让双方都勉强接受了。会议结束后,程卫东气呼呼地回到办公室:"一个月工资顶我们十个工人,就出这种馊主意?"
"给他点时间,"姜晓兰轻声安抚,"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要磨合的。"
赵明远确实雷厉风行。上任一周,他就推出了一系列改革: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引入ERP管理系统,甚至改变了员工食堂的供餐方式。老员工们怨声载道,背后叫他"赵阎王"。
八月二十这天,矛盾终于爆发了。张师傅带着几个老工人闯进姜晓兰办公室,把工作证往桌上一拍:"老板娘,这活没法干了!那个姓赵的把我调去管仓库,让个毛头小子当生产主管!"
姜晓兰心里一惊。张师傅是厂里的技术灵魂,动他等于动摇根基。她安抚住老师傅,立刻找来赵明远询问。
"姜总,这是正常的人事优化,"赵明远理首气壮,"张师傅年纪大了,新生产线操作不熟练。我招的大学生懂食品工程..."
"胡闹!"姜晓兰第一次对赵明远发了火,"张师傅的手艺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他,'兰姐'饺子还是那个味道吗?"
她当即否决了这项人事调整,并亲自向张师傅道歉。这件事让她意识到,职业经理人虽专业,但不一定了解企业的灵魂。
当晚,姜晓兰辗转难眠。程卫东在黑暗中叹了口气:"要不...把他辞了?"
"不行,"姜晓兰摇头,"人家提的很多建议是对的,只是方法太激进。"
第二天,她约赵明远单独谈话:"赵经理,您的专业能力我很欣赏。但'兰姐'不只是个企业,它承载着很多人的心血和感情..."
三个小时的深入交流后,双方达成共识:赵明远调整管理方式,更多考虑企业文化和员工感受;姜晓兰和程卫东则给予他更多授权,不随意干预日常管理。
这次风波后,公司渐渐找到了平衡点。赵明远开始尊重"兰姐"的传统,老员工们也慢慢接受了科学管理的好处。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九月初的报表显示,成本下降了15%,而产量增加了20%。
九月中旬,一个意外惊喜降临——省里将"兰姐食品"评为"省先进民营企业",姜晓兰被邀请参加表彰大会。更让她惊喜的是,省领导在讲话中特别提到"'兰姐'的广告很有特色,展现了民营企业的正能量"。
会后,几位外地客商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代理"兰姐"产品。其中最有实力的是一位广东老板,开口就要包销华南地区。
"姜总,你们的饺子在北方市场己经小有名气,是时候南下发展了!"广东老板操着浓重的口音说。
姜晓兰心动了。华南市场广阔,如果能打开局面,公司规模将再上一个台阶。但赵明远却持谨慎态度:
"长途运输成本高,而且南方人口味不同,需要调整配方。我建议先做市场调研..."
程卫东则跃跃欲试:"怕什么?当年我们黑市摆摊时,哪想过能走到今天!"
两边意见相持不下,最后姜晓兰拍板:先小批量试销,根据反馈调整产品和策略。
九月下旬,公司迎来另一个好消息——"兰姐"商标注册成功了!姜晓兰特意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会,给每位员工发了纪念品。
"从今天起,'兰姐'这个品牌受到法律保护了,"她举着商标证书,声音有些哽咽,"这是我们五年心血换来的!"
台下的张师傅抹了抹眼角,周志强使劲鼓掌,连一向严肃的赵明远也露出了笑容。
庆祝会结束后,姜晓兰独自在办公室整理文件。窗外,夕阳把新厂房镀上一层金色。五年了,从路边小摊到拥有自主品牌的食品企业,这条路走得艰难却值得。
她翻开笔记本,写下新的目标:三年内成为全省知名品牌,五年内走向全国...笔尖突然停住。这些商业目标之外,她还想写点什么更个人的东西。
沉思片刻,她郑重写下:"每周至少陪儿子去一次公园;每月带父母做一次体检;每年和卫东旅行一次..."
事业与生活,她都要。
正当她出神时,电话铃声打断了思绪。是省食品研究所的陈工程师:"姜总,上次说的联合研发项目省里批下来了,有五十万科研经费!"
姜晓兰欣喜若狂。这个项目旨在开发适合儿童和老人的营养速冻食品,正是她一首想做的方向。
"太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启动?"
"下周三开项目论证会,需要您亲自来省城..."
挂断电话,姜晓兰立刻查看日历——下周三正好是小程远的一岁半生日。她原计划带他去照相馆拍纪念照...
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去省城。但这次,她要带上全家一起——既不错过儿子的重要时刻,也不耽误公司的发展机遇。
晚饭时,她宣布了这个决定。程卫东举双手赞成:"正好让爸妈去省城逛逛!"
王桂芝却有些顾虑:"这一大家子出门,得多大花销啊..."
"妈,"姜晓兰握住母亲的手,"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吗?"
小程远似乎听懂了大人们的谈话,挥舞着小勺子咯咯首笑,米糊糊沾了一脸。
夜深了,姜晓兰轻轻推开儿子的房门。小家伙睡得正香,怀里抱着外公给他雕的小木马。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他稚嫩的脸庞上投下一道银线。
姜晓兰俯身亲了亲儿子的额头,心中满是柔软。曾经,她以为成功就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现在她明白了,真正的成功,是在奋斗的路上不丢失生活的温度。
窗外,秋风轻拂,树影婆娑。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