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筹备军粮
第二十四章 筹备军粮
待顾候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顾春风才调转马头,缓缓往回走。
在回去的路上,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边疆战事吃紧,军队人数众多。
若是行军途中出现粮草不足的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这不仅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可能导致战事失利。
顾春风深知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他决定想办法为军队筹备一些余粮。
可家中的钱财大多用于筹备出征事宜,所剩不多。
思索片刻,顾春风想到了自己的文采。
他自幼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或许可以通过这个来换取钱财,进而购买粮草。
回到京城后,顾春风立刻行动起来。
他来到城中最繁华的集市,寻了一处显眼的位置,摆上笔墨纸砚。
不一会儿,便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这位公子,你这是要做什么?”
一位路人好奇地问道。
顾春风微笑着说道。
“各位乡亲,在下顾春风。如今边疆战事紧急,我军粮草需求颇大。”
“在下虽无万贯家财,但略通文墨。今日在此,愿为各位题诗作画。”
“各位若觉得满意,可随意打赏。所得钱财,我将全部用于购买粮草,支援前线。”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赞。
“顾公子此举真是大义啊!”
“是啊,边疆将士们保家卫国,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一位富商模样的人走上前,说道,
“顾公子,久闻你才华横溢,今日有幸得见。就请为我府上题一幅字吧,”
“若写得好,我定不会吝啬。”
顾春风拱手道。
“多谢这位先生信任。不知先生想要什么内容?”
富商思索片刻,说道。
“就写一幅勉励家族子弟奋进的字吧。”
顾春风点头,沉思片刻,提笔蘸墨,挥毫泼墨,写下“勤勉奋进,家道永昌”八个大字。
字体刚劲有力,又不失飘逸洒脱。
富商看了,大喜过望,说道。
“好字!好字!顾公子果然名不虚传。”
说罢,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顾春风。
“这银子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能多为前线筹备些粮草。”
顾春风接过银子,连声道谢。
在众人的支持下,顾春风凭借着自己的文采,很快就换取了不少钱财。
随后,顾春风带着这些钱财,来到京城附近的村庄。
他找到村里的村长,表明来意。
“村长,如今边疆战事吃紧,我军可能面临粮草不足的问题。”
“我想用这些钱,向乡亲们购买一些余粮,支援前线。还望村长能帮忙。”
顾春风诚恳地说道。
村长听了,说道。
“顾公子,我们也知道边疆将士们辛苦,保卫着我们的平安。”
“只是,这粮食是乡亲们的命.根.子,大家平日里也都不宽裕。”
顾春风说道。
“村长,我明白乡亲们的难处。我出的价钱,定会比市面上高一些,也好让乡亲们多得些实惠。”
“而且,这也是为了咱们国家,为了咱们的将士们啊。”
村长思索片刻,说道。
“好吧,顾公子一片赤诚之心,我也不好拒绝。我这就召集乡亲们商量商量。”
不多时,乡亲们纷纷赶来。
村长将顾春风的来意说了一遍,大家议论纷纷。
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
“顾公子,你为了咱们国家,为了将士们,不辞辛劳。”
“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我愿意拿出一些余粮。”
在老者的带动下,其他乡亲们也纷纷响应,愿意将家中的余粮出售给顾春风。
顾春风看着这些朴实的乡亲,心中满是感激。
“多谢各位乡亲!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军定能击退犬戎,保家卫国!”顾春风说道。
就这样,顾春风成功地与附近村民换取了不少余粮。
他安排人手,将这些余粮妥善保管。
准备在合适的时候运往边疆,为顾候的军队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顾春风为筹备粮草四处奔走的举动,很快就传入了皇帝的耳中。
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局势下。
皇帝心中不禁对顾春风的行为起了疑心。
虽说顾春风声称是为了支援前线。
但在皇帝看来,一个臣子私自大规模筹备粮草,实在难以捉摸。
这日,皇帝在御书房内踱步。
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此事的利弊。
贴身太监见皇帝心事重重,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皇帝停下脚步,说道。
“你说,这顾春风突然四处筹措粮草,究竟是何意图?”
“边疆战事虽吃紧,但一应军需自有朝廷安排,他此举是不是太过逾矩了?”
太监赔笑道。
“陛下圣明,这顾春风的行为确实有些蹊跷。”
“只是,顾家世代忠良,顾候又正在前线征战,或许……”
皇帝冷哼一声。
“或许什么?朕不能仅凭顾家往日的忠心,就对顾春风的行为视而不见。”
“此事必须弄个清楚,否则朕难以安心。”
就在此时,侍卫来报。
“陛下,顾春风求见,说是有要事启奏。”
皇帝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
他来得倒巧,莫不是察觉到了朕的疑虑?
“宣他进来。”皇帝说道。
不多时,顾春风步入御书房,跪地行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看着顾春风,神色冷峻,说道。
“顾春风,你可知朕为何召见你?”
顾春风心中明白皇帝的心思,坦然说道。
“陛下,想必是因为微臣近日筹措粮草之事。”
“微臣此举,实是出于对前线战事的担忧,并无其他意图。”
皇帝眉头微皱,问道。
“前线战事自有朝廷调配,你一个臣子,私自筹措粮草,是何居心?”
“莫不是有什么不轨企图?”
顾春风赶忙说道。
“陛下明鉴!微臣父亲顾候带兵出征,微臣深知边疆战事吃紧,粮草至关重要。”
“虽有朝廷安排,但微臣担心行军途中会出现粮草不足的突况。”
“所以才想尽办法筹措一些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我军在战场上无后顾之忧,早日击退犬戎,保我朝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