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43章

第43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44
更新时间:
2025-04-25

是假冒伪劣……”
  林冠华道,“为避免引发恶性竞争,造成与美方剧烈冲突,现阶段我不建议大规模降价冲击市场,而应该慢慢来,先打开销路、形成规模和口碑,再树立品牌。国内销售可以用人民币标价,价格适当低于外销水平,总体稳中有降,也让人民群众享受实惠。”
  此时美国出口的盘尼西林相比二战时期已大幅度降过价了,30万单位/瓶的出厂价是0.4美元,在远东市场一般卖0.5-0.55美元每瓶。
  国内对外输出以40万单位为大宗,批发价也定0.4美元/瓶,由总理牵头,已和暹罗、马来亚、新加坡、缅甸等几位华侨领袖与侨商进行了接洽,打算委托他们出口经销。
  嘉庚先生动作最快,迅速和中央签订了25万瓶的经销合同,收入直接冲抵那批航空器材的费用;其余各家同样跃跃欲试,准备先行承销5-15万瓶,看势头再扩大销售;香港华润领受了10万瓶的销售任务。
  侨商们很清楚:拿青霉素卖出去可以赚一笔利润,再把国内需要的产品买回来,又是一笔利润。这种生意当然要抢着做!
  不过,目前这些销售数量暂时都处于预定阶段,尚未正式发运。不发运的原因并不是生产能力跟不上,而是需要合适契机。
  一则,中国向来积贫积弱,为欧美发达国家所看不起,忽然一跃能大量出口青霉素,各国舆论必然怀疑重重,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解释理由,天坛生物所大批量制造国产青霉素成功的消息已在几天前通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放出去了,有助于在舆论上形成共识;
  二则,林冠华当初为迅速打开销路,给第一批盘尼西林定做了“瑞士罗氏”的商标,内部自己用无关紧要,较真的人不多,一旦外销,“瑞士罗氏”的牌子肯定不行,还得有个响亮的国产品牌。
  国产品牌不是简单取个名字就行,要有合适的商标、图案、包装,乃至流程重新梳理,这都需要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个没公开说出口但各方面心照不宣的前提:这些青霉素的实际疗效到底行不行,需要一个病人验证、接受的过程。
  特别是林冠华提议将天坛生物所生产的青霉素药粉一起掺入、混合后世买来的药粉中一起包装出售,更需要观察实际疗效,但凡有不良反应都应先克服再推出。
  从实践来看,第一批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甚至因为比美国盘尼西林纯度更高,某些不良反应比原来美国进口产品更小,这就有效坚定了中央出口创汇的决心,准备在春节过后将国产化青霉素大批量销售出去。
  至于那些还未销售完的“罗氏”产品,中央准备储存起来当做军事物资内部使用。
  至于成本核算,刨除林冠华提供的青霉素原料,各方面非常低廉,哪怕把厂房、基建、人工、物料、电力乃至运输费全摊进去,每瓶也就2美分不到,绝对暴利!
  主席问:“刚才那国产牌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叫中华牌挺好,至于新华制药公司嘛,口气似乎小了点,可以叫华北制药集团,以后有其他新药也一并以这个名义销售。”
  陈云点点头:“200万瓶一个月,一半自用,一半出口,出口成本按你的说法已全部在内销中摊平了,相当于每月能净创汇40万美元,一年就有480万,也是很大一笔收入。”
  林冠华笑道:“月出口100万瓶或许将来可以做到,但480万美元的外汇够呛。”
  陈云疑惑道:“我算错了么?40万一个月,一年不就是480万么?可能一开始销售没这么大,有400万已是很大成绩……哦,量大了估计后续要降价,再定略微少些更符合实际。”
  “您忘了?会上说好的,要用青霉素交易款从南洋进口橡胶、棕榈油、另外还考虑进口奶粉,如有盈余,再多买点工业设备。”
  “好吧,我差点把这件事给忽略了。”陈云叹息道,“国家实在太穷了,但凡朝鲜战争没这么急迫,我都希望中央把购舰计划缓一缓,既然当前局势如此,购舰计划我完全同意,100万两就100万两,我来想办法调度,苦一苦也就过去了嘛!”
  “还是要想办法进一步扩大瓶子生产,后续还考虑安排其他新药生产,比青霉素更稀缺、更宝贵……”
  林冠华道,“我刚才忽然有个想法,既然要多方面筹措资金、特别是大量需要外汇,能不能在对内发行公债的基础上,也对华侨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公债?不过,这不是简单的经济事件,渗透着大量的政治因素与较量,可能需要中央从长计议。
  我的意思是,胜利公债既然允许人民以外汇、黄金、银元付款,是不是需要明确也可面向爱国华侨发行?此等爱国华侨,既包括已回归的人员,也包括目前仍侨居他国的华侨。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马来亚、印尼、泰国、印度支那乃至缅甸、菲律宾都有敌视新中国、排挤华侨的举动,这些华侨团体因为历史缘故,与国民党方面联系较多,我们应该想办法取得他们支持,最大限度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全力达成国家统一。
  从经济上讲,很多华侨既有资本,又有经验,我们可以欢迎他们回国投资、就业,发展经济;
  从政治尤其全球革命的立场来讲,南洋华侨将是形成全球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重要一环!”
  这句话一说,主席和陈云的脸色都是微变,充满凝重之色。
  目前国民经济处于恢复中,根本谈不上发展,能修复并系统运行起来就已算成功,资金远远不足。林冠华觉得要想投资新产业,靠政府财政或发钞票都不现实,比较现实举动就是引进外来资本。
  吸纳外商直接或间接投资不可能,想从苏东集团引入外汇现金基本也没有希望,唯一能探讨的就是爱国华侨们的资金。
  但对外举债在政治上非常敏感,开国大典后中央已颁布宣言: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缔一切国民政府遗留下来的外债。
  如果一方面全面废除外债,一方面又重新发债,这不但会在内部引发思想混乱,也可能导致购买者害怕:万一到时候新中国再宣布作废呢?
  因此时中美尚未直接对立,除国民政府签署的条约与外债不再有效外,新中国还未对外国在华非政府事项下的资本动手,包括美国公司在内,很多外商企业在华依然正常运作,甚至连电台都保留了下来,只是要求不允许随意发电报。即便偷偷摸摸发了,中央也只记在小本本上,没有马上算账的意图。
  中央的意图很明确,只要欧美愿意放弃敌视新中国的态度、赞同新中国国家统一、主权独立,那在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有关外债后,普通外国企业在华展开经营可以被允许。
  从整体而言,这时期各项工作手忙脚乱,对外、对侨思路也一片混乱。
  主席思索后笑道:“小林到底是70年后的稀客,我们还未完全达成中国革命的胜利,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