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打完了没生产,去哪里补充?”
“有很多办法,比如:有10分的装备和补给,但只装备5-6分的部队,剩余4-5分囤积在东北作为后续补充;又比如,战场换防整补时,进行装备重组……”
经过演示,首长们明白了装备重组的含义:比如有甲、乙两师都装备德械,交战一段时间后均有损伤,甲师撤退到后方整补,防线由丙师接管,撤退时除极少数轻武器带走外,其余重装备均不撤走而拨给乙师,后者只需补充兵员就能确保编制齐全。
“这是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常用套路,那些打残的部队从前线撤下去,到法国、本土休整并接受全新装备……对我们而言,增补完并再次上前线时,恐怕就不是德械而是苏械了!”
林冠华不疾不徐解释道,“德械子弹是7.92×57mm,无论步枪、机枪都是这弹药,而这是中正式标准子弹,国内有较多生产线,两者相互通用,害怕子弹断档不太可能。
除了子弹就是炮弹,迫击炮弹我估计国产化问题不大,难的是其他弹药,尤其中大口径炮弹。横竖都是买,为什么不买便宜的德国库存炮弹呢?听电报口气,似乎库存弹药很多,可能库存还没用完,朝鲜战争就结束了。”
几位首长相互交换了下眼神,觉得不无道理:如果子弹不缺,那炮弹库存就是明数,估算好就行。
“纯德械有什么好处呢?火力凶猛、制式统一、战斗力强、最重要的是便宜!当然我们搞德械不能按德国思路走。”
林冠华用投影仪投射了昨天夜里熬夜准备的PPT,“如以装甲车辆和火炮的多少为衡量,德国陆军大致可区分为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普通步兵师和国民掷弹兵师4类。
国民掷弹兵师是很大的范畴,1944年秋的国民掷弹兵和1945年的不一样,45年2月和45年5月编成的国民掷弹兵师又不是同一个东西。严格说来还可列出第5类——人民冲锋队,这玩意据统计有600万,我不当其正规军看,在第三帝国阵营中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我们这的赤卫队!
我们要高度重视美国的步兵师编制,同样叫步兵师,美国步兵师和德国步兵师不是一回事,与国民党美械师更不是一回事!”
少倾,林冠华调出数据,揭示二战美国普通步兵师的典型装备:
1个155mm长脚汤姆重炮营,18门炮;
3个105mm榴弹炮兵营,54门炮;
1个师属坦克营加3个团属坦克连,共149辆坦克,还有35辆装甲车;
1个防空炮营,装备M15、M16自行高炮;
3个团属重迫击炮连,各装备106.7mm迫击炮12门。
在步兵营级,美军步兵营属火器连装备4门81mm迫击炮、4门75mm无坐力炮、4挺重机枪;步兵连级火器排则装备3门60mm迫击炮、2门57mm无坐力炮;其余步兵则装备M1步枪、M1卡宾枪、M3冲锋枪、勃朗宁轻机枪。
一个步兵师装备有各式汽车3800辆,行军全部摩托化,配备各式通讯器材1600部,通讯设备配置到排级。
这装备水平看得几大领袖头皮发麻,对罗部长、聂总长这样直接带兵的将领而言,更觉压力山大。
林冠华继续道:“如果非要对比装备,那普通美军师略强于德国装甲掷弹兵师,比德国普通步兵师强得多。据我了解,我军主力部队还好,一般部队的火力甚至连德国1945年的国民掷弹兵师配置都比不上。
毕竟,最惨最惨的国民掷弹兵师,原始编制也有12-16门75mm野战炮和反坦克炮,甚至还有几辆三号突击炮和极少数105榴弹炮,听说我们很多部队师一级最高火力只有75mm山炮和92步兵炮?”
聂总长摇头:“我们这装备最好的是4野13兵团还有三野9兵团,也没听说哪个师一级能有十多门野战炮的,105mm榴弹炮是军乃至兵团一级才能掌握的,重要战役集中起来使用……上次你也说了,伦敦级上的炮火比整个三野的火力还强,虽然不是很愿意承认,但我觉得那就是事实。”
林冠华继续道:“国民掷弹兵总体火力虽然不足,但有个很好的地方:近战火力十分凶猛!
STG44、G43、铁拳、MG42的组合能打得对手哇哇叫!如果美军没有足够的装甲、飞机优势,这套近战装备组合足够把他们搞死!
MG42足够压制勃朗宁和BAR,G43和加兰德旗鼓相当,STG44突击步枪可比汤姆逊冲锋枪要猛,至于铁拳是近战反装甲的最大杀手锏,美国人虽然也有巴祖卡,但无论威力、成本、易用性,都是铁拳稳占上风。
所以英国这份清单上的铁拳才这么少,第三帝国曾生产了800万的铁拳啊!”
朱老总有些奇怪:“这又为何?”
“铁拳对装甲装备杀伤力太大,尤其在城市巷战中绝对好用,英、美很怕德国人造反,战争一结束就把大量铁拳集中销毁,免得陷入德国民众的汪洋大海,当然这是他们想多了。
铁拳仿制不难,我搞到了完整的40火箭筒图纸,加上实物参照,以国内军工水平,6-8个月足以仿制成功并批量生产。”
看着屏幕上展现的第三帝国末路时刻人手一个铁拳,但使用者全是老头或娃娃的场面,众人都笑着点头。
“我建议糅合国民掷弹兵师的近战火力,适当搭配装甲掷弹兵师的机动与重型装备,组建12-15万左右的精锐德械部队。当然,如果装备实在充裕,多组建一些德械师没什么不好。
新编组后的德械师,在机动性和重火力上强于国民掷弹兵师,在近战水平上强于装甲掷弹兵师。至于德军装甲师,我觉得暂时学不来也用不上,朝鲜的地形不适用装甲师冲击,那些坦克让军甚至兵团组成独立坦克团使用可能更好些……”
德械编制最大的好处是火力够用、成本低廉,如用苏式装备武装成同样战斗力的部队,不花个5-6倍价钱根本不可想象。
倘若斯大林肯无偿援助,那林冠华想都不想肯定建议全用苏械,问题朝鲜战争中的苏械最后全算了钱,哪怕打折再打折,价格也不低,给中国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央又要面子,不肯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那样摆烂赖账,到头来苦的还是老百姓。
至于具体怎么编制就不扯淡了:开玩笑,林冠华一个军事爱好者,还能在开国将帅们面前指手画脚具体军队编制?只要东西确实搞到手,有的是人憋出好编组和搭配。
第54章:优先级
听到抗美援朝中苏联给的所有装备全算了钱,打完仗中国不但死了那么多人,还欠了苏联上百亿军火账,众人表情逐渐严肃起来。
再听说苏联虽然卖了10个团坦克装备给新中国,但全是使用过的二手货,很多甚至都破破烂烂了,几大书记的脸色就变得更难看!
现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