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60章

第60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68
更新时间:
2025-04-25

完全理解了林冠华的意思:购买并组建德械师主要着眼于应付朝鲜战争,不代表战后继续用德械!德械与目前部队里使用的美械、日械一样,将来全都要扫地出门。
  既然只过渡使用,那就不考虑可持续性了,只看合算不合算。
  主席问:“苏联有多少库存的德国军火?”
  “可能有20-30万吨,足够装1万车皮,也许更多。”总理道,“代表团参观了一个仓库,横七竖八堆满了德国装备和弹药,全混杂在一起,没有分类、没有统计,是否完好也不知道,大家看了直摇头。苏联同志没法精确报价,直说按多少钱一吨清理。”
  “全搞过来!”
  主席拍板道,“既然军火全都要算钱,不如买便宜的。具体采购让代表团尽可能和苏联人杀价,尽快送货到东北,有多少接多少,回程时运走我们给苏联的粮食、矿产还有橡胶等物资。”
  朱老总问:“英国人这边呢?”
  “挑选好的买下来,步枪、手枪就不要了吧?”
  林冠华道:“如果中央真下决心要买,我有个优先级清单……”
  “好,你先讲讲看。”
  “清单里第一序列是坦克与自行火炮,优先是4号坦克、三突子、追猎者,如果还有剩余就买黄蜂自行榴弹炮,实在搞不到,配点3号坦克也行。”
  林冠华道,“德国在二战期间有更厉害的坦克,分别是豹式、虎式,无论防御、火力都大大超过4号,但我觉得不适合我们用,首先太重,在朝鲜可能施展不开。
  其次是德国装备太娇气,真的配备豹式和虎式,恐怕后勤直接就趴下了……所以我不建议买,当然英国清单上也没有,苏联这里也许有,买来在后方承担教学任务倒可以。”
  “第二序列是装甲车辆。
  首选Sd.Kfz.250/251半履带装甲车,但使用方向要调整。
  德国人用250/251装甲运兵车是配合装甲部队突击进攻的,我们恐怕到不了这水平,建议给师属侦查营或侦查连配备使用,总部机关配置变形车辆,履行后勤、防空、通信、指挥等职能。
  次选Sd.Kfz.231/232/233/234各型6/8轮式装甲车及其衍生而来无线电通信车与指挥车。
  总体而言,装甲车除给侦查或突击部队补强外,其余主要在二线履责!
  第三序列是火炮,分步兵火炮、高射炮与反坦克炮。
  首选88mm高射炮、150mm榴弹炮、105mm榴弹炮,75mm反坦克炮,次选40mm博福斯高射炮,20mm机关炮;再下选120mm迫击炮和75mm步兵炮,37手拉鸡绝对不能要——垃圾!
  这当中88mm是最重要的,既是高射炮,也是反坦克炮,哪怕到目前为止,只要弹种合适,足以击毁任何坦克!
  第四序列是步兵武器
  首选G43、STG44、MG42。我认为这些需大力引进,特别是STG44,能看到的必须全搞过来,弹药有多少买多少,实在不够在国内开设新线生产7.92×33mm短弹,如能装备足够的STG44,我认为甚至可以不装备冲锋枪。”
  听到这最后一句,聂总长回过神来了:“小林,你很推崇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是德国人的发明,类似STG44的武器在苏联老大哥这里有AK47,估计刚刚定型,还没生产,我猜测他们并不愿意援助。历史上这批STG44大量支援给越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甚至70年后叙利亚内战还能看到STG44……
  与冲锋枪相比,突击步枪射速基本一致,有效射程高一倍,子弹杀伤力更大,能完全压制对手的步枪、冲锋枪,很适合我军打近战、夜战的战术特点。
  非要说缺点,大概就是短弹与长弹不通用,但无论美国汤姆逊还是德国MP30、苏联波波沙乃至英国司登,子弹都和步枪弹不通用,故而,有STG44就可以减少甚至不装备冲锋枪……”
  其他步兵武器就好说了,Kar98和中正式一个类型,不用买,铁拳买过来学习学习,最终出路还是准备自产40火箭筒。
  林冠华大致描绘上述装备后,给出结论:“经过这样整编,我一个军5万人,除坦克装甲火力略逊一筹外,其他火力已能压倒美军一个师1.8万人;在近战火力上有明显优势,具备了包围并歼灭之的能力。”
  如是以往,很多人可能嗤之以鼻:堂堂一个军还干不了一个美械师?但看过美军步兵师的装备列表,特别林冠华用长津湖战役举例说明围歼陆战一师不成的场面后,这结论就容易接受多了。
  “除此之外,是否能让英国代表团问问看,能不能把德国S-100级鱼雷艇和鱼雷搞过来,如有这些东西,那将来美军的港口可以和他打游击战。
  建议中央在东北设立德械武器收容站,分拣处来的破烂也不要放弃,拆解为备件使用,德国武器比较精密、公差小、通用性好,容易互换,我们无法生产,但能当备件修复战损的装备!”
  总理哈哈大笑:“小林,你算是把我们勤俭持家的法宝学会了,这就很好嘛。”
  众人迅速盘算下了,苏联这里的德械,大概是3000万美元,还是贷款;英国人这边,按林冠华的优先级去选购,可能都到不了800万,总体而言尚能承受。
  当中央在讨论购买计划时,陈绍宽、乔冠华等人已在挪威参观,相比苏联缴获装备的杂乱无章,英国人的管理显然有条理得多,各个仓库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成色相当不错,甚至还有数据卡片可供人查阅,充分体现了帝国主义在商业领域上的精明。
  陪同人介绍道:“联邦德国已重建了防卫军,但他们并不需要那么多装备,所以可出售大批量军火,比如这些4号坦克、3号突击炮,价格都非常低廉,贵国喜欢用英镑还是美元结算?”
  代表团看明白了,英国人推销的都是二线装备,真正一线顶级战力的虎式、豹式都留给了西德防卫军或挪威,至于鼠式等极少数产品,也早就被几个大国拉回去研究,不会出现在清单上。
  “美元吧,我们目前只有很少的英镑。”
  “我们也愿意接受美元或黄金支付。”
  “但你们的价格太贵。”陈绍宽摇头,“美国谢尔曼坦克只要400美元,4号坦克你们居然索价2000。”
  对方耸耸肩:“将军,美国坦克确实便宜,但他们的谢尔曼没有火炮、没有无线电装置更没有弹药,同时他们也不送货!”
  乔冠华道:“这些额外的东西并不值1600美元,我看过报价单上L/48的Kwk75mm坦克炮,价格不到400美元,电台、炮弹、运费总不能要1200美元吧?”
  陪同人一时语塞,少倾讪笑道:“这位先生很熟悉德国装备?我都不确定您说的这个坦克炮能不能装在4号坦克上,毕竟德国坦克炮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