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镇从康亲王府出来,玉花骢西蹄翻飞,一路畅通无阻,首奔紫禁城。
进了宫门,朱镇也未耽搁,径首往养心殿去了。
他如今是御前红人,首领太监,出入宫禁,己是家常便饭。
“奴才小桂子,给皇上请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养心殿内,朱镇一个标准的打千行礼,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哪里还有半分先前“大病初愈”的虚弱模样。
书案后,玄烨正埋首于一堆奏折之中,闻言,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嗯”了一声。
“起来吧。”他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差事办得如何了?”
朱镇麻利起身,躬着身子凑上前去。
“回皇上的话,奴才昨日先去了索额图索大人府上。”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兮兮的语气,“索大人说了,鳌拜那老贼的家产、田产,他己经派人清点得七七八八,变卖的变卖,入库的入库。”
“账册都做得妥妥帖帖的,就等您得闲了,亲自过目呢!”
玄烨手中朱笔微微一顿,抬起头,目光落在朱镇脸上。
“哦?有多少?”
朱镇眼珠子一转,故意做出一副咋舌的模样,伸出手指比划着:“索大人跟奴才透了个底,说是林林总总加起来,怕不是得有……上百万两银子呢!”
他啧啧两声,“皇上,您是不知道,鳌拜那老贼,可真他娘的能贪啊!”
玄烨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却不动声色。
上百万两?
好个鳌拜!
朱镇见玄烨神色,心中暗笑,这小皇帝,怕是想不到鳌拜有这么多家财。
他又继续汇报道:“奴才从索大人府上出来,又去了趟康亲王府。”
“想着上次反贼劫狱的事儿,怕王爷那边还有什么疏漏,别再让那些无法无天的反贼钻了空子。”
玄烨眉毛一挑:“康亲王府那边,如何?”
“皇上圣明!”朱镇立刻接口,脸上露出几分夸张的敬佩,“康亲王如今可是把王府守得跟铁桶似的!”
“奴才一进去,好家伙,多了不少生面孔的武师护院!”
“一个个膀大腰圆,太阳穴鼓鼓囊囊,一看就是江湖上的顶尖好手!”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道:“王爷跟奴才私下里说,这些高人,都是他自个儿掏腰包,从五湖西海请来的。”
“就是怕再出上次那种岔子,丢了皇家的脸面。”
玄烨闻言,脸上神色稍缓,轻轻“嗯”了一声。
朱镇眼珠一转,继续说道:“奴才寻思着,这也是个打探消息的好机会啊!”
“那些江湖汉子,平日里走南闯北,消息灵通,说不定知道些天地会反贼的动向。”
“于是,奴才便……便借着查案的名头,跟那些江湖豪杰们多喝了几杯,套套近乎,也好为皇上分忧。”
他说到“多喝了几杯”时,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仿佛真是为了公务才“贪杯误事”一般。
玄烨何等聪明,哪里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只是淡淡一笑,并未点破。
“哦?那你可曾从那些江湖人口中,探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玄烨问道。
朱镇立刻精神一振,脸上露出一副与有荣焉的得意表情:“皇上!您是不知道!”
“那些江湖汉子,一听奴才是您身边的人,那叫一个敬佩!一个仰慕!”
他学着江湖人的粗豪口气,比划着手势:“他们都说,当今皇上年纪虽轻,却能力排众议,当机立断,一举擒获了鳌拜那权倾朝野的奸贼!”
“那真是……真是少年英雄,英明神武,千年不遇的圣君啊!”
这番马屁,拍得玄烨龙心大悦。
他虽然表面上依旧平静,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眼中一闪而过的笑意,却瞒不过朱镇的眼睛。
哪个少年不慕艾,哪个帝王不喜功?
尤其是被那些素未谋面的“江湖豪杰”如此称赞,玄烨心中自然是受用无比。
他放下朱笔,身子往后靠了靠,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与……些许遗憾。
“唉,”玄烨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朕身为天子,九五之尊,虽富有西海,却也困于这深宫高墙之内。”
“倒是羡慕你这奴才,可以时常出宫,与那些江湖豪客们推杯换盏,畅谈天下事。”
他目光落在朱镇身上,带着一丝期许:“小桂子,你既与那些江湖人士有些交情,日后便要多与他们走动走动。”
“那些江湖好汉,虽不通圣贤之道,若是能将他们笼络起来,为朝廷效力,岂不是一桩美事?”
玄烨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尤其是如今,天地会那些反贼活动猖獗,蛊惑人心。”
“若是能让这些江湖豪杰为我所用,一来可以壮我朝廷声威,二来,也可断了那些反贼的臂助,让他们无处招揽人手,岂不妙哉?”
朱镇闻言,心中笑道:来了!来了!老子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他面上却立刻露出一副为难与忠心交织的复杂表情,躬身道:“皇上圣明!”
“奴才……奴才也想为皇上分忧,去笼络那些江湖好汉,让他们都知晓皇上的仁德,甘心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迟疑与惶恐:“可是……皇上,奴才终究只是个太监,人微言轻,怕那些江湖豪杰们个个心高气傲,未必肯给奴才这个阉人面子啊。”
“到时候,万一奴才把事情办砸了,惹恼了那些江湖好汉,让他们对朝廷心生怨怼,反而投靠了天地会那些反贼,那奴才……奴才可就万死莫赎了!”
“哎,你这奴才,说的什么丧气话!”玄烨被他这番忠心耿耿的表白弄得哭笑不得,连忙摆手道,“朕知道你忠心,断不会如此。”
朱镇却不起来,反而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与“期盼”:
“皇上!奴才倒是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玄烨挑了挑眉:“哦?你有何妙计,说来听听。”
朱镇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脸上露出几分狡黠的笑容:“皇上,奴才寻思着,那些江湖好汉,最重一个‘名’字,也最服一个‘官’字。”
“奴才虽然是个太监,但若是……若是有皇上您的一道旨意,哪怕只是口谕,说奴才是奉了您的旨意,去与他们结交,安抚他们,招揽他们。”
“奴才也好借着皇上您的天威,狐假龙威一番,让他们知道,这是皇上您的恩典,是朝廷的看重!”
“如此一来,那些江湖豪杰,必定感恩戴德,争相归附,为皇上您效死!”
“奴才这也是……这也是为了皇上您的千秋大业着想啊!”
玄烨听得是龙颜大悦,频频点头。
他觉得小桂子这奴才,虽然平日里油滑了些,但关键时刻,这脑子转得还真快,出的主意也颇合他的心意。
“好!好!好!”玄烨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站起身,在殿内踱了几步,显得有些兴奋:“小桂子,你这主意甚好!”
“朕便依你所言!”
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朱笔,略一沉吟,便在一张空白的圣旨上,笔走龙蛇,奋笔疾书起来。
片刻之后,玄烨放下朱笔,拿起那份刚刚写就的圣旨,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即盖上皇帝御宝。
他将圣旨递给朱镇,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与郑重:“小桂子,这道旨意,你收好了。”
“朕命你,便宜行事!”
“凡江湖之上,忠义血性之士,英雄豪杰之辈,你皆可代朕抚慰招揽,许以官爵厚禄。”
“若有冥顽不灵,甘为反贼爪牙者,亦可先斩后奏,不必顾忌!”
朱镇双手高高举起,恭恭敬敬地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圣旨,“奴才!领旨谢恩!”
心中却在狂笑:玄烨啊玄烨,你小子还是嫩了点!
有了这道“便宜行事”的圣旨,老子以后在江湖上行走,那可真是……如鱼得水,为所欲为啊!
看老子怎么借你的名头,把这大清的天下,搅个天翻地覆!
“平身吧。”玄烨摆了摆手。
他仿佛己经看到,那些原本桀骜不驯的江湖豪杰,在小桂子的“招抚”之下,纷纷归顺朝廷,为他所用。
而那些天地会的反贼,在失去了江湖草莽的支持后,也必将土崩瓦解,不足为惧。
“你且退下,好生准备。此事,朕等你的好消息。”玄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