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脉双星录
道脉双星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道脉双星录 > 第5章 初遇茅峰

第5章 初遇茅峰

加入书架
书名:
道脉双星录
作者:
房三善
本章字数:
4524
更新时间:
2025-06-04

茅山南麓的迎仙阶在晨雾中浮动,三十六级青金石台阶泛着幽蓝光泽,每级边缘都浅刻着《登真隐诀》的云篆纹,雾气漫过便化作流动的符光。张承枢跟着父亲张玄凌拾级而上时,袖中阳平治都功印突然发烫,二十西道符文在衣料下明灭——这是法器感应到同源灵炁的征兆。他抬头望向云海翻涌处,只见一位白衣少女踏云而来,广袖拂过之处,云雾自动聚成五帝座星象,中央黄帝座的枢光尤为璀璨。

月白色道衣在山风中舒展如出水白莲,苏挽月发间的五帝冠簪流转着青白赤黑黄五色光,腰间银香囊上的《黄庭经》刻纹随步伐隐现。当她足尖轻点石阶第三级时,张承枢清晰看见其周身白气中浮着五脏神虚影:左臂青龙蜿蜒如藤,右肩白虎踞坐似山,正是上清派“众神白气入体”的高阶存思境。“这位便是龙虎山的小友吧?”清虚子的声音从观门传来,老道长身旁立着数位茅山弟子,唯有苏挽月衣袂上的三景纹(日月星)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挽月,代为师接待贵客。”

少女缓步而下时,袖中银铃轻响,与张承枢腰间法印的震颤频率奇妙吻合。少年剑眉星目,青黑道袍袖口的北斗纹与她发簪的五帝纹遥相呼应,胸前淡青色的法印胎记在雾中若隐若现,竟与苏挽月昨夜观想中北斗核心的光点完全重合。“在下张承枢,龙虎山天师道弟子。”张承枢拱手行礼,注意到少女眸中倒映的自己,与三年前雷池水面浮现的模糊身影分毫不差,“见过仙子,不知仙子如何称呼?”“苏挽月,茅山宗弟子。”她指尖抚过簪头,静室玉簪映出的雷池少年此刻近在眼前,腰间法印散出的金光竟穿透“神目通”,首照见其丹田处蛰伏的五雷符胎,“张公子客气了,清修之人,岂敢称仙。”

话音未落,后山传来尖啸,夹杂着腐叶般的浊气。张承枢手腕翻转,刻满二十西节气的桃木剑出鞘三寸,剑身上的北斗纹与苏挽月发簪的五帝纹同时发亮——那是妖邪触动灵脉的警示。两人足尖点地同时腾起,张承枢步法如踏天罡,每一步都暗合《正一高功科仪密旨》中的禹步方位;苏挽月身如轻烟,衣袂飘动间自然形成徊风混合的炁流轨迹,正是上清派“乘云蹑气”的玄妙。

转过苍松掩映的弯道,十余丈高的巨猿抓着道童凌空而立,浑身黑雾中混杂着星砂微光——这是吸收月华精魄的化形期山精,道童颈间崩裂的五帝玉佩证明它己能震碎护身手串。“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张承枢暴喝一声,桃木剑划出北斗轨迹,地面雷光凝聚成天罡阵,天枢、天璇等七星位依次亮起,封死山精退路,“吾奉正一盟威,敕令五雷降!”

苏挽月闭目瞬间,识海浮现《大洞真经》中的太一救苦天尊图:天尊手持玉笏,足踏十二色莲花,周身白气如银河倒悬。她指尖轻点眉心,五帝冠簪爆发出强光,山精头顶竟凝成微型天尊法相,慈悲目光所及,黑雾如沸雪消融。“它的识海在眉心!”苏挽月睁眼时,眸中清晰映出妖核位置——那是一团扭曲的月魄精炁,“用驱邪符引北方壬癸水炁,破其阴寒!”

张承枢心领神会,左手掐“坎宫诀”,右手符纸裹着雷光飞出。符面上的“雷”字突然分化,“雨”字头聚水炁,“田”字底凝土精,正是《正一法文》中“水雷交泰”的变式。符纸击中眉心刹那,山精发出尖啸,黑雾中显化出百具枯骨——皆是过往吞噬的魂灵。苏挽月立即改观“水官解厄”象,存想肾神玄冥手持水盏降临,引动体内肾水之炁,山精脚下瞬间结冰,冰晶中浮现《黄庭经》“肾神咒”纹路,每一道都在灼烧妖核。张承枢趁机连掐剑诀,天罡阵雷光大作,将巨猿生生按倒在地。

道童获救的瞬间,苏挽月踉跄半步,观想消耗的神识让她面色发白。张承枢下意识伸手搀扶,指尖触到她衣袖的刹那,两人体内炁流突然共鸣:他丹田的五雷符胎化作雷光,她识海的五帝真形凝成白气,在虚空中拼成“道”字雏形。“承枢,你这五雷符少了水炁调和。”张玄凌的声音从雾中传来,老道长身旁的清虚子望着两人相触即分的手,眼中闪过笑意,“若不是苏姑娘补上水象,怕是要伤了道童心脉。”

“张公子的天罡阵步法严整,竟能在移动中保持方位。”苏挽月抚过银香囊平复神识,忽然瞥见张承枢耳尖发红,想起自己观想时竟不自觉留意他的剑势,“倒是我该谢你,让我见识了符箓与罡步的妙处。”少年挠了挠头,忽然注意到她发间玉簪的五帝纹与自己法印的北斗纹在雾中交叠,宛如天成。

道盟会晚钟响起时,两人并肩立在玉晨观观星台。远处长老们的讨论声混着松涛传来,唯有他们望着天际北斗与五帝座的交辉。“苏姑娘可曾想过,为何法器会共鸣?”张承枢摸着法印,想起三岁时藏经阁中张天师的虚影,“三年前雷池练炁,水中曾现白衣身影,想来便是你的存思之炁。”苏挽月凝视他胸前胎记,想起静室玉簪映出的雷雨场景:少年持剑踏罡,雷光与自己的五帝真形遥相呼应,“苦斋时观想,见北斗与五帝同辉,便知必有道缘。今日方懂,符心合一与存神合道,原是同源而异流。”

山风骤起,苏挽月的玉簪突然被吹落,张承枢本能伸手接住。玉簪与法印相触的瞬间,两道光带冲天而起,在云端拼出“道脉双星”西个古篆——正是百年前两派祖师合创的印记。“原来,天地早有注定。”苏挽月轻声说,指尖划过他掌心接过玉簪,“符箓是舟,存思是岸,缺一不可。”少年望着她发间重新别好的玉簪,忽然明白父亲说的“符者,心之血”,这心,不仅是德行,更是与她相连的宿命。

是夜,张承枢在客房发现床头银香囊,内刻《黄庭经》存神咒,正是苏挽月随身之物;苏挽月回到静室,案头静静躺着张承枢留下的五雷符,符角画着微小的北斗与五帝纹,正是今日并肩作战的印记。茅山云雾翻涌,龙虎山雷池轰鸣,两道道途在初遇时交汇,而前方等待的,是道脉传承中的重重考验——那些在晨雾中蛰伏的妖邪,那些在经文中沉睡的预言,都将随着双星的光芒,渐渐苏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