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脉双星录
道脉双星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道脉双星录 > 第50章 神思乱·存想镜中影

第50章 神思乱·存想镜中影

加入书架
书名:
道脉双星录
作者:
房三善
本章字数:
4452
更新时间:
2025-06-05

茅山玉晨观的静室里,檀香正从三足青瓷炉中袅袅升起,在晨光里织成半透明的帘幕。苏挽月跽坐在竹席上,膝头摊开的《大洞真经》残卷泛着幽蓝荧光,卷角处“存神守一,五气朝元”八字朱砂批注,正是百年前祖师陶弘景的真迹。她指尖抚过发间玉簪,那枚雕着五帝冠纹的银簪忽然传来凉意——这是每日卯时存思的最佳时辰。

“叩齿三十六通,纳东方青炁于肝宫……”少女闭目诵念,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随着舌尖抵住上颚,津液自舌下金津玉液二穴涌出,带着松针般的清苦。当她观想东方苍帝青灵始老尊神乘龙而下时,识海中的青炁忽然泛起涟漪,宛如被投入石子的深潭。

丹元宫的景象本该是金碧辉煌的殿阁,主掌心神的丹元君应端坐在七重莲花座上,头戴朱霞冠,衣披赤锦袍。可今日那神象的面容却始终模糊,眉目间竟渐渐浮现出另一道身影:剑眉微蹙时眉间会出现细浅的川字纹,眼尾在笑时会漾开细碎的光,正是龙虎山那位总把阳平治都功印敲得叮当响的张承枢。

“荒唐!”苏挽月指尖骤然掐紧太渊穴,指甲几乎陷入掌心。她强迫自己回溯《大洞真经》的字句,可识海却不受控地闪现三个月前在渝州城隍庙的场景:暴雨如注的夜晚,张承枢正踩着禹步布天罡阵,道袍下摆沾满泥污,却仍腾出一只手将她护在身后。那时他转头对她笑,睫毛上还挂着雨珠:“苏仙子且退半步,待我借五雷天心正法——”

檀香突然变得辛辣,刺得鼻腔发酸。苏挽月猛地睁眼,发现掌心己被掐出渗血的月牙痕,而案头铜镜里,自己素来清冷的面容竟染着薄红。更令她心惊的是,镜中倒映的静室砖墙上,不知何时浮现出淡金色的符箓纹路,正是天师道“存神观想符”的笔迹——分明是张承枢惯用的雷火气息。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她喃喃念诵《阴符经》,试图以道家炼心之法镇住翻涌的神思。可当再次闭目,丹元君的赤锦袍竟化作青黑色道袍,衣摆上的北斗罡星纹在识海中明灭不定。那道身影转过身来,腰间阳平印突然发出清越的钟鸣,与她发间五帝簪的玉磬之音遥相和鸣。

“不可能……”苏挽月浑身发冷。上清派存神之术向来讲究“收视返听,闭塞其兑”,怎会被外境干扰至此?更诡异的是,她分明能“看”见对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桃木剑磨出的老茧,在去年联手降伏山精时,曾与她指尖相触不过刹那。

指尖突然传来灼痛,她惊觉方才存思时咬破了舌尖,一滴鲜血正滴在《大洞真经》残卷上。朱红血迹沿着陶弘景的批注蜿蜒,竟在空白处显露出一行极小的墨字:“情丝者,非劫非缘,乃道心之镜也。”字迹斑驳,显然是前人用秘传隐墨所书,此刻被真血激活,在纸面上明明灭灭如流萤。

静室的铜铃突然无风自动,丁零声里夹杂着远处山道的脚步声。苏挽月猛地起身,玉簪上的五帝冠纹撞在香案角,发出细碎的脆响。她伸手按住发烫的太阳穴,镜中倒影里,自己向来整齐的道髻竟散落几缕发丝,像极了那日张承枢在雷雨中被打湿的鬓角。

“挽月师妹?”门外传来同门的呼唤,“掌教师伯传讯,明日卯初至九霄台论道。”

“知道了。”她的声音比平日哑了三分,指尖无意识地着残卷上的血痕。当指尖掠过“情丝”二字时,识海深处突然闪过一道青黑色的闪电——那是张承枢施五雷符时的法象。

檀香渐散,静室重归寂静。苏挽月凝视着案头铜镜,镜中人眼中倒映的不再是丹元君的神象,而是某个总在她存思时闯入的身影。她忽然想起《黄庭经》里说“心神丹元字守灵”,可此刻守灵的心神,却如同被春风吹皱的池水,再也映不出澄澈的神象。

指腹擦过镜面上若隐若现的符箓纹路,她忽然发现那些由雷火炁凝聚的符笔,竟在砖墙上勾画出一个并肩而立的轮廓。左边是持桃木剑的青黑身影,右边是戴五帝簪的月白道衣,两道身影的指尖似要相触,却被镜中檀香的烟雾模糊了界限。

“道心……”苏挽月轻声自语,声音在空寂的静室里回荡,“究竟是镜中影,还是心中痕?”

窗外传来山雀的啼鸣,惊落松枝上的晨露。她伸手拢好散落的发丝,玉簪却在发间打了个滑,“当啷”落在竹席上。弯腰拾簪时,瞥见自己膝头《大洞真经》残卷上的血字,此刻己淡得几乎看不见,唯有掌心的灼痛提醒着方才的神思大乱。

辰时三刻,当苏挽月带着微颤的指尖推开静室木门,迎面而来的山风卷着几瓣早开的桃花。她忽然想起去年在龙虎山见到的场景:张承枢站在天师殿外,正给一个孩童画驱邪符,阳光穿过他道袍袖口的北斗纹,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时她曾想,天师道的修士总把“用”字刻在骨血里,却不知这“用”字背后,是否也藏着如存思术般的灼灼真心?

指尖无意识地抚过发簪,苏挽月忽然发现,那枚向来冰凉的玉簪,此刻竟带着体温般的暖意。远处传来钟磬声,是玉晨观每日的早课开始了。她深吸一口气,将残卷收入袖中,道袍上的月白广袖拂过砖墙上未褪尽的符影——那是她道心初乱的印证,也是某个注定要闯入她清修世界的人,留下的第一缕痕迹。

这一日的存想课,终究是破了十年未有的清静。当暮色漫进静室时,苏挽月望着铜镜里自己眼底的淡淡青影,忽然想起陶祖残卷里那句被血激活的批注。原来所谓道心之镜,从来不是不染尘埃的明镜台,而是能映出人间烟火的琉璃盏。只是这烟火,此刻正以某个持剑踏罡的身影为引,在她坚守多年的清修之境,燃起第一簇温暖的火苗。

夜风穿堂而过,吹灭了案头的烛。苏挽月在黑暗中闭目,却不再抗拒识海中浮现的眉眼。她听见自己心跳如鼓,像极了那日张承枢施雷法时,天际滚过的第一声闷雷。原来情丝入道心,从来不是突然的雷霆万钧,而是如这檀香般,在不知不觉间,己将清修的竹席,熏染成再也忘不掉的人间颜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