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地球的大气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其中,离地面最近的一层是对流层,大约有十二公里厚。
大部分航班都在这一层飞行。
再细分一点,对流层还可以分成下部、中部和上部。
下部因为有很多水分和细小尘埃,所以常常形成云雾。
中部则是最容易下雨或下雪的地方。
而上部则比较不受地表的影响。
不过,在中纬度地区和赤道附近,有时会遇到速度超过二十五米每秒的强风,人们通常叫做急流区。
长途飞行为了安全舒适,往往会选择飞得更高些,尽量到达平流层的边缘。
在那里天气通常比较好,适合长时间飞行首到目的地。
但只要经过不稳定的空气区,如果碰到了强烈扰动,旅途就会变得很颠簸。
同时,随着飞机上升,外界压力降低,也会导致乘客耳朵不舒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五千英尺的高度被视为一个重要节点。
因为在这个高度附近,很容易遇到不稳定空气和恶劣天气。
即便像魏荆这样胆大的飞行员,在接近这个高度时也会格外小心谨慎。
因为真勇气来自于基于准确判断后的行动。
不论是飞越雷暴,穿过浓雾降落,还是突然调整飞机姿态,都离不开他对自身技术的信任。
当然他也明白有些事不是单靠勇气就能搞定的。
比如无法预见的气流变化就如隐形敌人,随时可能将飞机带入险境。
正如老话说的:
对流层里的事情太复杂了,谁又能完全掌握呢?
客舱里。
现在所有旅客都提不起精神,看起来就像霜打了的菜叶。
五千米不仅是飞行的一个门槛,对于乘员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没有经过训练的话,在飞机上升或是碰到乱流时,很多人会觉得不适。
不断攀升……
不多时,C999大型客机己经达到了七千米高空。
魏荆的眼睛明亮有神,全身心投入其中。
旁边的副驾驶张勇看得目瞪口呆。
此时的魏荆显得沉稳老练,尽管飞机正在穿越对流层,时不时会遇到一些颠簸。
但他控制得很是稳定。
与之前“大胆”的风格完全不同。
仿佛换了一个人。
张勇原本还担心魏荆会再次鲁莽地操作飞机通过这层。
那样做的话,可真是问题不小。
起飞那会儿的“猛加速”还能说是展示国产品牌大飞机的优点。
但如果穿越对流层依然这么冲动,就说不过去了。
还好。
他懂得分寸。
忽然间,
一股强大的气流袭来,整架飞机瞬间摇晃起来。
驾驶舱内,
大家都互相看着,还以为是那个大胆的机长又在搞什么鬼。
但实际上,驾驶座上的魏荆依旧泰然自若。
他一边调整仪表盘上的装置,一边通过广播对乘客说:“各位乘客,我们现在正在穿越大气层的一部分,可能会遇到一些摇晃,请务必系紧安全带。
如果感觉不适,比如头晕或恶心,请尽快告知乘务员,我们会尽全力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