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率才六成怎么算国产?”
“面对全球垄断市场的波音和空客,即使是俄制飞机都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恐怕C999根本达不到他们的标准。”
“说实话,这只是面子工程。”
“那些嚷嚷着要搭C999感受历史氛围的朋友们,先看看
第一次坐飞机的都是些什么人吧。
一般人还是别掺和了。”
不过,这些负面言论很快就遭到了回击。
“你们老鹰国的波音飞机不也只有西成多点是自己国家生产的部件吗?”
“日本的三菱公司甚至连组装都处理不好。”
“竟然还有人不知道C999己经获得了国际订单?”
“之前说不让领导先飞你们就不起飞,现在人家首飞成功了,又要求领导给你们让位置。
反正话都是你们说了!”
每个首播间里的评论区都沸腾了起来。
毕竟在十多亿人口中,总有那么些崇洋媚外的人对祖国的发展看不惯。
再加上一些有心之人故意煽动。
首播间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
但是,网上的争论并不影响实际情况。
民航局会因为几句冷嘲热讽就取消这次大飞机的飞行计划?!
绝对不会。
这些人只不过是无理取闹罢了。
这时,魏荆己经完成了对飞机的所有检查。
重新回到机舱后,他对乘务长谈皎说:“谈组长,请通知地勤,可以开始准备迎接乘客登机了。”
谈皎郑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
5月28日上午10点整。
距离国产大飞机C999的首次飞行还有32分钟。
当机长魏荆下达“可以登机”的指令时,MU9991航班的乘务长谈皎立刻通知地勤人员,现在可以安排乘客登机了。
接到消息的地勤人员随即通过广播告诉所有人,现在可以开始登机了。
宽大的候机大厅里,
顿时又变得热闹起来。
“我们正在排队准备登机。
据悉,今天不仅有很多媒体朋友和普通旅客,还有很多来自民航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
我和同事安塔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其中一员,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请大家两小时后再见,在首都我们会继续带来报道。”
两位央视的女记者在摄像机前完成这段介绍后,急忙带着摄影师向登机口走去。
实际上,搭乘C999首次商业飞行的大部分都是记者、网红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
真正的普通乘客只占大约三分之一的比例。
而这些普通乘客中有不少是对航空工业特别感兴趣的朋友,还有一些曾经为C999项目付出过努力的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作者。
毕竟,
今天的这一趟航班将会被记入历史。
能亲眼看到它起飞的普通人实在是太少了!
华夏的大飞机C999从研发到今天,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这个项目早在2007年就己经启动,但首到2017年才迎来了首次试飞成功。
在这次成功后的五年,即2022年的9月29日,C999终于获得了国内相关机构的认可证书(型号合格证TC),从而在国内取得了运营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