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姑娘们明里暗里地提了好几次芙蓉宴的事儿,甘舒宁无法,只好穿过游廊假山,去荣禧堂。
门口站着几个丫鬟,见甘舒宁来了,一边打起帘子,一边朝里头通报。
贾母正在用早膳,一碗红稻米粥,色如胭脂,香气扑鼻,配上一碗牛乳蒸羊羔。王夫人一众站在一旁服侍。
甘舒宁在一旁落座,轻轻摇着手中那柄竹扇,凑近了仔细闻,异香扑鼻。
贾母接过鸳鸯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嘴:“你今儿个怎么过来了?”
在贾府的这半个多月,甘舒宁不大西处走动,整日待在李纨院里。每日命碧桐与锦书陪同黛玉去贾母那里玩一会儿,叙一叙祖孙之情。
除去非要算计双玉姻缘外,贾母对黛玉的宠爱比旁人高出一截,同宝玉平起平坐。
甘舒宁只吩咐碧桐与锦书在贾母处不要让宝玉冒犯了黛玉。
“姑娘们说后花园里的荷花开得正盛,撺掇我好几回了,说要弄个芙蓉宴,姐妹们在一块儿赏花作诗。我寻思着,我到底是客人,本不该多事,只是姑娘们惦记的紧,今儿个来讨老太君的意思。”甘舒宁轻摇竹扇,又看向诸位夫人奶奶,笑道:“你们觉着呢?”
王夫人一众只是笑笑,并不说话,等着贾母示下。
贾母接过鸳鸯递上来的茶盏,抿了一口:“后花园那边平日里疏于打理,到底有些不便宜。”看向王熙凤,吩咐道:“你让人去收拾收拾,湖面上打理出一条道来,姑娘们要赏芙蓉,自然不能只站在岸边干瞧,弄几只船来,再让人备些应景的吃食,约好日子,我们也跟着游湖赏花一回儿。”
王熙凤笑着应下,出去张罗了。
甘舒宁接过鸳鸯奉上来的茶,不同于老太君的老君眉茶,是今年新供的洞庭碧螺春,甘舒宁笑道:“怪不得老太君这么受用你呢,瞧瞧,一盏茶的事都这么细致。”
鸳鸯不好意思地笑着站回贾母身侧,众人也跟着浅浅一笑,贾母一副得意的神情朝甘舒宁夸鸳鸯:“我是离不开这个毛丫头了,心比寻常人细,手脚又灵巧,我记不住的,她都替我记着,还能讨你这个千挑万挑的人一句夸。”
众人正说笑着,突然有丫鬟来报,薛家太太己经靠岸下船了,正往贾府来呢。
无人说话,只有王夫人喜笑颜开,一副期盼了好久,终成所愿的模样。
贾母虽不满意这不请自来的七拐八绕的亲戚,但面子功夫还是要维持的,淡淡地朝王夫人问:“她一个寡母带着一双儿女,怎么不去王家,反倒跑到咱们府里了。”
王夫人面露唏嘘,感慨妹妹丧夫,哥哥又不在京中,强撑着朝贾母卖笑:“哥哥升迁外省,一大家子都不在京中。”
贾母又问:“薛家此次进京是为何啊?”贾母虽然老了,但并不糊涂。他们都是嫡亲的兄妹,王夫人知道的事,薛家不会不知道。既然王子腾不在京城,她们上京也无人可靠,为何还要千里奔波呢。
王夫人:“宫里头不是在为公主郡主们物色入学陪侍吗?我妹妹家有个乳名唤作宝钗的姑娘,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且饱读诗书,才学不让黛玉,就想着来碰碰运气。”
甘舒宁原本只是坐在一旁听戏,突然听见王夫人拿宝钗和黛玉作比较,一脸关切地泼冷水:“只是公主郡主的陪侍哪里是件容易事呢?当年太子选伴读时,我父亲身为太傅之子才堪堪入选,虽说如今是为公主郡主选陪侍,但想来也是条件严苛,非家世、样貌、才学无一可以挑剔才能入选吧。”
王夫人是个老实本分的,听甘舒宁这样刁难,也不会还嘴,干巴巴地站在边上赔笑。
贾母冷眼瞧着,甘舒宁是真心疼黛玉的,更加坚定了想要促成双玉姻缘的决心。
贾母也是看着甘舒宁长大的,幼时她与贾敏二人并称“京城双姝”,彼时是国公府鼎盛时期,国公爷深得帝心,与大家氏族往来不断,而甘府当日,有一位官至太傅的老太爷,同一位与太子情同手足的下任家主。甘舒宁与贾敏生的气度非凡,见识高于常人,二人在一众闺秀中可谓风光无限,连一众公主郡主都要退让三分。
如今荣国府的荣光不复往昔,甘府也只剩下这么一个荣誉加衔的孤女。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甘舒宁如此疼爱黛玉,将来给黛玉的嫁妆定然不少,且甘府与贾府这种靠军功起家的新贵不同,甘府是书香世家,与当世文人圈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宝玉若能娶黛玉为妻,不仅可以护宝玉一世富贵无虞,还能再延续一段荣国府的荣耀。
气氛正尴尬着,门外又有丫鬟笑着来通报:“薛家姨太太己经到大门口了。”
王夫人欣喜地看向贾母,贾母点了点头,王夫人领着自己的丫鬟去迎薛家母女了。
甘舒宁将茶盏放在手边的小桌上,一声清脆的声响。
甘舒宁朝刚刚进来通报的丫鬟说道:“你想必是弄错了吧,薛家太太怎么会从正门进来呢。”
众人一头雾水,丫鬟回忆了一下,如实说:“薛家太太就是从正门进来的呀,我亲眼看见金钏姐姐吩咐看门的小厮,说姨太太要到了,到时候把正门打开。”
甘舒宁对上贾母询问的目光,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这个圣上亲封的正二品县主,巡盐御史的夫人,连同老太君你嫡亲的外孙女,都比不过人家一个皇商出身的。人家母女都能走正门,我们母女就只配去钻西边角门这样狗洞似的地方。”
贾母对此事并不知情,此刻看向众人,王夫人与王熙凤都不在,别的太太奶奶又不管事,贾母想问罪都找不见人。
甘舒宁话锋一转:“老太君你是知道我的,我哪里是那任人揉搓的面团,当即训斥了那起子有眼不识泰山的蠢婆子,让人敲开了大门,带着黛玉从正门进来。”
众人拘谨地站在一旁,不敢吭声。
甘舒宁旧事重提,倒不是想让贾母冲王夫人发难,而是借机告诉贾母,贾府许多地方早己不在她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