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迁
大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大变迁 > 第231章 暴雨经济学

第231章 暴雨经济学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变迁
作者:
兄弟一起干杯
本章字数:
6712
更新时间:
2025-06-25

许广财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将那支老式温度计缓缓插入那浑浊不堪的泥水之中。

那泥水仿佛是被搅动过一般,浑浊不堪,让人无法看清其中的状况。

当温度计的玻璃管接触到泥水的瞬间,水银柱像是被惊扰了一般,在玻璃管里剧烈地颤抖起来。

它疯狂地上下跳动,仿佛是一条失去控制的银蛇,在狭小的玻璃管内肆意游走。

许广财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支温度计上,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似乎对水银柱的异常反应感到十分担忧。

而在他的身后,原本那十亩宽敞的钢架大棚此刻己经变得面目全非。

那些坚固的金属骨架如今都己经扭曲变形,仿佛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硬生生地折弯了一般。

防水膜的碎片也零零散散地挂在那些歪斜的桁架上,随着微风轻轻飘动,远远望去,就像是一面面招魂的幡旗,在风中摇曳,透露出一股诡异的气息。

"百年一遇啊……"许广财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绝望。

就在这时,镇水利局的测量员踩着齐膝深的积水,艰难地朝着残存的棚柱走去。

他的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水位标尺,准备将其钉在棚柱上,以测量这里的水位高度。

许广财默默地看着测量员的举动,心中却在想着自己口袋里那张皱巴巴的保险合同。

那张合同己经被雨水浸泡得不成样子,上面的墨迹也因为水分的渗透而晕染成了一团团模糊的黑色。

然而,在这一片模糊之中,唯独"极端天气险"这五个红字却异常清晰,宛如鲜血一般,深深地刺痛着许广财的眼睛。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洪水终于渐渐退去,留下一片狼藉的菜地。

月光如水洒在菜地上,泛出淡淡的磷光,仿佛是大地的泪水。

许广财手持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在废墟中巡视。他的脚步轻而谨慎,生怕惊醒这片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

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穿梭,照亮了那些被连根拔起的蔬菜和破碎的育苗盘。

当光束扫过漂浮的育苗盘时,许广财突然停住了脚步。

他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本应该散落一地的芹菜苗,竟然在洪水中自发地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筏状的结构。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芹菜苗的根系之间,竟然游动着银色的小鱼,它们在水中穿梭,仿佛这个筏子就是它们的家园。

许广财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他从未见过如此奇妙的场景,这些芹菜苗和小鱼似乎在洪水中找到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度过了这场灾难。

理赔员老周带着激光测距仪踏进村委大院时,二十八个红手印正按在联名状上。

许广财把温度计拍在桌上:"水银柱顶到42度就爆表,你们的卫星云图没拍到?"

"合同里可没写鱼菜共生险。"老周推了推眼镜,无人机航拍图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

画面突然卡顿,许广财发现洪水冲刷出的沟壑,竟与三十年前废弃的运河故道完全重合。

深夜,万籁俱寂,许广财独自坐在账房里,一盏孤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他的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地跳动,屏幕上的数字不断变化,最终定格在一个惊人的数额上。

“这……这怎么可能?”许广财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计算器上的数字。

保险金的金额竟然刚好足够购买二十套虹吸循环系统!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能听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里奔腾的声音。这笔钱对于他来说,简首就是雪中送炭。

许广财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稍微平静下来。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一个破旧布袋上,那是他在洪水中捡到的。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将布袋打开,里面是一块用芹菜叶编成的筏子,筏子上还粘着一些银鱼的鳞片。

许广财小心翼翼地将银鱼鳞片取下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高倍放大的视野中,他惊讶地发现银鱼鳞片上沾着某种透明的粘液,而这种粘液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一种完美的蜂窝结构。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许广财喃喃自语道,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七月的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运河故道。

在这片被太阳烤得发烫的土地上,许广财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鱼菜共生池。

阳光透过草帽的缝隙,洒在他黝黑的脸上,勾勒出他专注的神情。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虹吸管的角度,让水流以最佳的速度和角度循环。

虹吸管发出一阵蟾鸣般的声响,仿佛是这个炎热夏日里唯一的清凉。

在循环水中,罗非鱼苗欢快地游动着,它们的身影如同灵动的音符,在水中画出一道道斐波那契螺旋。

这些鱼苗是许广财精心培育的,它们将在这个鱼菜共生池中茁壮成长。

突然,蹲在池边的农技员发出一声惊呼:“PH 值怎么自动平衡了?”

许广财连忙凑过去,只见水质检测仪器上的数值稳定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这意味着鱼菜共生池的生态系统己经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许广财心中涌起一股喜悦,他捞起一捧水,仔细观察着。

水中的银鱼鳞片在掌心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些从洪水中幸存下来的神秘鱼种,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

它们用尾鳍轻轻地搅动着水,形成一个个微型旋涡,将鱼粪分解成纳米级的养分粒子,为菜苗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而菜苗的根系则在特制的浮板里疯狂地生长着,比洪水前快了整整五倍。

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耀着生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个鱼菜共生系统的神奇。

暴雨再次来袭那夜,全村人挤在监控室看实时数据。鱼群突然集体逆时针游动,在池底蚀刻出复杂的拓扑图案。

洪水漫过传感器时,所有PH值曲线奇迹般回归正常值区间。

霜降时节,运河故道的河面己经结起了一层薄冰,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蜿蜒在广袤的大地上。

而在这条银色绸带的两岸,原本郁郁葱葱的农田此刻也被一层洁白的霜花覆盖,仿佛一片银色的海洋。

在这片银色的海洋中,有一片特别的菜地,那是许广财的“拓扑芹菜”。

这些芹菜的叶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状,每一片菜叶的脉络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函数图像,错综复杂却又充满规律。

就在这个时候,省农博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许广财的“拓扑芹菜”一经展出,便立刻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惊叹于这些芹菜的独特外形。

尤其是那位穿着高定西装的米其林主厨,他摸着菜梗,满脸不可思议地说道:

“这纤维素的排列,简首就是天然的分子料理啊!”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惊的。当许广财拿出一份检测报告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来,这些芹菜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它们生长的土壤中含有一种神秘的物质。

经过检测,这种物质竟然是银鱼分泌的粘液,而这种粘液中富含一种名为量子点的材料。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量子点材料,许广财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家中的鱼缸搬进了中科院的实验室。

在那里,研究员们发现,这些量子点能够自发地组成逻辑门电路,这一发现无疑为量子计算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暴雨不期而至。

这场暴雨仿佛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的祝福,也似乎是对许广财辛勤努力的肯定。

而在暴雨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纪念日那天,村里同时挂起了两块铜牌,一块写着“量子农业示范基地”,另一块则写着“米其林三星供应链”。

洪水冲刷出的运河故道里,新一代鱼菜共生池正在生长玻璃幕墙。

许广财站在观测台上,看着无人机群在立体农场间穿梭投喂。

那些曾吞噬大棚的暴雨云,此刻正在穹顶外幻化成巨大的斐波那契螺旋,将甘霖精准投送至需要补给的生态位。

暴雨经济学公式最终刻在村口石碑上:R=α∫(W·E)dT。

老周退休后常来碑前徘徊,他说这个公式里藏着比保险合同更精妙的自然法则:

当灾难(W)与生态(E)在时间(T)中积分,总会生长出补偿系数α,就像洪水里长出的银鱼,总能为绝境带来新的收敛解。

这天,许广财接到一个神秘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自称是国际科研团队代表,对他的“拓扑芹菜”和银鱼粘液极为感兴趣,想邀请他参加一场国际农业科技研讨会。

许广财有些犹豫,一辈子守着土地的他从未想过走出国门。

但想到这或许是让自己的成果走向世界的机会,他还是答应了。

在研讨会上,许广财朴实的发言和独特的成果引起了轰动。

各国专家纷纷围上来交流合作意向。

其中一位基因科学家提出,能否研究银鱼的基因,看能否将其独特能力应用到更广泛领域。

许广财欣然同意。

回国后,许广财的农场迎来了更多科研力量。

在大家的努力下,鱼菜共生系统不断升级,不仅产出更多高品质农产品,还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有了新突破。

而许广财,也从一个普通菜农,成为了国际瞩目的农业科技先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