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暮春,雨水渐少,空气中却仍带着几分湿意。朝阳刚刚升起,晨光穿透薄雾,给远处的山峦镀上一层金边。水田里,新栽的秧苗正冒出嫩绿的尖儿,微风拂过,泛起一片碧波。
官道上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晨雾中,一支黑色的铁流缓缓显现。走在最前的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身着戎装,腰悬长剑。正是率领玄甲卫南下的云沐君。
"云小姐!"远处一骑疾驰而来,正是崔璟。
"崔大哥。"云沐君勒马停步。两人虽是表兄妹,但因为常年分隔两地,也有段时日未见。
崔璟上下打量了云沐君几眼,不禁感慨:"才半年不见,你倒是长大不少。上次在家中见你时,还是个整日跟着伯父练武的小丫头。如今看来,当真有将门虎女的风范了。"
"崔大哥说笑了。"云沐君微微一笑,"只是这身戎装,让我看起来不一样罢了。"
"不止是戎装。"崔璟正色道,"听说你在京城一招击败那位新科探花,连父亲都赞不绝口。"
云沐君正要回话,忽见崔璟脸色一变:"可惜你来得不巧,殿下刚刚率军追击海寇去了。"
"追击海寇?"云沐君眉头微皱,"可是有确切消息?"
"斥候报说在西面山林发现百余海寇踪迹。"崔璟叹道,"殿下性子急,听说后就带兵追了过去。我虽有劝阻,却......"
"往哪个方向去了?"云沐君打断道。
"西面的狮子峰方向。那里临近海岸,地势低洼,最是容易积水。"
云沐君心中一凛。此时正值潮汐涨落之际,若是被困在那里......"崔大哥,立刻派人去调水师策应,告诉他们从北面包抄。海寇若想撤退,必然会往那个方向走。"
她回身高喊:"玄甲卫听令!步卒驻扎待命,骑兵分两队,一队随我从正面突击,一队绕到南面,准备包抄!"
"传令,让骑兵卸下重甲!"云沐君突然又下令:"此地临海,泥泞难行。与其让战马负重难行,不如增加机动性。重甲先放在高处,待大军撤退时再取。"
她一边布置一边观察地形:"三面环山,北面靠海,风势从东南来...如此看来,海寇是早有准备。他们故意选在这个时辰,就是要借着涨潮和顺风之势。"
太子此时已经陷入苦战。海寇的战船借着顺风,箭如雨发。岸上的将士们不仅要对抗大风,还要在泥泞中艰难跋涉。重甲在这种地形下反而成了累赘,每走一步都要费尽力气。
"殿下,不能恋战了!"将领高喊,"这是海寇的圈套!"
"吾岂能就这么退走!"太子怒吼,却也知道情况不妙。海风越来越大,将士们已经寸步难行。
就在这时,山坡上突然响起号角声。一支黑甲骑兵从侧翼杀出,为首的正是云沐君。
"这丫头怎么来了?"太子嘀咕一声,"难不成要靠一个女子解围?"
云沐君却没有直接冲杀,而是让骑兵分散开来,在山坡上来回奔走。漫天尘土被激起,正好挡住下下面太子的将士,而反贼看不到将士只能急乱射击。
"好个聪明丫头!"太子眼前一亮。这尘土不仅遮蔽了海寇的视线,还让他们不得不调整船只方向,以免风向突变时遭殃。
就在海寇应付尘土的时候,云沐君早已带着另一队骑兵绕到了他们的侧翼。当他们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传令,为吾掩护,且战且退!"太子见机立即下令。云沐君的战术虽然巧妙,但他可不愿在一个小丫头面前示弱。
云沐君却不以为意,专心指挥玄甲卫配合太子撤退。这支精锐之师的训练有素,在她的调度下如臂使指,让太子也不禁暗暗称奇。
正在这时,北面突然响起号角声。崔璟调来的水师到了,开始围堵海寇的退路。腹背受敌,海寇不得不仓皇撤退。
"不追了?"见云沐君下令收兵,太子有些不甘心。
"殿下,"云沐君解释道,"此刻追击不妥。咱们的兵马在这泥地里已经疲惫,若是被他们调转船头,又是一场恶战。不如等水师布防到位,再图后算。"
太子听了,不由得点头:"倒是有几分见地。不过若是让吾来指挥这支玄甲卫,定能更胜一筹。"
云沐君不与争辩,只是微微行礼:"殿下武艺超群,末将自然不及。"
太子见她如此识趣,不由得高兴起来:"也罢,今也算立了功,改日定要讨教一番,看看你这个小丫头,到底有何能耐。"
回到营中,崔璟正在为太子包扎箭伤。太子虽然嘴上不服,但今日若非云沐君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殿下觉得云小姐如何?"崔璟一边上药一边试探道。
"哼,也就是仗着玄甲卫的本事罢了。"太子傲然道,眼中却闪过一丝赞赏,"不过这丫头倒是有几分谋略,难怪父皇会派她来。"
"那依殿下看,接下来......"
"自然是要好好用她。"太子打断道,"我又不傻,这么好的将领我不用,放着干嘛,正好我有一个好想法,让云沐君帮忙实现实现..."
崔璟听后苦笑道:"殿下自从您南下后已经不几百个好想法了,但次次也没个结果......。"
"哈哈,放心放心。"太子望向窗外,爽朗的笑声传出,远处的海面波涛翻滚,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闪烁着金光。
"这次吾可有把握了,让我一举拿下反贼,让父皇看看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