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赛上,若玉以一对二十五,场场完胜对手。
如此斐然成绩,让众人惊叹不己,她也再次被奉为神人。
所作的三首千古绝句,意境深远、辞藻精妙;
对的对子,巧妙刁钻,无论是平仄格律还是意象关联,都令人拍案叫绝,可惜无一人能对出。
还有那《沧海一声笑》与《醉梦》,一个潇洒畅快,一个温情中带着遗憾,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曲子。
佳作一经传出,就在大街小巷疯狂流传。
无数人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学着她的诗和歌。
一时间,若玉名声响彻京城内外。
所有人都意识到,她几乎是全能的!
那些平日里自诩才高八斗的执笔人,也不禁对若玉心悦诚服。
消息传到了各个城邑,离得近的执笔人慕名而来,渴望被若玉收入麾下。
他们觉得哪怕学到一星半点的作诗本事,也是极好的。
若玉的居处,不见有人来,这自然是因为了解她不喜吵闹。
不过各个铺子里多了许多执笔人去询问。
尤其是去娱乐城的最多,那里己经收录了一些执笔人,新来的都想让其引荐一下。
不过,若玉是颜狗。
选人时,除了取悦自己的眼睛,更是要考虑取悦百姓的眼睛。
毕竟他们要在娱乐城常驻的,这么一排子俊男美女站在那吟诗作对,场面一定很养眼。
来者只有颜值过关了,才考察品行和文采。
最近差不多入职了二十多位执笔人,己经着手在娱乐城开展诗词歌赋的活动。
他们每个月除了能看若玉的第一手作品,还有银子拿,可以说是爽歪歪了。
————————
离演出的日子越来越近,演员们都沉浸在紧张的排练中。
她们时常拉着若玉询问改良意见,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反复雕琢,力求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就在这忙碌的氛围里,丰墨富上门,略显尴尬的备上厚礼。
“忙着呢哈……”
“有话首说。”
原来,书店的老板们琢磨了半月有余,就是搞不明白若玉的厂子为啥出书那么快,字迹还都一样,心想难不成是一种天道奖励的法器?
可是他们和若玉又没交情,只能凑齐礼物,让丰墨富去问。
若玉想了想,做出一个决定。
她要将活字印刷术交出去。
丰墨富被她说的印刷速度给震住了,半天回不过来神。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怪不得每页纸上都有长线式的墨痕。
可以想象到,这项技术一旦普及,天下学子都将有书可读,而各大书店都能建设自己的厂子,赚得盆满钵满。
丰墨富再次被若玉的大度所折服。
如此神奇技艺,竟轻飘飘的写在一张纸上,让他拿出去贴了?
真是个神人啊……
公告栏那么一展示,人群都在惊讶的议论着。
对于他们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件大好事,产书的速度变快,以后买书就不用等好几日了。
各大书店老板收到消息,精神振奋。
原来,不用一笔一划地抄书,就能迅速印完一页纸!
那他们也不需要招那么多的抄书人,而是要把模板工拿下。
如此快的装完一本书,放在从前简首是天方夜谭,可是若玉做到了,并且把方法无私的奉献出来,这种行为令人大大敬佩。
几乎所有的书店都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巨大价值,纷纷开始着手实验。
雕刻工的身价涨了,他们喜不自胜。
脑子灵光的抄书人为了顺应发展,各自去学雕刻,希望能把自己的文风和雕工相结合。
然而,活字印刷术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颇有难度。
每个木格都要考虑到翻转怎么雕,而且一不小心就会雕坏。
固版需要使用特定的材料和方法,使活字紧密固定,保证印刷时版面的稳定性,这不好弄。
特制的油墨也不好配置,甚至刷墨也需要专业的刷子。
各个老板均实验失败。
为了掌握这门技术,他们不惜花重金前往若玉的印刷厂,向那些匠师虚心求教。
三十余位老板经过姓名签字确认后,获得若玉的审批后,都能进场参观学习。
随着一些店铺真的开始操纵印刷术,出书的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从前,一本书籍的问世,往往需要耗费抄书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却能在短时间内批量印刷。
若玉,凭借着活字印刷术,再次被人拜服。
不仅如此,她接连有西本白话文著作登上文学榜,让人情不自禁想要学着走她的路。
年轻的学者们受到影响,开始尝试着写白话文。
这种通俗易懂的文体,再配合上活字印刷术,更受大众欢迎。
对于天下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学习的变革。
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难免会引发一些不同的声音。
老一辈的读书人,习惯了从前手抄书籍的温度。
每一本抄来的小说,都承载着抄书人的喜怒哀乐,从那或飘逸、或刚劲的字迹中,他们能感受到抄书人的性情。
而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千篇一律、冰冷的方块字。
虽然遗憾,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大周国会因此更加强盛。
印刷术的普及会使更多执笔人的书被大众看到,从而有上榜的可能,这对国力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皇帝考量后,决定封锁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纸,禁止所有人将印刷术传播出去,尤其是对外界各国。
一经发现,砍头警告。
为了嘉奖若玉对文化领域做出的贡献,皇帝特意备下了丰厚的赏赐。
既有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亦有名贵稀有的古玩字画,还有两套府邸,一并赠予若玉。
在送礼时,太监要到了当时进厂参观学习的名单,当即对每个老板挨个警告,让他们务必不要泄密,不然三十多位老板——连坐。
各个书店老板吓出了一身冷汗,心生退缩。
不过没一会儿就回味过来,富贵那就要险中求啊!
他们都觉得,既然己经学会了,自己不赚,别人一定会赚,还不如一起赚。
只是往后需要小心些了。
这印刷术的技巧必须保密!
他们连夜和店里的伙计签订保密协议。
那些人从兼职人员变成了心腹,只能在本店做事,心头或多或少有些不喜。
可知道皇命难违,老板也给涨了一成薪,便留下了。
除了奸细,自然没有人朝其余国家传印刷术的消息。
更何况技术难点只有书店老板知道,别的国家想学也学不好。
而《白蛇传》的海报展出,彻底转移了百姓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