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 第27章 星图迷踪

第27章 星图迷踪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作者:
楚国书生
本章字数:
4652
更新时间:
2025-06-16

月光穿透云层时,沈砚在观星台上找到了朱弘桓。少年正用一架黄铜望远镜观测天穹,镜筒上刻着"Galileo 1638"的字样。

"沈先生来得正好,"朱弘桓头也不回地递来一张羊皮纸,"您看这个月相图,与《崇祯历书》记载差了整整两天。"

沈砚接过图纸,指尖触到几处新鲜的墨迹——有人刚修改过上面的数据。他故意将图纸凑近灯笼:"这标注方式不像钦天监的手笔。"

"是澳门耶稣会的观测记录。"少年突然转身,从怀中掏出个银质十字架,"卡瓦略神父说,只要我们能帮他们重建圣保禄教堂..."

海风突然转急,吹灭了灯笼。黑暗中,十字架泛起幽蓝微光,沈砚认出这是掺了磷粉的特殊涂料——与柳如是生前使用的密写药水如出一辙。

"望远镜也是他们给的?"

"不,是父王旧物。"朱弘桓调整着镜筒焦距,"您知道吗?葡萄牙人的战船能从壕镜澳首抵长崎,就是因为掌握了这股洋流。"他指向东南方一颗赤色星辰,"按照他们的星图,下个月会有彗星经过那位置。"

沈砚扶住晃动的三脚架。镜中月亮的环形山清晰可见,这远超明代望远镜的工艺水平。他忽然按住少年肩膀:"世子近日见过鲁王旧部?"

"他们带了这个。"朱弘桓从靴筒抽出一卷海图,在星光照耀下,厦门至澳门的水路上标满了Ω符号。其中一个红圈特别醒目,旁边标注着"1622,荷兰人败退处"。

沈砚的指甲在海图上划出浅痕。1622年澳门之战,正是葡萄牙人凭借新式火炮击退了荷兰舰队。他故意叹息:"红毛人的炮术确实精湛。"

"但他们的火药配方来自我们!"少年突然激动起来,"卡瓦略神父说,嘉靖年间汪首就教过他们硝石提纯法。"他指向海图边缘的小字,"您看这里写着什么?"

沈砚俯身辨认那行褪色的葡萄牙文:"...感谢慈溪林氏所授火术"。一道冷汗顺着他的脊背滑下——林氏正是柳如是的本家。

潮声渐起时,朱弘桓从怀中掏出个铜制星盘。当他转动盘面上刻着二十八宿的青铜环时,底层竟露出个精致的黄道十二宫图。

"地是圆的。"少年突然说,"就像卡瓦略神父的地球仪所示。"他手指划过星盘边缘的刻度,"所以从厦门出发的战船,向西也能到达壕镜澳。"

沈砚接过星盘,在底座摸到个隐蔽的卡扣。轻轻一按,夹层里滑出张薄如蝉翼的纸,上面用红墨水画着澳门炮台的布防图,每个棱堡都标注着射界死角。

"您说过,雷酸汞遇铜会自燃。"朱弘桓的声音突然压低,"如果把这些铜丸..."他做了个抛物动作,"从圣保禄山往总督府方向..."

远处传来梆子声。沈砚迅速合拢星盘,却发现盘底多了道新鲜划痕——是少年用指甲刻的Ω符号。他猛然想起祭坛上那个紫微斗数盘,两者拼合起来,正好是澳门半岛的形状。

"郑大帅知道这些吗?"

朱弘桓露出与他年龄不符的冷笑:"大帅眼里只有硫磺贸易。"他忽然改用葡萄牙语说了句话,发音标准得令人心惊。

沈砚假装没听懂那句"杀死满洲人",转而指向天顶:"看,织女星亮了。"当少年抬头时,他迅速将那张炮台图藏入袖中。纸角擦过手腕的刹那,他闻到熟悉的沉香味——与柳如是生前用的信笺一样。

"其实不必等彗星,"沈砚突然说。他拾起块碎石,在青砖上画出个椭圆轨道,"天体运行如同投石,初速够大就能挣脱地面。"碎石在"地球"边缘弹起,落入朱弘桓掌心。

少年盯着掌心的石子看了很久,突然问道:"沈先生见过能飞越重洋的投石机吗?"

"见过更厉害的。"沈砚望向东南方,"佛郎机人的‘飞翔的荷兰人号’,据说能借飓风之力连跨三洋。"他在说最后一个词时用了荷兰语发音。

朱弘桓的眼睛在黑暗中亮起来。他解开腰间锦囊,倒出三颗刻着十字的铜丸——正是那晚在炮台用剩下的。月光下可见丸体上新刻的凹痕,组成个简陋的帆船图案。

"卡瓦略神父说,下个月初八..."少年突然住口。观星台下的灌木丛传来枯枝断裂声。

沈砚迅速踩碎地上的轨迹图,同时高声道:"世子可算明白‘月离于毕’的天象了?"他故意用《诗经》典故掩盖方才的谈话。

巡逻兵举着火把经过后,朱弘桓从袖中抖出个铜制小筒。旋开盖子,里面是半截蜡烛和一卷微型海图。当他将海图对着月光展开时,沈砚看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位置不是澳门,而是大员港。

"红毛人不知道,我们早就在赤崁楼..."少年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钟声打断。远处钟楼上,一个黑影正用灯笼打着信号,明暗节奏对应着《周易》六十西卦中的"未济"卦。

沈砚数着灯笼闪烁的次数,在第九下时按住了少年手腕:"该回去了。郑大帅子时要查营。"

下山路上,朱弘桓突然问道:"先生可知黄道十二宫为何比二十八宿更准?"

"因为岁差。"沈砚踢开挡路的石子,"北极星也会变,就像..."他故意踩中个水洼,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少年袍角。

朱弘桓却笑了:"就像朱印船今天挂葡萄牙旗,明天可以挂郑字旗。"他弯腰拧干衣摆时,一枚铜丸从领口滑出,上面刻着的Ω符号正在渗出水银光泽。

沈砚假装没看见,却在拐弯时故意落后半步。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石壁上,少年的影子手里分明举着个长管状物——是燧发枪的轮廓。

当更鼓敲响三下时,沈砚独自来到藏书楼。他撬开第三排书架后的暗格,里面除了柳如是遗留的密信,还多了张对折的星图。展开后,澳门南湾的航道上被人用胭脂画了条新航线,终点指向个陌生的岛屿名称:Coloane。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借着刹那间的光亮,沈砚发现星图背面还有行小字:"冬至后三日,黑潮至"。墨迹未干,分明是今夜才写下的。

雨点开始敲打窗棂时,他听见阁楼传来轻微的齿轮转动声。那是架被朱弘桓改装过的自鸣钟——少年拆掉了报时装置,换上了从葡萄牙钟表上拆下的擒纵器。

沈砚轻轻合上暗格。铜锁咬合的咔嗒声里,混着远处战船起锚的号角。一艘没有悬挂任何旗帜的三桅帆船,正缓缓驶出厦门港的浓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