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时光,足以让沧海桑田。
A市中心医院,第一手术室。
无影灯冰冷的光束精准地聚焦在手术区域,空气里只有仪器规律的“嘀嗒”声和器械偶尔碰撞的清脆声响。气氛凝重得如同绷紧的弦。
这是一台极其复杂的颅底肿瘤切除术,肿瘤位置刁钻,紧贴重要神经和血管,稍有不慎便是灾难性后果。
手术台旁,主刀位上站着的,是如今己名震全国神经外科领域的“神之手”——许祯祯。
她依旧清瘦,但眉宇间沉淀着岁月赋予的从容与绝对的权威。眼神锐利如鹰,指尖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每一个动作都精准、高效,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优雅。
而站在她对面,担任一助的,是己褪去少年青涩、身高超过一米九、身姿挺拔如松的文振卿。
二十岁的他,面容英俊得极具侵略性,褪去了跳级天才的浮躁,沉淀下属于顶尖外科医生的冷静与专注。
他的动作流畅而精准,与许祯祯的配合默契到令人惊叹。
递器械、吸引、止血、暴露术野……他仿佛是她意识的延伸,总能在她需要的前一秒,将最合适的工具送到她手边,或完成她眼神示意下的关键操作。两人之间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足以传递所有信息。
“显微剪。”许祯祯声音清冷平稳。
文振卿的指尖己夹着器械递到她掌心,时机分毫不差。
“双极,低功率。”许祯祯目光未离术野。
文振卿手中的双极电凝精准到位,细微的电火花闪烁,精准止血。
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对师徒搭档,如今己是医院乃至整个A市医学界的传奇。
许祯祯的“神之手”名号更加响亮,而文振卿,这个曾经被当作“烫手山芋”的天才实习生,在她的倾囊相授和自身卓绝天赋下,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被誉为“小许祯祯”或“青出于蓝”,但更多人喜欢称他们为“无影灯下的双星”。
他们的配合,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是效率与安全的极致体现。
六个小时的高强度手术,如同精密仪器的协同运作。当最后一根缝线被剪断,许祯祯微微抬首,额角有细密的汗珠,但眼神里是尘埃落定的平静。
文振卿默契地开始最后的收尾工作,动作利落。
两人并肩走出手术室,褪下沾满血污的手术衣和手套。
走廊的灯光下,许祯祯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明亮。
文振卿下意识地伸出手,虚扶了一下她的后腰——一个极其短暂、几乎难以察觉的动作,却在指尖即将触碰到衣料时又迅速收回。
许祯祯似乎毫无所觉,只是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唇角勾起一个极淡、极短的弧度。
“做得很好,卿卿。”她的声音带着手术后的沙哑,却充满了肯定。
文振卿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绽开一个毫不掩饰的、带着阳光般热度的笑容,驱散了手术室的冰冷:“是许老师带得好!” 他的目光落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您脸色不太好,胃…”
“没事,老毛病。”许祯祯摆摆手,打断他,语气淡然,“回去写手术记录,重点分析一下最后那个血管剥离的技巧。” 她恢复了导师的严谨,率先向办公室走去。
文振卿看着她的背影,挺拔、清瘦、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他快步跟上,高大的身影笼罩在她身侧,保持着一步的距离,像一道沉默而忠诚的影子。走廊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时而重叠,时而分离。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味和他们身上残留的手术室气息,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超越师徒的紧密感。无人能质疑他们的专业,却总有人在他们并肩而行时,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微妙的张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