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丹云在一旁煽风点火。
“二公子,你真是病急乱投医啊。”
“等会儿可有你后悔的。”
“小姐今天怕是要栽在这个小子手里了。”
…
二公子听得心烦意乱,更加焦急不安,几次恨不得推门而入。
终于,约莫过了两个时辰,紧闭的房门缓缓打开。
二公子立刻冲上前去,急切询问:“我姐姐怎么样了?”
王宁略显疲惫,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治疗己经结束。
二公子急忙走到床边查看秦梓萱的情况。
只见秦梓萱的脸色己经微微泛红,透出了些许血色,与之前苍白无力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姐姐,你感觉怎么样?”二公子声音有些激动。
秦梓萱睁开眼,眼中变得有神,微笑着说:“感觉好多了。”
虽然声音还是有些虚弱,但己经明显比之前有力了许多。
二公子感激涕零,向王宁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激动,声音哽咽道:
“王公子,你的大恩大德,我秦文轩永生难忘。以后无论你让我做什么,我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宁连忙扶起二公子:“二公子言重了。秦小姐还需静养一段时间,明日便可开始服用续魂丹恢复元气。预计一个月后,她便能完全康复。”
二公子这才想起丹云,转头寻找却发现他早己不见踪影。
不过此时他心中己无暇顾及丹云,只要姐姐能够康复,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
安顿好秦梓萱后,二公子诚挚地邀请王宁前往自己的寝宫,以表谢意。
殿内,二公子亲自为王宁斟上一杯茶,举止间透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
他带着几分无奈与歉意,诚挚道:“王兄,你救了我姐姐,这份恩情我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我虽身为皇子,却并无太多金银财宝或珍稀宝物。”
王宁闻言,面带笑意:“二公子,我出手相救秦小姐,并非图谋任何回报。不过,我确实有两件事想请你帮忙,但…今日只提一件,另一件待时机成熟再言。”
“哦?何事?王兄但说无妨。”二公子好奇且认真地问道。
王宁稍作停顿,然后缓缓开口:“能否请你私下为我安排与丹云阁十位长老会面?”
“这有何难?王兄今日便在我这里安歇一夜,明日我便着手安排。”二公子虽心存疑惑,但仍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王宁微笑着点头致谢,随后话锋一转:“我见二公子并非那等游手好闲之辈,为何不曾涉足朝堂政事呢?”
二公子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他解释道:“我生母早逝,姐姐秦梓萱便是我在这世上最亲之人。这些年,我全心照顾姐姐,无暇他顾。如今姐姐病情好转,我也确实该考虑做些正事了。”
今日王宁所展现的杀伐决断以及在马车上的言辞,对二公子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王兄,你可知晓?在这片广袤的大陆上,修行者与凡人曾一度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世界。修炼者们原本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但如今却不知为何被束缚在这片天地之间,无法飞升,修为难以再进一步。
于是,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凡人世界,企图在这里找到权势的慰藉。皇家,说白了只是玄天宗操控凡人世界的一枚棋子。真正的权力,牢牢掌握在宗门手中。”
二公子语调平缓讲述着。
王宁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他对这些内事情自然也有所知,但这二公子身份非凡,想必定然知道更深的秘辛。
“无法飞升?”王宁略显疑惑道,“二公子,能否给我详细讲讲你所知的修仙世界?”
二公子点点头,道:“我也是小时候听爷爷讲述,千年前这方天地具备修炼根基者与今日相比可能万不足一。但千年前的某个时点,自然元气突然充沛,修士数量激增,元气分布也愈发有序,导致不同元气属性修炼者的地域分布异常明显。但…就是无论如何修炼,就是无法飞升,似乎有某种枷锁一般限制了道运。”
闻言,王宁心中疑惑,回想起自己的神魂记忆同样始于千年前,心中不禁暗自嘀咕:
“千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莫非自己的身世也会与此有关?”
“王兄,你今日所提之问,我长久以来也有所思考的。”二公子的话打破了王宁的思绪。
“愿闻二公子之高见。”王宁淡然回应。
二公子道:“修仙者与凡人,所循之道大不相同。修行者以天道为志,而凡人则以人道为纲”
王宁又问:“那何为天道?何为人道?”
二公子沉吟片刻,答道:“天道者,乃宇宙万物生成之根本;人道者,乃凡人德理之体系。修行者求索无上真谛与长生之道,崇道尚强,遵循强者为尊之律;凡人则重人伦情理,追求尽可能的公平正义。”
王宁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天道与人道,何以调和共存?”
二公子答道:“于修行者观之,凡人百年寿元或许微不足道,但在天道宏图中,每一生命皆有其独特价值。仙非超脱于人而存在,实则汲取人间气运,方能成就仙途。无人,则无仙。故而,平衡之道在于构建一套既合天道又顺人情的规则体系。”
“当前局势,又该如何应对?”王宁再问。
二公子沉思良久:“关键在于规则与法度。然此刻之世,天道不显,人道亦缺。需寻得一条既能彰显天道之威,又能兼顾人道之情的道路。”
王宁对于这些道理的认知自然不比二公子差,但他内心依然迷茫的,便是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二公子继续说道:“再者,修行者统治亦面临现实困境,即修仙者后裔稀少,难以形成庞大而稳定的家族势力,更遑论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我秦家便是明证。
祖父秦无极仅育二子,大伯秦天龙身为玄天宗掌门,却无嗣续;父亲秦天霸因资质所限,被遣管理凡尘事务。”
闻言,王宁又问及治理之道:“以家族为核心之任人唯亲,与以规则为基础之任人唯贤,二者何者更优?”
二公子答道:“人道之中,本无绝对对错,唯有适时与否。在规则未臻完善之时,亲情纽带或许能提升管理效率与执行力。然而,任人唯贤乃理想之境,更应努力追求之方向。”
此番对话,令王宁对二公子刮目相看,他意识到这位看似玩世不恭的二公子实则胸有丘壑,对世事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他或许有能力成为改变这个世道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