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前
老皇帝将青花茶盏狠狠掼在地上,飞溅的瓷片在龙纹地砖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淑妃呢?淑妃呢?!”嘶哑的咆哮震得披香殿外梧桐簌簌落叶,值夜的宫女们跪伏在地。
而不远处是十六个被杖毙宫人。
被软禁的郁闷和突然失踪的妃子让这位懦弱的皇帝也爆发了,整个后宫噤若寒蝉。
于景缓缓在殿外踱步,象牙拂尘的银丝在风中微微颤动。
他俯视着脚下蜷缩成团的翠衣宫女们,声音像浸了冰的刀子:“沈翠,作为娘娘的贴身侍女,你不会不知道娘娘的下落吧?”
“婢子真的不知道啊,公公饶命啊。”
沈翠额头抵着青砖的裂纹,发间银簪随着战栗叮当作响,冷汗早己浸透领口。
“再好好想想,陛下现在很生气,你要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咱家也很难保住你啊。”于景摇头。
“好了不用问了,统统杖毙!”老皇帝寒声道:“于景——”
“主子。”于景应声道。
“你去问问恒承,有没有见过淑妃,周相毕竟是她的父亲,或许她......”
老皇帝无比悔恨。
他也知道周桥没能力当好那个中书令,再加上他为人贪婪,太子必然容他不下。
昨晚淑妃为周桥求情时他惧怕儿子甚至都没敢同意淑妃的要求。
第二天淑妃就不见了。
再加上自己莫名丢失的龙纹玉令
老皇帝用膝盖想都知道淑妃跑哪去了。
以自己儿子的手段,淑妃要是落在他手里,怕是真要吃苦头了
“主子放心,您和殿下到底还是父子,殿下是不会拿淑妃娘娘怎样的。”于景宽慰道。
“场面话就不要说了,知子莫若父,那孩子现在没杀了朕己经算是大孝了。”老皇帝摇头。
于景首接用眼神屏退了殿内的宫人。
披香殿内,只有主仆二人。
老皇帝忽得泪流满面:“于景,你去和恒承说,只要他把淑妃放回来,朕立刻退位当太上皇。”
于景大惊跪了下来:“主子!这奴婢怎么敢啊。”
“你9岁就跟着朕了,朕是什么人你还不了解么?
没有了淑妃陪伴,朕连饭都吃不下去。
你去好好和他说,好么?
要是恒承能让淑妃回到朕身边,他要什么朕就给他什么。”
“是,奴婢一定把淑妃娘娘带回来”
当于景手持传位诏书,通过重重通禀来到东宫明德殿,向姜恒承和东宫文武禀明自己的来意后。
东宫严阵以待的文武们傻眼了。
他们跪坐在两旁窃窃私语,也有人一脸热切的看向于景的身后。
于景身后跟着负责掌管玉玺的符宝郎,他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六方玉玺。
这就是天子六玺,分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其中皇帝玺通常是用来处理国内政务,而天子玺则是用来处理国外的事务。
因为“皇帝”是表示至高无上、至尊至贵的君主;
而“天子”则有受天之命和“中国”与天下共主的双重含意。
还有一枚传国玉玺象征正统,只是现在位于辽国。
总之,连天子六玺都拿来了。
老皇帝这次是玩真的啊
想不到这么快就能等到太子登基。
那他们会不会立马一步登天,如唐宗凌烟阁故事呢?
至于姜恒承则是完全体会到了辽军的视角
你这皇帝也太窝囊了吧?
他都准备好待会儿怎么回怼老皇帝的质问了,结果对方首接跪地求饶了?
“殿下意下如何?只要殿下找回淑妃娘娘,并放了周相让他们父女团聚,陛下愿意立刻退位当太上皇。”
有人满脸激动
也有人眉头紧皱,面露思索。
“孤从未见过淑妃,至于周桥自有国法惩戒,纵为国丈也不可免俗。”
“殿下难道不想要早日登上皇位么?”于景愕然。
虽然太子己经与皇帝无异,但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忍住称帝的诱惑的。
看看袁术不就知道了么?
然而姜恒承的回答再次让于景呆住。
“大监请回吧,大周的皇位不是拿来交易的筹码,也会让史家笑我大周皇位不如一介妇人。
请大监转告陛下
孤于玄武门行事只是事急从权,不是贪恋皇位。
倘若孤就此接受,真不知未来史书该如何议论我们父子。”
于景深深看了姜恒承一眼,深深一拜:“殿下放心,咱家以后还会再来的。”
姜恒承点头“大监慢走。”
待到于景离开,东方文若率先起身:“不慕皇位重,誓复旧河山,殿下好志气。”
东宫文武们也纷纷点头赞扬。
古之能成大事者,往往?先定天下,再议名分。
这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子啊。
后宫内,老皇帝听着于景回复,他叹息道:“不想今日复见太祖风采,罢了,待到他打退辽军,于景你再去一次吧。”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