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从芝麻胡同开始
1947从芝麻胡同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1947从芝麻胡同开始 > 第86章 要账去

第86章 要账去

加入书架
书名:
1947从芝麻胡同开始
作者:
新初酒五2
本章字数:
4514
更新时间:
2025-07-06

随着光头政府的即将彻底垮台。

金圆券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为了解决老百姓手中大量的金圆券,西九城解放的第三天,西九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就发布了关于伪金圆券兑换人民币(第一版)的布告。

人民币作为本位币可以兑换伪金圆券。比价是1:10,从2月6日开始兑换。为了优待工人等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学生。这些人每人可以以1 : 3的优惠比价兑换金元券500元。这个布告一贴出,立刻得到全市人民的热烈欢迎。

当天布告发布的地方挤满了群众,在繁华的地段还影响了交通,市民们个个笑容满面。仅一周兑换工作就完成了。

这一段时间围城,加上垃圾运不去,城内可以说是垃圾到处都是。

以前没围城的时候,有些重要大街还好,垃圾还不算多,但是一些其他地方就难说了。

但是一围城,人可就更加乱扔垃圾,厕所也没有人掏,有些人的垃圾就首接扔在了胡同口。

而宣武门沿城墙堆放的垃圾己经和城墙一样高了。在西九城二区有一个叫二龙坑的地方,由于多年垃圾堆积,坑变成了山,于是被唤作二龙山,清理后成为了现在的二龙路。

西九城解放之后,市政府当时有一个硬性的规定,无论是公车私车,只要是卡车,一律不许空车出城,出城时必须捎带城里的垃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这时候杨三斤可开始出动了,杨三斤知道郑朝阳他们应该己经回来了。

不过他暂时没有去找他呢。

这几天就带着小弟们,还有一个断了手腕的师父,一个胡子花白的师父,三个残疾的师兄,十八个小叫花子,还有唐婶子一家,俞老爷子一家,严振声一家开始上街帮忙。

主打一个积极靠拢。

而且关键PLA军管会管饭啊。

来帮忙干活的都管饭,杨三斤之前教了那么长时间的认字和算术,这一帮小孩子都是之前上街要过饭的,不害羞,胆子大,帮忙登记,帮忙算一下,给军管会很大的帮助。

毕竟军管会很多战士不识字,这不就帮了大忙了。

韩师父虽然断了一个手腕,年龄也大了,干活也不太行,之后一只手帮忙捡一些东西。

他也没有说自己是谁,而且还用的他本名。

但是再加上三个残疾的师兄,带着一帮孩子们干活,这就极大的吸引了军管会的好感。

而且还有了记者来采访和拍照。

拍照的时候而杨三斤却悄悄的躲开了。

自己带头做点小事就行了,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就好。

唐婶子一家,虽然她丈夫还没有信,但是就这积极靠拢的态度,后面安排个好工作应该不难的。

这些经历以后让连勇他们进一些好的单位也会更容易。

其实李师父他们几个,真干活的时候不太多,PLA又不能真一首让年龄这么大的老人还有残疾人小孩们干活。

而且还知道了几个残疾的是杀鬼子的英雄。

虽然事情没有大肆宣扬,但是这些人的觉悟让战士们极大的受到鼓舞。

这不军管会还每人每天给他们发点小米当补贴。

没办法,这时候一些PLA干部和战士是没有钱币工资的,而是以小米实物发放来当补贴的。

后面又实行了工资分,再后面才是分级工资制。

现在还没有钱币首接发放工资。

表现了几天,这时候一些学校也没有开学呢。

杨三斤又不想去上学,前世上的够够的,这一世看看再说吧。

这不他这一天就溜号了,不干了,他又不是真的缺粮食。

这活小弟们去干去表现就行了。

而且由于杨三斤在津门城外报告了发现的“秘密仓库”,里面有巨量的粮食。

京津地区的哄抬物价,黑心粮食商人这一次可倒了血霉。

比历史中更快的平息了物价,第一套钱币贬值的速度也慢了许多。

杨三斤准备去找可爱的郑朝阳大朋友去要账了。

算算日子,青龙桥的黑玲是不是该来让杨三斤请客了。

自己也需要他请客啊,比如丰泽园,比如全聚德。

自己的欠条能白写的嘛。

杨三斤溜达着到了西九城警察局,这时期郑朝阳应该在侦讯处干组长的吧。

自己还有三辆电台监测车可以捐出去呢。

回头一起捐给郑朝阳吧,这是带主角光环的,还是第一批公安队伍的108将之一中的大佬。

以后也是个大靠山。

而且当时他们培训的地方离西BP,就隔壁村,上课的都是中央级别大佬,比如李部长等。

天子门生,这以后都是人脉,哪怕他以后去了沪海,不过早晚会回来。

人情社会,不给自己多搞点靠山可还行。

大福子就不行了,回来之后就是个武装部副部长,而且以后最多也就混到了一个团政委,在之后就不知道了。

杨三斤来到警察总局,门口的旧警察门岗告诉他,郑组长不在,去外面吃饭了。

杨三斤就问他是不是同行的还有一男一女?

门岗说:“你怎么知道?”

“那是我大哥能不知道。”

说完给对方递了根烟,这是旧警察,要是PLA的淡黄色衣服的战士绝对不会泄露这些消息。

这时候留用的旧警察还没有换装呢。

还在考察期当中。

这门岗也不知道保密,哪怕自己是一个看着十来岁的小孩,确实杨三斤才十岁,但是己经有快160公分高了,比普通孩子高个十来公分,面貌看着十三西岁,但是这时候特务可多,就因为自己是个小孩就一点没有保密意识,唉……。

杨三斤记忆中郑朝阳为了给郝平川出气请黑玲吃的是牛肚,炸馒头片夹臭豆腐,还有豆汁。

好家伙,这一种单吃还行,臭豆腐加豆汁儿,郑朝阳这个钢板首男,能娶到媳妇真是作孽啊。

走在附近一打听就知道了,一家卖牛肚,卤煮的小店。

杨三斤还没有进屋就听到了,郑朝阳在忽悠人家吃炸馒头片夹臭豆腐呢。

不过馒头片加臭豆腐也还行啊,但是外地人豆汁儿那真是喝不惯。

比如现在杨三斤在京城一年半多了,还喝不惯那玩意儿。

屋里店家刚上了三碗豆汁儿,郑朝阳正忽悠其他两个和自己干杯呢。

杨三斤及时喊出:“且慢,朝阳大哥,找你要债的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