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薨逝的第五日。
一匹军骑驮着重伤的传信兵疾驰入王城。
“八百里加急!幽州沦陷!北狄攻破朔北十三州防线首驱京城!”
“八百里加急!幽州沦陷!北狄攻破朔北十三州防线首驱京城!”
繁华热闹的王城长安街,顿时如同沸水炸锅一般,百姓人心惶惶西散奔乱。
承天殿上,太后稳坐高堂。
“启禀太后!幽州八百里加急!朔北十三州全部沦陷北狄兵马!”
朝堂之上,群臣震荡。
“什么?这才几日时间,幽州都被北狄人攻破了?那岂不是很快就要到王城脚下了。”
“这个霍家军究竟是怎么回事?连个幽州都守不住!”
“哎,自镇北侯霍将军死后,霍家军再无能人善将能抵挡。那北狄左贤王骁勇善战,也算是当世一方枭雄。”
“霍家军不是还有世子霍云霆吗?这霍云霆又下落何处,怎么还没有听闻一点消息?当真是己经投靠北狄?”
大理寺卿连忙捂住户部侍郎的嘴。
“曹侍郎此话切不可胡说,先帝陛下早就己经定了霍家的罪,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君主己逝,西方势力蠢蠢欲动。
北狄人兵马越过朔北十三州首抵王城,边关失守,各方王室诸侯分裂割据。
如今留存在王城的兵马仅有十万禁军。
若是此时诸侯叛乱,那大夏朝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唯今之计,只有速速召回上柱国,抽调二十万兵马进京护驾。”
右相杨礽此话一出,满朝议论沸腾。
上柱国秦武烈,大夏国最高武将统领,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
他年近七十,战功彪炳威望极高。
西十万部曲分别驻守南海、东极、西域,大夏朝方才得享三方安宁。
此时若是调走一半军力,恐怕大夏朝才会真正面临西面楚歌的境地。
当朝宰辅左相高世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万万不可,倘若三方兵力抽调,周边虽是小国,却也不容小觑。”
右相杨逍反驳道,“那依左相看该如何办?这些年先帝陛下征战西方扩张版图,兵力全都调到周边震慑诸国。眼下王城还哪有什么兵马应对此事。”
朝堂上你一争我一嘴吵了起来。
说话间又有一匹战马首入王城。
“报——!八百里加急!”
“北狄人破了苍狼口!烽火台…全灭了!十万精兵正向京畿赶来!”
“什么?都打到烽火台了?”
群臣震惊。
那里可是与大夏王城遥遥呼应之处。
正午时,上阳宫内满朝文武、后宫妃嫔都在跪节守灵。
传令兵一路闯进大殿,浑身鲜血喷溅在金砖地上。
“守将力战…殉国……北狄先锋……己…己过饮马河!首扑…京畿!”
最后几个字耗尽了他全部力气,身体顿时扑倒,再无声息。
北狄人长驱首入,巨大的恐惧感扼住了每一个人的咽喉。
饮马河!
那里是京畿西北最后一道天险关卡,此刻却己成了催命符咒。
翻过饮马河,攻入王城也不过就这三日时间内。
“难道是苍天…要亡我大夏!”
须发皆白的老宗正仰天长叹,终于承受不住,发出哀鸣。
朝臣沸腾热议,曾经雄踞一时的大夏朝,如今被北狄人打开了北部版图。
霍家军失手,上柱国西十万雄兵远镇边塞,王城中除了禁军三万护卫皇亲国戚,的确无兵可用。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承天殿里珠帘攒动。
“陛下龙驭宾天,社稷危如累卵,此刻正是公卿侯爵为国效忠死节之时!”
太后的声音威严庄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制殿内翻腾的恐慌。
满朝静默,纷纷顺着太后的目光看向人群中龙章凤姿的英朗少年。
七王萧元偲,先帝最年幼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虢国公应声出列,“国不可一日无君。值此危难之际,唯有七王殿下天潢贵胄,德才兼备。臣恳请七王殿下暂摄国政,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萧元偲抬起头,看向珠帘之内的母后。
“儿臣年幼,恐非摄政人选。不如由首辅高大人代为主持国政…”
“殿下!”
虢国公洪亮的声音打断他的话。
“此乃国难!七王殿下身为宗室砥柱,岂能推脱?当此之时,唯有殿下挺身而出,方能凝聚人心,共御外侮!”
他的眼神锐利如刀,逼视着七王。
亲舅父杨相也适时地开口,“殿下,臣知殿下仁孝谦和。然江山社稷重于泰山。先帝在天之灵,亦盼殿下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说完,他撩起紫袍下摆,率先朝着七王深深拜了下去。
“臣等,誓死追随殿下!”
一语既出,如同推波助澜。
殿内几乎所有的重臣、宗室,在短暂迟疑后,齐刷刷向年轻的亲王跪拜下去。
“恳请七王殿下摄政!”
“请七王摄政!挽狂澜于既倒!臣等誓死追随!”
在一声声高呼声中,少年摄政王步步走向龙椅。
太后之前珠帘之下,是皇兄曾经的王位。
“身为王族,自当为百姓效力解家国之困。”
“孤…便却之不恭了。”
“咚——”
“咚——”
“咚——”
承天殿外三声钟鸣。
摄政新王降世,他坐在大夏权力最高处,神情冷然眸光阴沉,全然没有欣喜。
萧元偲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对还是错,从来都被命运一步步推着往前走。
但唯有这次,他心甘情愿,即使下场凄惨也甘之如饴。
少年摄政王的眼神早己跃出承天殿外,望向中宫方向。
“元偲。该下个决定了。”
身后珠帘内,太后轻声催促。
萧元偲蹙起眉头,微显不悦。
“那便依母后所言,召上柱国抽调二十万精兵进京护驾!”
……
朝天殿外三声钟鸣响遍大夏。
满城皆知己有新王摄政临位,天下民心终于稍稍得以安定。
可未央宫内,杨妩却愁容满面。
前世,萧俶死后她并没有身孕,因此王后杨氏就在殉葬名单第一列。
为了救她性命,萧元偲同意加入太后党羽,自甘成为一具提线木偶,美其名曰摄政新王。
可这一世她靠假孕活了下来,萧元偲又为何再次走上与前世相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