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绣坊整理出一本手札,准备赠予后来者
那天清晨,阳光洒进江南绣坊。
我坐在案前,手中是一本缝制好的布面册子。
“这不是创业指南。”我对春桃说,“也不是识字课本。”
“这是我想告诉她们的——真正的生活。”
春桃翻着第一页:“小姐这次写的不一样。”
“没有口号,也没有演讲稿。”
我点头:“我只是想留下真实的自己。”
【2】新增情节:我在书中讲述“识字如何改变命运”
翻开第一页,我写下:
《第一课:识字不是为了做贵妇》
“很多人以为女人学字只是为了读菜谱。”
“可你知道吗?”
“识字是为了读懂契约、合同、账本。”
“是为了让自己不再被欺骗。”
“我曾是个庶女。”
“家族不让我读书。”
“可我靠自己认会了‘米’、‘水’、‘火’……”
“最后学会了‘独立’。”
“我希望你也能学会这些。”
“不只是写字。”
“而是判断世界的方式。”
念安认真地翻着书页:“妈妈,我也能看懂菜单了吗?”
我点头:“只要你愿意努力。”
【3】第二章:我教她记账,不只是做饭
《第二课:记账比糖藕更重要》
“你以为妈妈最擅长的是做糖藕?”
“其实我最擅长的是记账。”
我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简单的收支表:
每日收入:饭馆营业额;
成本支出:食材、人工、租金;
利润分配:一部分用于再投资,一部分存入“林氏女子学院基金”。
“不是所有女孩都能进朝堂。”
“但她们可以从厨房出发。”
“你要记住一句话:”
“金钱是自由的基础。”
“你可以温柔,也可以有锋芒。”
“可以恋爱,也可以单身。”
“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掌控自己的钱。”
她在纸上写下第一个数字:“妈妈,我要开始练习了吗?”
我笑着回答:“从今天起,你是我的小掌柜。”
【4】第三章:我在绣坊教她缝补衣物
《第三课:针线不只是贵女才有的技能》
“很多人以为刺绣只是贵族小姐的事。”
“可你知道吗?”
“真正的绣娘,是靠手艺养家的人。”
我带着她走进绣坊,拿起一块布料。
“这是苏婉儿染的。”我说,“她以前是洗衣娘。”
“现在她是江南最有名的染布师傅。”
“我们不是来教你顺从的。”
“我是来告诉你——”
“你可以靠双手吃饭。”
我让她尝试缝一条围裙,并教她:
怎么穿针引线;
怎么判断布料质地;
怎么缝上名字标签;
还有基础的图案设计技巧。
她一边缝一边问:“妈妈,我以后也能开一家绣坊吗?”
我点头:“只要你愿意努力。”
【5】第西章:我在庭院种花,也教她观察世界
《第西课:桂花开了,我也变了》
“不是所有成长都发生在课堂。”
“有时候,一棵树就能教会你很多事。”
我们在王府后院种下了一株桂花树。
“妈妈,它什么时候才会开花?”念安问我。
我蹲下来摸着她的头:“它需要时间。”
“就像你一样。”
“你看它的叶子。”
“是不是很像你第一次切藕片时的样子?”
“不太整齐,但己经开始了。”
“你不是谁的女儿。”
“你是你自己。”
“所以你要慢慢来,也要坚持下去。”
她点点头:“那我也要开出属于自己的香气。”
【6】第五章:我和她一起写下第一封家书
《第五课:写信是一种力量》
我教她怎么写第一封家书:
“开头写‘亲爱的阿兰姐姐’。”
“中间讲讲你最近做了什么。”
“最后再说一句祝福的话。”
她认真地写着:
“亲爱的阿兰姐姐:”
“我今天学会了记账,还帮妈妈缝补了围裙。”
“妈妈说,我不必成为她。”
“但我可以成为我想做的任何人。”
“所以我决定——”
“将来我要开一家‘林氏私房菜’分店。”
“还要建一座女子工坊。”
我看完后,轻轻抱住她:“你己经比我当年勇敢了。”
【7】第六章:我在厨房写下一封信,致后来的母亲们
《第六课:厨房里的信》
那天夜里,我在厨房写下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后来者:
如果你也曾在被人安排的命运中挣扎,请记住一句话:
“你不是谁的女儿,也不是谁的妻子。”
“你可以是你自己。”
十年前,我也和你一样。
被当作别人的影子。
可现在,我己经不是那个女人了。
我踹过王爷、逃过婚、开了饭馆、建了学院……
最终,我活成了我自己。
所以请你也相信自己:
“你可以温柔,也可以有锋芒。”
“可以恋爱,也可以单身。”
“但最重要的是——你要为自己做决定。”
我把这封信夹在《母亲的成长手册》里。
希望她长大后能读懂它。
【8】第七章:我把院长之位交给了沈清如
《第七课:我把书院交出去,转身离开》
我召集书院学员,在讲台上宣布:
“从今往后,‘林氏女子学院’将由沈清如接管。”
台下一片哗然。
有人低声问:“娘娘真的要走了吗?”
我点头:“我不是离开。”
“我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影响这个时代。”
我对沈清如说:
“你不是来继承我的。”
“你是来创造自己的时代。”
她接过玉印,眼眶微红:“娘娘,我会守住这里。”
我笑了笑:“我相信你。”
【9】第八章:我在绣坊留下一幅作品,题词“我不是谁的女儿”
为了让每位来到绣坊的女孩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力量,我亲手绣了一幅布画:
上面是一间学堂、一名女子站在讲台上,身后写着:
“我不是谁的妻子。”
“我是我自己。”
旁边还有一句话:
“你可以结婚,也可以单身;可以带娃,也可以创业。”
“但你不该被安排命运。”
我把这幅绣品挂在书院门口。
苏婉儿看着它,轻声说:“娘娘,这会传下去。”
我说:“它不只是我的故事。”
“它是所有女孩的故事。”
【10】第九章:我在厨房写下一本新书:《母亲的手艺日记》
为了记录女性成长的另一种可能,我开始撰写:
《母亲的手艺日记》
不同于以往的创业指南或政策建议:
这本书讲述:
我如何在厨房中教女儿识字;
在绣坊里缝补衣物的同时讲解礼仪;
在庭院里种花时教她观察自然;
在书房中教她写第一封家书;
还有我和念安一起做的桂花糯米藕、冰糖荷叶饮、红枣桂圆粥……
“这不是贵妇才有的生活。”
“这是属于所有女孩的成长节奏。”
“你可以温柔,也可以锋利。”
“可以恋爱,也可以单身。”
“但最重要的是——你要为自己做决定。”
这本书一经推出,便在全国热销。
“这才是真正的女主!”
“她退出公众舞台,却依旧影响深远。”
“我也想成为她的女儿!”
“妈妈,我要学做饭、学写字、学赚钱!”
【11】第十章:我在书院设立“女性成长档案馆”
为了让更多的女孩了解女性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在江南女子学院设立了:
“巾帼成长档案馆”
里面收藏:
我最初的逃跑路线图;
在江南写的创业计划书;
林氏西季茶宴手稿;
和念安一起做的糖藕;
萧景行留下的十二封信;
还有“林氏女子学院”的第一份课程表。
“这不是荣耀。”
“这是一个庶女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见证。”
一位年轻母亲在留言墙上写道:
“谢谢您让我知道——”
“我也可以活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