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同人之和提瓦特的恋爱日记
原神同人之和提瓦特的恋爱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原神同人之和提瓦特的恋爱日记 > 第五章:共同的课题,不同的温度

第五章:共同的课题,不同的温度

加入书架
书名:
原神同人之和提瓦特的恋爱日记
作者:
早间
本章字数:
5050
更新时间:
2025-05-28

合作关系让他们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他们的秘密研究室,一间位于教令院地下区域、经过特殊处理以确保隐蔽和安全的空间,成了他们新的“日常”场所。在这里,他们不再需要维持公众形象,可以更真实地交流。

他们一起待在研究室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药剂、生物样本以及古籍特有的复杂气味。艾尔海森坐在控制台前,分析着迦迦拉提供的各种实验数据和生理指标;迦迦拉则在实验台前操作各种精密的仪器,合成、提炼、测试替代物。

艾尔海森的逻辑和渊博知识为迦迦拉混乱且有时过于凭首觉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框架和方向。

“你的最新一组实验数据,关于替代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转化效率,”艾尔海森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平静地指出,“忽略了外部元素浓度对转化过程的影响。根据我对蝶女生理机制和提瓦特元素规律的现有理解,须弥城靠近大巴扎、元素力活跃区域的结果,与沙漠边缘、元素力相对稀薄区域的结果,应有显著差异。你需要在实验设计中将环境元素浓度作为一个变量纳入。”

“嗯……”迦迦拉原本自信满满地看着数据,听到艾尔海森的分析,立刻蹙起了眉头,陷入了思考。她快速调出实验记录,对照艾尔海森指出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你说的对……我确实是忽略了外部环境的潜在干扰。"

"不过那是我过于关注替代物本身的属性,而忽视了它在实际环境中可能受到的影响。”该说真不愧是迦迦拉吗?

“科学研究需要尽力控制或量化所有变量。”艾尔海森说,语气没有一丝得意,只是陈述着基本原理,“你的对象特殊,其生理机制复杂,但其存在和运作,依然遵循提瓦特世界的基本规律,包括元素交互和环境影响。理解这些普遍规律,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对象的特殊问题。”

他们的讨论高效而激烈,有时甚至带着一丝针锋相对的意味,但己经不是最初那种基于厌恶的对抗,而是纯粹的学术争论。在这些时刻,迦迦拉完全卸下了她在公众面前的高傲伪装,展现出的是一个纯粹的研究者姿态——严谨、投入、对未知充满渴望。艾尔海森在她身上看到了她对族群未来的深深忧虑,对研究成功的强烈执着,以及那种深入骨髓的、对寒冷的恐惧。这些都是她“无心”表象下,真实存在的情感驱动力。

艾尔海森也在这些互动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她。她并非完全没有感受,她有目标,有担忧,有渴望,只是她处理这些的方式不同于常人。她的“无心”并非情感的空白,而是情感表达和理解方式的差异。

冬雨再次降临须弥的夜晚,气温骤降。尽管地下研究室有恒温装置,但迦迦拉的身体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她坐在实验台前,抱着胳膊,身体轻微地瑟缩着,即便有那个温度调节器在手,那股由内而外的寒意依然在侵袭她。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眉心痣下的脸颊显得格外脆弱。

艾尔海森暂停了手头的数据分析。他听到她轻微的、压抑的喘息声,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她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无助。他转过头,看向她。他看到了那个平日里光彩照人、高傲自恋的贤者,此刻显露出的少有的、真实的无助。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问她是否需要休息。他起身,走到研究室角落的柜子里,找到了一件厚实的外套——那是他为了在可能接触低温环境时备用的。他走到她身后,轻轻地,将外套披在了她的肩上。

外套带着他身上淡淡的植物香气,以及他身体传递过来的、稳定的物理温暖。

“谢谢。”她低声说,声音有些沙哑,听起来格外真诚。

这句简单的“谢谢”,从她嘴里说出来,显得尤为珍贵。

“优化你的工作状态所必需。”他依然用他那套冰冷的效率逻辑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低温会降低大脑的思维活跃度,影响认知能力和判断力。保持合适的温度有利于提升你的研究效率,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她裹紧了外套,温暖迅速蔓延开来,驱散了一部分寒意。她知道,这不只是为了“效率”。他总是这样,嘴上说着符合逻辑的话,做的却是超出逻辑范畴的事。但她没有拆穿他,她知道这是他独特的方式。

研究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仪器运行的嗡嗡声,以及窗外淅沥的雨声。但空气中却多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一种在他们之间悄然流淌的、无法用言语定义的连接。

艾尔海森坐在那里,视线时不时地落在她身上。她裹着他的外套,专注地看着实验数据,眉心的痣在灯光下显得柔和。他开始承认,他对她的关注,己经远远超越了最初的“研究价值”或“课题有趣”的范畴。

他发现自己会因为她的寒冷而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和担忧,会因为她的实验取得哪怕微小的突破而感到一种难以解释的愉悦,会因为她偶尔流露出的高傲或毒舌而感到……有趣,甚至是有些享受。这些情绪波动,在他那个以理性为核心的世界里显得如此突兀,如此格格不入。他试图分析它们,试图将它们归类到某种己知的模式中,却发现无法简单地做到。

他继续阅读那些关于人类情感的书籍,试图理解自己正在经历的这种“异常状态”。她,一个被设定为“无心”的生物,怎么会成为他这种追求纯粹理性的人的“情感对象”?他是否可能对一个天生无法理解、也无法回应他情感的人,产生情感?

这个问题像一个没有答案的方程式,困扰着他。他开始更频繁地观察她,试图在她身上找到一丝除了她的生理特殊性、她的研究、她的公众形象之外的……其他东西。他想知道,在她天生缺乏的那部分情感能力下,在她层层叠加的伪装之下,是否藏着一丝能够与他内心深处正在萌芽的、他甚至不敢承认的情感产生共鸣的火花。

他正在对她进行一种更为私人化、更为投入的探索。他想解开的不仅仅是她作为蝶女的生理和生存谜团,更是她作为“迦迦拉·科洛弗”这个人本身的谜团。

他看着她,她专注的神情,她裹着他外套时显得小小的、脆弱的样子。冰与火,理智与秘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他们在同一个研究室里,处理着同一个关于生存和适应性的课题,但他们的内心,却在以不同的温度,经历着各自的旅程。

他知道自己己经不再仅仅将她视为一个“研究对象”。他感到困惑,感到某种他难以定义的抗拒,但他无法否认一个事实:迦迦拉·科洛弗,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占据他越来越多的思维空间,扰乱他构建的所有模型。

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种无法解释的吸引力,那种超出效率计算的关注,那种对她独特存在方式的接纳和好奇,正是爱,以一种只有艾尔海森才有的、冰冷而深邃的方式,在他的心底悄然生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